秦茂林
(武漢科技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湖北 武漢430065)
隨著我國由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國民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多,對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加大。藝術作為精神層面方面的代表,在人們基本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后,對它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藝術類專業的擴招,為人們學習藝術提供了契機,同時也為一些學子創造了通過藝術考試進入高層次學府的機會。由于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和現有的教學管理水平不相適應,造成藝術類學風不盡人意,這種現象在綜合性大學表現更為突出。
藝術如果失去了個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在學習的道路上,追求個性的理念也就深入了每個藝術生的思想。個性藝術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因此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就都比較注重本身的個性培養,并向一些名家學習,講究時尚。這些最明顯的特征可以從同學們裝扮、舉止及言行方面看出。
藝術生進入大學學習藝術之前,一般都有一定的藝術基礎,有的同學可能是因為喜歡藝術而選擇學習藝術,而有的同學可能是由于高考升學壓力而曲線救國。由于在高考升學時對文化課要求比較低,而對專業要求比較高,因此很多同學將精力都投入到了專業的學習過程中,比較注重技巧,而忽視了一些基礎理論的學習,文化基礎課普遍較差。進入大學后藝術生學習上的共性仍然是重專業,輕基礎理論學習,對英語、思修、馬哲、藝術史、設計史等基礎理論課興趣不高。
在尋求藝術的道路中也很需要靈感的啟發,因此很多學習藝術的同學都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沉醉在自我的世界里面,跟著自己的感覺去認識事物,這樣容易出現認識事物停留在感性階段,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好壞。自己認為感興趣的就做,否則就不愿意做,重視自己,而忽視集體。由于長期以來的學習習慣,在專業學習過程中,老師對同學們的紀律性要求很少,能將學習任務完成就行,有的單獨授課,在上課過程中也不可能像學習基礎課那樣嚴格要求,同學們一般可以自由出入正在上課的教室,長期如此就會形成不喜歡受約束的習慣,組織紀律性不強。
藝術生最早的是從小就開始學習專業技能,最遲的也是高中階段,學習經歷上與普通文、理科生有很大的區別,在普通文、理科生坐在教室里刻苦學習的時候,很多藝術生已經走南闖北進行專業學習或者進行專業考試。不一樣的經歷讓藝術生過早地接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個階段正是人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階段,很容易受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的影響,再加上藝術生追求個性,因此思想很難統一,理想信念淡薄。藝術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濟投入也比普通生要大很多,因此,同學們在學習生活過程中有更大的機會掌握更多的資金,并且有能力通過自身專業知識賺取到更多生活費,因此與錢打交道的機會很多,并且消費觀也比較前衛,由此很容易養成務實的性格。
綜合性大學的前身可能是以大文或者大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所用的管理模式也是以大文或者大理為基礎構建起來的,比較適用于普通文、理科學生,而對于藝術生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實踐中以普通生的管理模式來約束藝術生,將會遇到很多困難,并且使管理陷入困境。藝術生與普通生在思想性格上存在差異;在行為習慣上存在差異;課堂要求上存在差異;課程考核上存在差異,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對于藝術生的管理不能搬用普通生管理的模式,而要改革管理模式,使管理更加人性化。
在綜合性大學,如果藝術類學科不算強勢學科,一般教學資源投入不足。首先,師資隊伍力量不夠,教師數量與學生數量嚴重失調,教師教學任務重,教學效果差,缺少名師大師級人物,專業缺少靈魂。其次,缺少專用的藝術類教學樓,一般直接將普通教室更名為專業教室,然后投入使用,教室內硬件設施不齊,不適合專業教學或專業教學環境差。
在綜合性大學,如果藝術類學科還沒有發展壯大起來,一般很難聘請到具有影響力的教師,教師組成一般比較年青,很多教師都是直接從碩士畢業后轉為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研究不夠,專業閱歷不深,因此對專業的認識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對于專業教學缺少突破和創新,授課缺少吸引力和生命力。
綜合性大學,對于處于弱勢地位的藝術類學科投入不足,師資隊伍不夠,教學資源不夠,教學區藝術氛圍不夠。教學區藝術氛圍的營造,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由于實際投入不足,藝術氛圍的營造,也就簡單的貼或擺設了一些作品,難以體現或表達出藝術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比較齊全,藝術類同學是校園文化的活躍者,藝術美感的表達者,校園風景的塑造者。長期以來對于藝術生的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認為藝術生就是一群不愛學習,整天自由、散漫、不守規矩的學生。因此在綜合性大學,由于很多師生對藝術生的認識存在偏差,因此在他們與藝術生打交道時都會帶有偏見,不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理解與團結。
新生入學之初對藝術類專業的認識非常模糊,都是通過統一形式的藝考升入大學。對于大學的學習生活既向往又迷茫,不清楚所報專業該如何學習,能學到什么,將來走出社會能做什么。這些疑問在入學的時候如果不能得到較好的解答,將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后續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因此,要抓好新生入學的專業教育,使專業思想深入學生頭腦。
對于藝術生的教學管理要求不能與普通文、理科生一樣,應該采用比較適合于藝術類教學的管理模式。采用外松內緊的形式進行教學管理,學生在課堂上有一定的自由度,加強同學們的參與度,每堂課要達到的教學效果或教學任務要隨堂檢查,納入學生該課程最終考核,而不能放任很長時間后才收作業檢查,這樣會使同學們形成懶散拖拉的習慣。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達到合理的師生比。其次,建造綜合性的藝術大樓,健全藝術教學所需硬件設施。再次,加強藝術類實習和寫生基地建設,使校內外教學資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加強引進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大師來執教。通過引進大師來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的自主性、自律性、積極性。使同學們更加熱愛所學專業,熱愛所在學院,更加具有歸屬感和榮譽感。
藝術教學區,如果缺少藝術氛圍,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將得不到提高,專業教室將缺少吸引力,課堂到課率將大幅下降。因此藝術氛圍的營造對同學們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校方和院方要重視藝術氛圍的營造,重視環境對人的心理影響作用。
藝術生是綜合性大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由于長期存在的誤解,不利于校園和諧。要通過各種校園活動和藝術作品展,讓更多的人了解藝術生,了解藝術生的學習和生活。藝術生只是學習的形式不一樣,其實各種作業的量并不比普通生小,有的同學經常要通宵才能完成任務。
藝術類教學由于其授課的靈活性,如果學生不用功,可能學習的效果會很差,甚至逃課。這就要求與學生接觸較多的專業老師要加強責任心,對于不認真的同學要及時從專業學習的角度去引導教育。有的專業教師把學校的教學作為副業,而在外面帶有各種藝術類培訓班或忙于各種項目,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外面增收上,本職工作投入精力嚴重不足。這種現象表現為專業教師責任心不強,對待教學敷衍,進而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缺少足夠的專業指導。因此,要強化授課教師的責任心,使學生學有所得、疑有所問、惑有所解。
班主任和輔導員是同學們的良師益友,在同學們的成長過程中都能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要強化班主任和輔導員的責任心。班主任和輔導員要通過主題班會、參加學生活動、深入學生課堂、深入學生宿舍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困難或實際需求,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擺正學習態度,正確對待每一門課程。
學生黨員和學生骨干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他們的言行都具有代表性和影響性,因此要抓好學生黨員、學生骨干隊伍建設。學生入黨前要嚴格把好關,入黨后要加強教育培養,使黨的先進性在學生黨員身上得到體現,從而帶動更多的同學,影響更多的同學好好學習。學生骨干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座有效橋梁,充分發揮學生骨干的帶頭作用對于促進學風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王志強.對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2010,(2).
[2]王亞婷.高校藝術生的個性特點及管理方式探索 [J].時代教育,2009,(10).
[3]史秉玉,許杰.論高校藝術生思想特點與思想教育[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25(12).
[4]付和藝.新時期藝術類專業大學生良好學風的培養途徑[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2(6).
[5]樊敏.藝術類專業大學生良好學風的培養[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20(10).
[6]冉冉.淺析如何加強藝術院校學風建設[J].科技信息,2008,(16).
[7]左冰,宮萍.藝術類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工作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