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艷云
(貴州省銅仁公路管理局)
目前,隨著國家對西部公路建設投資力度加大。如何對投資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科學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1)探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在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今天,舊的以公有制為主體的造價管理模式,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由于風險不能共擔,顯失公平,承包商與業主之間的利益沖突也必然加大。因此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勢在必行。
(2)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公路建設的每一個階段都存在造價控制,各階段的造價控制環環相扣,這就要求我們應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使工程的計價、審查、確定、決算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并建立一套強有力的監督、檢查機制和獎懲措施。如何合理地確定造價,使各種資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以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實際上,這是對現在“重后期,輕前期;重決算,輕概算”的做法提出了質疑。把主要精力放在審核施工圖預算和竣工決算上,算細帳,這樣做盡管有一定的效果,但畢竟是“亡羊補牢”,事倍功半。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造價,必須更新觀念,將造價控制重點轉移到建設項目的前期階段上來,尤其設計階段這個關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路工程建設是一個周期長、數量大的生產過程,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與制約,不可能在工程項目伊始,就能確定一個科學的一成不變的造價。而是隨著工程的開展與深入,使造價趨于合理,如估算、概算、預算、決算等的編制都是在不同的建設階段完成的。因此工程造價合理確定與有效控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公路基本建設程序是公路建設工程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所決定的。它不僅是優質、高效完成公路建設任務,獲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公路建設的科學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確定造價的依據。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建設項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確定造價的基本前提。
長期以來,新疆的建設項目雖然按程序辦事,但仍然存在項目建設工作忽視前期造價控制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更新觀念,重新認識,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方法。
工程造價應貫穿于建設項目的全過程,但必須突出重點。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在于項目的決策和設計階段,而一旦投資決策后,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應放在設計階段。在項目實施階段實行監理制度后,不但在工程質量、進度方面取得令人滿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項目實施階段的投資控制進入有序的良性循環階段。但在我國,項目的前期階段尚未實行監理制度,故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設計成果的造價也因經驗、水平或其它因素的影響而差別較大。另一方面設計思想的保守,又使工程造價居高不下。盲目追求高標準高品質又是導致造價高的另一因素。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造價,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實行設計監理制度
通過設計監理的監督,使設計趨于合理,造價控制在限額范圍內。反過來,也促使單位改善管理,優化結構,提高水平,真正做到“量體裁衣”。
(2)積極推行“限額設計”制度
按結構的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將資金劃分為若干單元,設計人員根據限制的額度進行設計。通過這種“限額設計”,能有效地控制整個項目的投資及造價,確保重點項目中關鍵分項的資金投入。
(3)重視多方案比較
日常生活中,顧客購買商品都要貨比三家,然后選擇自己滿意的商品。同樣,設計成果的滿意與否,并不是一開始就能確定下來,多方案比較是衡量其經濟性、實用性、可行性的有效手段。在目前的工程設計界,往往只對重點工程的重點部位進行方案比較,而忽略了其它部位的比較。在公路建設資金相對貧乏、投資又相當大的今天,如何從技術上控制造價,確實值得我們設計人員去思考。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應從組織、技術、經濟等方面采取措施。組織上明確項目組織結構,明確造價控制者及其任務以使造價有專人負責。技術上采取措施嚴格檢查監督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深入技術領域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經濟動態地比較造價的計劃值與實際值,嚴格審核各項費用支出等。
長期以來,我國工程建設領域,技術與經濟相分離。技術人員缺乏經濟觀念,設計思想保守,使設計成果的經濟性得不到充分體現。而財會、預算人員往往只根據財務制度辦事,由于不熟悉工程技術,也較少地了解工程進展中的各種關系,往往單純地按財務制度來審核費用支出,難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因此,在新形勢下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以提高工程投資效益為目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將組織、技術與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經濟分析、技術比較及效果評價,正確處理先進技術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條件下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上的技術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