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奎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交通運輸局)
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思考
韓建奎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交通運輸局)
低碳交通運輸是低碳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種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交通運輸發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運輸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運輸的能耗結構,優化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公共運輸系統最大限度減少高碳能源的高強度消耗。
交通;運輸體系;低碳
低碳交通運輸是低碳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關鍵在于提高交通運輸的能源效率,優化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式,使交通運輸行業最大限度減少碳能源的消耗和碳化物的排放。
低碳運輸與生態綠色運輸具有相同含義,包含運輸體系、運輸方式、運輸工具等方面內容,是一個標準化、體系化、綜合性的概念。
一是碳排放量低。由于交通運輸機械大部分是內燃機,動力來源于燃料的熱能轉換,不可能實現無碳化,只能是盡量減少尾氣排放。低碳運輸的主要特征是指能耗少、碳排少。
二是運輸體系低碳化。涵蓋交通運輸系統的運輸結構、運輸方式、交通工具等方方面面。所有這些都需要用“低碳化”的理念,去不斷地優化,滿足低碳運輸要求。
三是技術措施低碳化。指節能環保技術應用,網絡低碳運輸的辦法標準,更加低碳的交通運輸服務等。
我國目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速度較快,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按照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還存在一些問題,總體上看,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運輸生產率低的現狀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因此,加快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勢在必行。
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種運輸方式的線路和港站建設都要占用大量土地資源。據測算,水路、航空、管道運輸占地少于公路和鐵路。由于我國土地資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如果單靠加大土地等投入的粗放式發展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選擇滿足需求、資源節約、低碳環保的最佳運輸方式。
近來年,交通運輸行業按照低碳經濟要求,有效、合理地使用能源,優化運力結構、強化組織管理、提升公路等級、降低能源消耗,使行業能耗占全社會能耗比重基本維持在7.5%左右。但我國交通運輸業能耗增長率高于社會能耗增長率,公路、水運和民航能耗年均增長速度高達10%以上。因此,發展低能耗的交通運輸方式,采用有效節能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已成為交通運輸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
交通運輸是碳排放的重點行業,據統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有25%來自交通運輸。在我國,汽車尾氣排放已成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根源,如哈爾濱市空氣中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約占到總量的80%、70%和60%以上。為了減少交通運輸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使交通運輸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滿足環保生態文明的新要求,必須采取政策、科技、技術等一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有害氣體排放,減少給環境和生態帶來的沉重負擔。
目前,我國交通運輸業節能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各種運輸方式的單位能耗下降,局部領域能耗結構進一步優化。但是各種運輸方式能耗增速較快,交通運輸規模不斷擴大,調整和優化交通運輸能耗結構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
在五種運輸方式中,應繼續發展鐵路在節能環保和優化能源結構上的比較優勢。構建以鐵路為主導的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協調發展模式,擴大鐵路規模,提高鐵路能耗在整個交通運輸領域的比重。同時加大公路、水運和航空等領域交通工具的技改力度,加大對使用節能環保車和替代能源新式汽車的補貼力度。
交通運輸業要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要切實抓好節能減排,走清潔化、低碳化的發展道路。要出臺行業節能減排的優惠政策,建立完善道路運輸節能技術標準和考核體系,制定車輛燃料消耗指標。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車輛等評定制度和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推廣節能駕駛方法,嚴把運輸工具的準入關,凡是達不到限值標準的車輛一律不得從事運輸。
科教興國是我國的重要戰略之一,交通運輸業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科教興交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根本出路。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必須依靠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要大力開發應用信息技術,鼓勵使用節能環保的新型運輸工具,積極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達到更好地實現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的最終目的。
[1]羅仁堅.綜合運輸體系構建的基本性問題與“十二五”建設發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宿鳳鳴.我國城市發展體系分析及交通模式選擇[J].綜合運輸,2010,(12).
[3]劉樹春.中國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戰略[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
U415.1
C
1008-3383(2013)03-0192-01
2012-12-27
韓建奎(1957-),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