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山
(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件)、《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文件)以及《〈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教社政[2005]9號文件)提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這是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一貫堅持的指導方針,也是當前深化高校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增強教學針對性與實效性的關鍵所在和重大課題。
目前,高校思政課面臨著矛盾的處境,一方面思政課的存在有其客觀必然性,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有待提高。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各高校都對思政課的教學進行了一些改革。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嘗試了實踐課的教學形式。具體做法是:削減思政課課堂教學課時,增加社會實踐教學,開辟思政課社會實踐基地,將思政課的課堂搬到社會實踐中去,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應用能力、工作能力和身心素質等方面得到綜合的鍛煉和檢驗。這一教學形式既解決了思政課與高職高專院校專業課爭課堂教學課時的問題,也解決了教學內容與實際相脫離的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環節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是高等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不容易操作。主要是因為全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性教學環節沒有統一的模式和標準。有的高職院校將實踐教學環節納入教學計劃,有的則沒有;有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環節的學時多,有的則少;有的高職院校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大綱,有的則沒有,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和具體的操作。
二是思政課實踐性教學環節并沒有一個完整的、統一的教學體系。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實施散落在三門課程中,并沒有整合為一個完整的體系。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畢業生擇業能力培養實踐活動以及日常的人際關系實踐活動等之間缺乏統籌與貫通,相互脫節,難以形成整合效應。
三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踐過程難以具體操作指導。很多高職院校思政課在組織形式上采取了大班合堂教學形式,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班級一起上課,這種大堂上課的方式降低了教學成本,但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尤其是大規模的實踐性教學,操作不規范,控制不嚴格,很難對學生逐個檢查和指導。
四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實施的經費難以保證。由于思政課實踐性教學環節實施沒有統一的要求和標準,當然也就沒有穩定的經費保障和標準。在實踐教學中,很難選擇形式多樣、地點較遠和比較具有典型意義的活動內容,限制了師生互動。學生也往往處于敷衍了事的態度,使活動流于形式,缺乏實效性。
五是高等院校思政課實踐性教學環節沒有完善的考核機制。對上實踐課的教師缺乏激勵機制,工作量的計算得不到落實,教師沒有積極性;對上實踐課的學生缺乏考核機制,實踐課的成績怎么算,算多少,學生沒有什么約束。
總之,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仍然處于探索中,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沒有嚴格的考核與監督,使實踐教學從形式到內容上都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教學效果不理想。
面對目前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現狀,結合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設計出一套系統的、切實可行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有效地解決教學內容與實際相脫離的問題,對于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生動性和實效性具有重大意義。具體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構建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標是把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論與鮮活的生活實踐和學生個體的思想認識直接體驗相結合和相統一。這與教材教學目標是一致的。但由于實踐教學的特點,因而又有著自己特有的目標。
在實踐教學的知識目標方面,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課堂教學中所學的知識。實踐教學改變了課堂教學那種空洞的說教形式,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生動的實踐過程中愉快的接受所學的知識,并且能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同時可以增加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貼身感受,發現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逐漸的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而這些都是在課堂上難以做到的。
在實踐教學的能力目標方面,可以使學生通過參加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組織、策劃、協調以及溝通等方面的能力;可以使學生在參觀、訪問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對社會的認識;而且通過社會實踐還可以使學生在各種公益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鍛煉他們服務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在實踐教學的素質目標方面,使學生在探究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問題中,堅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惡,不斷完善自我,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實踐教學的基本內容要根據課程的教學計劃確認,根據各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來確定。“基礎”課是通過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制觀念,重點把握理想教育,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實踐教學內容的重點應是情感的體驗和行為的養成;“概論”課重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教育的最有說服力的課程,所以實踐教學內容的重點應是理論水平的提高。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課堂實踐教學和校內實踐教學上,利用有限的資源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改變目前實踐教學活動由于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實踐教學在實施中被弱化甚至中斷的情況。
將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形式,包括案例分析、問題研討、情景模擬、演講辯論等;校內實踐教學主要是第二課堂活動,包括入學教育、軍事訓練、暑期社會實踐、平時社團活動、道德文明實踐活動、人際關系實踐等各種實踐教學形式加以整合與統籌,形成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構建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必須組織有關人員編寫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教學大綱和教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實踐教學組織管理、運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個方面。
高職院校的管理體制要能夠將各種力量組織起來,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針對實踐教學的需要,學校應該對實踐教學的領導機制加強,建立一個由校黨委領導的專門領導機構,實行專人管理、統一部署、以避免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任意性和隨意性的情況。
當前高職院校存在的一個情況是思政課的任課老師和學生輔導員的工作是分離的。任課老師雖然思想政治理論的知識比較豐富但是卻與學生接觸交流較少;而學生輔導員雖然要承擔學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與學生接觸較多,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對學生難以做到思想政治的教育。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就必須注意這兩支隊伍的有效整合。使任課教師和輔導員的優勢互補,建立一種立體交叉的實踐教育模式。
除了以上的兩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在管理體系上還要整合、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這包括要聯合學校的財務處,設立實踐教學活動的經費和專項資金,保證實踐教學的財力支持。對于實踐教學的基地開發和建設,應加強與校團委和學生處的聯合,增強實踐教學的硬件支持。還要聯合各培訓機構加強對實踐指導教師的培訓,提高實踐教學的軟件支持。
對于實踐教學的評價直接關系到實踐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課改以前的評價模式的不足之處在于只注意對學生的評價而忽視了對教師和相關部門人員的評價;只注重對課堂理論教育效果的評價而忽視了課堂內外實踐環節的評價。這種評價模式直接影響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降低了學生和老師的積極性。思政課評價模式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學生實踐教學學習評價體系兩方面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主體、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
對于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考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日常行為表現。這就是要對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情況。這部分主要由學生所在的系輔導員進行考核;2.社會實踐活動效果。如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勤工助學、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服務等情況,這部分的成績由學生所在系的輔導員和學校主抓學生工作部門進行考核。以上兩部分成績各占實踐教學總成績的50%。而對于老師的“實踐”課部分的考核主要采取學生評價、老師互評等方式進行。總之,教師、學生都要包括在考核范圍內,考核的內容包括“理論”與“實踐”兩部分,而參與評價的主體、方式應該多元化。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體系是關鍵。各高職院校的黨政應該齊心協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保障體系。各高職院校應成立以分管領導、學生工作處、思政部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相應的在各個院系建立由主管主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輔導員和思政老師組成的實踐教學教研室。研究室的主要職責是研究制定與課堂理論教學相對應的實踐教學計劃,并且在實踐課的開課、教學、考評環節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特別是監管學分的給予和評定。這樣就可以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思政課教師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共同參與教學和考評,把大學生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真正的搞活搞好。在各方面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可以建立長期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實踐基地。例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志愿服務基地、公益活動基地等。
總之,以前那種“滿堂灌”的、單純靠理論教育的方式已經不適合目前形勢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而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勢在必行。我們要通過實踐教學這種方式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理論去認識社會、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和自身的素質,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廳2010年省級教研項目,項目編號:20101621)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Z].教社政[2005]5號.
[2]黃小露.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3]班榮鼎.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6).
[4]陳麗明.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2).
[5]張秀英.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若干問題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6]王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綏化學院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