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仙華
(閩南理工學院,福建 泉州 362700)
職工薪酬的是指企業員工在為企業正常運行而付出的勞動所得。近幾年來,我國頒布了新的企業的會計準則制度,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對提升會計信息和企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率以及規范市場發展和經濟秩序的穩定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文主要從新準則下的職工薪酬的定義與內涵、新準則下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新準則下會計處理方法的主要變化、新準則下信息披露出來的變化和新準則下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等五個方面來對新會計準則下的企業職工薪酬進行了分析。
在新準則下職工的薪酬的定義與范圍更加明確的表現出來,既有傳統的薪酬包括員工的基本工資、獎金、福利等。同時還包括了社會的各類保險以及退休福利和員工的薪酬形式,薪酬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貨幣性的非貨幣性的,又有有形的無形的等。
職工薪酬是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是在新會計準則的制定前我國的企業對職工薪酬的概念并不能充分的了解,對職工薪酬的理解還是不夠充分。傳統的定義只是指員工的工資與福利的費用,也沒有相關的規定來對職工的薪酬的會計處理進行約束。新準則的定制目的在于規范企業為獲取企業職工提供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在新準則下對職工的薪資進行了重新的定義,不僅僅包括企業職工的勞動所得的金額,除此之外,還主要包括企業員工的基本工資、生活補貼、職工的福利、五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以及生育保險一金是指住房公積金以及員工帶薪休假的資金等。同時增加了職工薪酬的形式,這是我國的會計準則中首次對職工薪酬的內涵做出了明確的定義。
1.職工范圍
企業的職工就是指全體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包括了長期工、臨時工和兼職等員工,還包括企業正式任命和非正式任命的為企業進行勞動的所有人員。
2.職工的薪酬范圍
職工的薪酬范圍主要包括提供給在職或者離職的員工的勞動報酬和相關的福利待遇。除此之外,企業以商業保險形式提供的保險待遇也在職工的薪酬范圍之內。
在會計的新準則下對職工的薪酬的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主要是從職工薪酬確認的基本原則的方面來對新準則下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進行了探析。
會計的新準則為職工的薪酬的統一性確定了基本原則,在職工的就職時期內,企業應該根據員工的勞動給與相應的報酬和福利。
在新會計準則中明確規定:生產部門的員工的薪酬,借記為“生產成本”或者是“制造成本”;銷售部門的員工的薪酬,借記為“銷售成本”管理部門的員工的薪酬,借記為“管理成本”;在企業的建設和擴展中給與員工的薪酬,借記為“工程成本”;企業向職工提供住宿的資金,借記為“管理成本”。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新準則的頒布,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下文主要是從統一了各類職工薪酬的會計處理原則、職工福利費會計處理方法的變化和辭退福利會計處理方法的變化的三個方面來對新準則下會計處理方法的主要變化進行了分析。
在進行會計的處理過程中,員工的薪酬和生產成本記錄應該由企業的多個部門來進行記錄,例如:在生產過程中的員工薪酬記錄到存貨成本當中;在企業建設過程中職工的薪酬記錄到建造成本當中;對企業其他方面的一些支出記錄到額外成本當中。
1.記錄費用的職工薪酬支出
在企業生產與企業建設工程的其他成本以外的記錄成本,應當記錄到當期的費用中。
例如:在對某個單位的某個職工在進行其醫療保險費四千元時。會計的記錄如下:
借:保險費用 4000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4000元
2.記錄資產價值的職工薪酬支出
那些正在進行企業建設應付給員工的薪酬,應該記錄到企業建設成本當中。
例如:企業要建設一間廠房,在廠房的建設中應該支付給職員五千元。會計的記錄如下:
借:建設工程 5000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5000元
3.記錄產品成本的職工薪酬支出
對于企業在進行生產過程中的應支付給員工的薪酬,應該記錄到企業的存貨成本當中。
例如:在生產車間工作的員工本月的基本工資為3500元,會計的記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3500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3500元
新準則的提出取消了企業將職工工資的百分之十四作為企業員工的福利費用。在新準則下企業分配給員工的福利費要根據總工資金額的一定比例,確認企業職工福利的金額,同時記錄下相關成本和資金。
例如:企業在某段時間內直接生產人員的薪酬為3500元,辦公室人員薪酬為700元,車間管理人員的薪酬為500元,銷售人員的薪酬為1000元。會計的賬單記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3500元
管理費用 700元
制造費用 500元
銷售費用 1000元
貸:應支付職工薪酬 5700元
由于某種原因的影響職工的勞動合同提前與企業解除,在原先的制度準則的要求下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記錄。而在新準則下就要求企業職工與企業的勞動合同沒有到期之前,或者是資源接受企業的裁減政策時,滿足以下的條件的應當記錄到當期的費用中:
1.企業已經制訂出正視的解除與員工的勞動關系的文件,而且將在短時間內實施。在該文件的制訂過程中應當明確被解除員工所在的部門、職位和數量以及解除的具體時間等。同時還要按照不同的工作崗位和工作種類來相應的對員工進行福利補償。
2.企業不能從單方面解除企業與員工的勞動關系
例如:當某個員工辭退條件滿足時企業對其的福利補償為六萬元。會計的記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60000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補償60000元
在新的準則頒布后對職工的薪酬進行了統一,第一次明確出薪酬的內容和規范,就是在會計記錄中披露出給員工的基本工資、生活補貼、職工的福利、五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以及生育保險一金是指住房公積金等金額。與此同時,新準則還明確的對因解除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勞動合同的員工數量不確定從而產生的負債,應該根據新準則的規定進行披露。
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過大以及企業職工職位的多種多樣,從而導致了我國企業中有著數量巨大的準備退休人員和已經退休的人員,由此企業預計支付給帶退休和已退休的職工薪酬的會計確認和計量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還要增加新型職工薪酬的會計處理規范。近幾年來,企業員工的帶薪休假成為了一種新型的職工薪酬模式,在我國企業的職工薪酬的分配中逐漸的應用開來。新型的帶薪休假總體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累積的帶薪休假模式,另外一種是不累計的帶薪休假。
綜合上述分析,由于新會計準則對職工的薪酬核算方式發生了變化。因此,在實施新會計準則下的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運行的盈利狀況也隨之發生變化,以下進行具體分析:
(一)在新會計準則中明確的提出企業將取消員工工資的百分之十四作為企業員工的福利支出,這就意味著企業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支出,但是與稅收的規定還有一定的差距,要時時的進行納稅調整。這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的資金流動和成本費用的核算等。
(二)新準則還對企業各個崗位的職工薪酬會計的處理方法進行了統一,企業員工在于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期間企業應將員工的薪酬作為負債,達到辭退條件員工的福利費用記錄到當期費用之中,其他的資金記錄到存貨成本和建設成本之中。在原先的制度中員工的工資補貼和福利費用全都記錄到成本非或當期費用之中,然而一些諸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以及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以及一些教育經費全都記錄到當期費用之中。以上分析表明新準則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一些注重生產的企業對其存貨成本的影響巨大。
(三)對于那些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員工的福利,在原先制度中規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其記錄;而在新準則下就要求在達到一定的條件下就應該做好負債的準備,其會影響到企業的資金流動和企業的收益情況。因此,對于那些達到條件的辭退的員工的福利支出應該加以嚴格限制和管理,除非有確切的證據來證明企業將可能為解除與職工勞動關系而產生現金流出。
(四)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全球化經濟的不斷加強,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合作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同時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是由于我國傳統的人工成本計量的會計核算,對我國企業的發展具有制約的作用。在新會計準則頒布以后,我國的會計準則逐漸與國際的會計準則接軌,從各個方面體現出企業需要支付給員工的薪酬與成本。對職工薪酬的分配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改善了原先只將員工工資與福利支出和教育經費等列入當期費用之中,對企業正確核算資金和生產的成本具有積極的作用。
總而言之,我國在頒布新會計準則之后對企業各個職位和各個階層的職員的薪酬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會計真準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時性。針對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應該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對企業員工的新湊進行及時的記錄以及企業的一些經濟活動進行及時的記錄。通過新準則的實施不斷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1]鄭慶華,趙耀.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分析[J].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08).
[2]杜興強,葛佳鵬.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與會計準則問題研究[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01).
[3]陳瑜.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研究——歷程與對策[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03).
[4]王建新.我國會計準則制定及其效果評價[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