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賢貴,王 允,宋宇翔,張麗君,玉淑美
(廣東培正學院 英語教育中心,廣東 廣州510830)
隨著網絡與教學結合的程度日益緊密,2008年1月,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提出大學本科教育將進行重要調整,包括英語四、六級考試等將在網上進行。教育部稱,將逐步實現大學英語和網絡教育全國統考課程的網上考試,創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試平臺。2008年教育部高教司張堯學司長在《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總體思路》一文中指出:“大學英語教學要滿足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在大學掌握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四、六級考試的試題設計就是要考出學生是否掌握了自主學習和不斷提高英語實用水平的英語學習可持續發展能力。”“英語學習的聽、說、讀、譯、寫的五種能力中,聽力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和關鍵。”“因此,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方向和總體思路是:采用具有大量試卷庫為基礎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盡可能在適當時間和適當地點,為考生提供以聽力為主,包括讀寫譯會話在內的、以測試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主的計算機考試”(張堯學2008)[1]。在教育部主導思想的指引下,2008年12月,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首次采用和托福一樣的上機考試形式,全國有50所高校作為第一批試點院校參加;2009年6月,全國又有180所高校參加英語四級試點機考。2009年12月也進行了六級網考試點(金艷2009)[2]。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三次機考證明:機考有許多紙筆考試所不具備的優越性。
國內有證券行業、銀行業、期貨等行業從業人員的資格考試、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考試、漢語考試,以及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等考試,這些考試都漸漸采用了無紙化的機考;國際上有美國 ETS(The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于 1998年開始嘗試的語言考試機考,如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GRE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還有美國非營利性教育協會主辦的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等考試;英國 UCLES(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ocal Examination Syndicate)主辦的 BEC(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和 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等考試,都采用了機考[3]。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教學要求》中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提出的要求是:“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教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4]。”機考正是應對這一教學模式。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應對這一教學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大學英語考試實行機考已是大勢所趨。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已實施多年,對培養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機考已被廣泛關注。要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推行網絡機考必須具備主客觀充要條件。完善軟硬件建設。
(一)更新教學理念。教師應轉變語言教學就是傳授語言知識的觀念,應把英語當作工具課。應確立以輸入語言知識為手段,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提高文化素質為目的的教學指導思想。把英語作為一種工具來教來學,加強實踐,推行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二)完善硬件設施。建立語言學科平臺,建設多媒體教室,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減少課堂授課時間,增加學生在網絡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進行自主聽、說、讀、寫訓練的時間,進行小規模的機考嘗試。
(三)建設機考題庫。題庫是機考的先決條件。四、六級考試是一種大規模標準化的常模參照性考試,因此,本質上是一種水平考試(proficiency test)(束定芳 1996)[5]。 采用的是清華大學出版社,上外教育出版社,外研社,高教社開發的四種水平考試的機考軟件。我們要推行的機考是成績考試(achievement test)是考教材,學什么考什么。是檢查我們根據學校的教學大綱,教學要求選定的教材,進行教學的效果,學生達到教學要求的程度,是強制性的,學生必須參加[6]。因此,在編制試卷時必須考慮考試的效度(test validity)和信度(test reliabil-ity)。效度是指測試是否有效地考查了希望考查的內容。測試效度亦稱測試的有效性,指一套測試題對應該測試的內容所測的程度。即,一套測試題是否達到了它預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測量了它要測量的內容。信度是指測試的結果是否穩定、可靠。測試信度亦稱測試的可靠性,指測試結果是否穩定可靠。即,測試的成績是不是反映了受試者的實際語言水平[7][8]。試題庫涵蓋教材和配套材料的全部知識點,根據大綱的要求,參照四級題型,組建了16套題的讀寫、聽力測試題庫。
為了確保大規模機考的順利進行,確保試題的效度和信度,2011年4月利用藍鴿校園網英語學科平臺進行了大學英語讀寫、聽力機考模擬考試。學校有200個點,無法一次安排,于是采取了“坐流水席”的方式,安排了五個場次的考試。有管理員的幫助,藍鴿公司工作人員的現場指導,考試過程進行得很順利,硬件和軟件支持良好。
機考結果分析:在整個過程中,試卷的效果很好,語音清晰,字跡清楚。客觀選項題都進行得很順利,而主觀題進行得比較慢。作文是在計算機上寫作,大部分學生不習慣,打字速度慢。閱卷結果顯示,機考成績比紙筆考試成績要差,這就要考慮試卷的信度。信度的高低與題目的難易度、考生的成績分布以及題目的區分度是相關的。從整體上看,機考成績呈正態分布,平均值與與紙筆考試相比,成績偏低,標準差在正常范圍內。學生對機考還是持肯定態度,首先是聽力材料的語音很清晰,沒有聽不見,聽不清,拍桌子,摔耳機的情況。而另一方面是,有比較多的學生平常很少在計算機上閱讀,不習慣在計算機上閱讀、寫作,考試時閱讀速度較慢,總覺得不習慣,長時間盯著顯示器眼睛容易疲勞,要歇一下眼睛就要耗去時間,考試的成績就比紙筆考試差一些。
大學英語實行機考的嘗試效果較好,從2011級開始全部實行機考。2011年11月進行了2011級全年級的大學英語機考,涉及讀寫和聽力兩門課程,考生人數總計近2400人,4800人次。安排了5個場次,每場15個計算機機房,,從早上8:30分到晚上8:30分,兩天時間順利完成了考試任務。2012年1月;2012年4月;2012年7月;2012年11月又進行了四次人數較多的機考,效果良好。試卷的批閱也是利用計算機。作文和翻譯主觀題老師閱卷,客觀題的閱卷,成績統計,試卷分析,等級劃分都由計算機完成。閱卷時間,閱卷人力節省一半還多。
通過幾次的機考實踐證明大學英語成績考試實行機考是完全可行的,并具有很多優點。
(一)省時省力省錢。機考可節約財力,降低考試成本,大量減少人力資源浪費,提高工作效率。實行機考, 取卷、送卷、發卷、收卷、整理試卷等工作人員必然取消,同時監考老師的數量必然大量減少。機考考卷采用網絡傳輸,大幅度降低了考試運行和管理成本,可節約資源。
一是省時:考試結束,即知結果。由于是網上考試,計算機程序可以實現交卷即閱卷,對考生來說可以實現考試結束即知結果(張賽斌2008)[9]。
電腦網絡閱卷時間很短,客觀題計算機自動閱卷,主觀題型如英語寫作也可以采用計算機評分,(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梁茂成教授研發的“英語作文自動評分系統”可以實現對中國學生英語作文的大規模機器評分)。資源消耗低、評分信度可靠。考試結束即可得出成績,閱卷時間節省一半以上;成績統計更加方便,計算機自動完成,10分鐘內即可生成統計報表。考試資料也易于保留,便于日后研究。
二是省力:以2500人的英語期中考試為例,若40人一個考場,共計62個考場,需要監考老師124人,閱卷老師要60多人。實行機考,監考和閱卷人數可減少一半,也就是說,在人力投入上減少一半。
三是省錢:紙筆考試需支付試卷的印刷費、紙張費、搬運費、管理費、監考費、閱卷費。采用機考,參與組織考試的人數減少一半,費用也可減少一半。一般來說,組織一次5000人的機考,大約一次可節省費用5萬元。同時還節約了紙張、保護了環境,提高了勞動效率,更重要的是以考促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適應時代需求。IT時代對于個人素養的這一基本要求早已不再是一句口號了,即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單一的知識性人才,而是具備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時代需求,大學英語機考把計算機技術、認知科學理論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起來,既能考核學生的英語知識,又能考核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能實現考試的現代化;能保證考試的科學性;能全面考核學生的能力;能節省大量人力和考務費用;能提高考試對教學實踐的正面反撥效應;考試后信息反饋迅速及時。
(三)促進提高教學質量。試題庫可以減輕教師出題的工作負擔,還可以實現教考分離,改善學風,改善教風, 學生按課程教學要求來學,老師按教學要求來教,老師不再劃重點,不再劃考試范圍,學生不再只背答案,有效保證試題的保密性,更科學地檢測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教學管理的調控職能,把握教學目標的實現和保證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考前練習的學習資源平臺,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李金海,2011)[8]。
(四)消除作弊現象。機考采用試題庫生成試卷的方式,可以做到一個考場里每份試卷的題目不同,這就打消了考生作弊的念頭。根據設計,機考可以做到每月或每周考一次,考生如不及格或不滿意分數可多次申請參加考試,考試作弊的動機就小多了。
(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根據考試的要求,自己的情況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通過機考檢查學習計劃的落實情況以及評估學習效果。
(五)提高測試的信度和效度。機考客觀題多,音頻,視頻,時間都一樣,翻譯和作文都是打字,不存在字跡不清,卷面不整而失分。考試中信度和效度的矛盾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六)改善外語教學環境。實行機考,學校對藍鴿語言學科平臺進行了升級,增設了服務器,增加了300個考點,更新了800臺電腦,增設了3間英語自主學習電腦室,促使了教學硬件的改造升級。
隨著語言教學手段及方法的進步,語言測試的手段也在不斷發展。研究網絡計算機考試,有利于推動機考試題庫的建立,有利于推動大學英語的教考分離,有利于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利于促進大學英語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切實培養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語言測試的強大優勢,通過建立網絡考試平臺,促進大學英語教學與考試的全面改革。
(注:本文系“廣東培正學院2010~2012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大學英語網絡考試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PZJG201005)
[1]張堯學.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總體思路[J].中國高等教育,2008,(18).
[2]金艷,吳江.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網考的設計原則[J].外語界,2009,(04).
[3]陳素紅.大學英語四級機考引發的思考一、機考與教學要求[J].社科縱橫,2010,(2):292.
[4]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5]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6]蔡基剛.大學英語四、六級網考:意義和反撥作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9,(9):6.
[7]宋金花,張華.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大規模采用機考的探究[J].世紀橋,2009,(11):134.
[8]李金海.大學英語無紙化考試可行性探析[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29-30.
[9]張賽斌.對英語四、六級實行網上考試的思考[J].高教論壇,200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