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世平
(中國建設銀行云南總審計室,云南 昆明 650021)
隨著金融風險的暴露,促進了金融監管規則的完善與強化,中國銀行業管理部門借鑒國際監管框架的積極性明顯增強,金融監管力度越來越大,監管形式更加多樣,監管標準與要求更趨嚴格、謹慎。面對新的監管形勢與監管環境,內部審計必須突出監管導向要求,立足于建設銀行經營管理需要,結合外部監管熱點、重點開展審計,積極配合外部監管部門,深入落實監管要求,服務全行發展大局,創造更大價值。
2011年,建設銀行總行行長、監事長、首席審計官從戰略高度對內部審計提出要密切關注經濟形勢和各項業務發展態勢,保持與業務部門的同步,提高對外部監管政策變化的關注度和敏感性,結合外部監管重點,分析探索新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拓展視角,認真落實監管要求,及時調整審計思路,積極跟進和服務外部監管;2012年又提出按照風險導向、監管政策導向、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導向三項原則來組織實施審計項目,并突出信貸領域和監管部門要求的四大風險領域。這些都需要全行內部審計工作緊緊圍繞全行工作中心和首要任務,從思想上樹立服從服務于業務發展大局的理念,把主動跟進、配合外部監管工作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任務,不斷提高落實央行及銀監會等監管機構方針政策的水平和意識,不斷提升審計服務工作精細化、專業化水平,為全行業務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保障。
審計計劃和項目選擇,應考慮外部監管內容及要求結合風險評估結果確定優先順序。在每年的審計計劃和項目中要體現外部監管精神,并將此類計劃和項目列為審計重點排序。如2012年外部監管強化了對重點領域的風險防控,防范系統性風險,為此,總行審計部在系統項目中安排了房地產貸款審計、理財業務審計、影子銀行業務審計、新資本協議達標工作審計等,正是監管導向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的體現,充分反映了當前經濟運行中反映最強烈的金融經濟問題,既是外部監管部門最關注的問題,也是銀行高管層最需要了解的問題,所以全行審計部門應緊緊圍繞這一工作思路,在年度系統性審計項目和自選審計項目中,有針對性地加大監管關注的重要領域、重點問題的審計力度,查找風險隱患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審計預警作用。
面對當前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通脹預期不斷增強、內外部需求劇烈波動,銀行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普遍增大,經濟金融環境不確定性增多和愈加嚴格的金融監管,內部審計在日常工作中唯有從駐地行實際出發,認真分析和把握金融市場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與時俱進,積極應對經濟金融新形勢和法規政策新變化,牢固樹立“揭示風險、服務發展”的理念,加強前瞻性研究,提高對監管政策及其最新變化的敏感度,實時跟進外部監管要求和摸清駐地行落實情況,在審計項目和日常審計監測中及時將監管重點納入審計關注視線,如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銀行服務收費,不但是外部監管的重點,更是關乎社會民生的問題,內部審計在日常審計監測中應及時跟進,從監管的角度來全面看待和分析銀行服務問題,以風險預警、審計咨詢報告等多種形式,及時提示政策風險和監管風險,促使駐地行認真履行社會責任,防范監管合規風險和聲譽風險。
我行內部審計經過多年的專業化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審計質量和審計價值的進一步提高,但隨著全行經營發展方式的變化,內部審計更應緊跟業務發展和監管動向,自覺服從服務于全行發展的大局,特別是內部審計專業化研究的視角和視野決不能局限化,要能夠關注到經濟金融形勢,關注到市場競爭環境,關注到監管政策導向,關注到銀行同業變化等,主動掌握信息,深入分析經營環境的特征和變化,結合建設銀行的實際情況,提前預判對銀行經營發展與風險管理的影響,增強敏銳性和前瞻性。
一是各專業研究團隊應注重將外部監管政策與現有的審計方法技巧、審計技術創新運用等內容一道納入研究范圍,參加駐地監管部門會議,收集、分析、解讀銀監會等部門最新的監管規定,明確監管關注重點、監管手段、監管問責以及相關的具體監管要求,及時了解外部監管部門相關要求,針對其具體要求,獲取更多信息促進審計工作開展。
二是積極探索專業化建設的新機制,日常研究中結合具體研究領域分別制定監管政策推進情況的調研方案,細化監管動態專業研究的工作事項、時間進度、工作程序等方面內容,使監管要求真正落實到各項審計工作中并得以有序推進,從而達到提高審計項目質量和審計價值創造能力的目的。
三是在研究方式上要采取深入系統研究與靈活快速反應相結合。對全行或區域內,重要業務的發展和系統性監管風險的防范,我們可以采取立項、確定專題的方式,組織開展相對深入、系統的研究。對于一些監管熱點和難點,特別是一些監管新情況、新變化、新苗頭,我們要有敏銳的審計視角,采取短頻快、靈活機動的方式開展分析研究,迅速提供高價值的審計信息。
隨著對商業銀行監管的不斷深入,內部審計作為牽頭配合部門在積極配合外部審計和監管檢查的同時,一是要主動了解相關信息,及時補充、調整審計重點和切入點,自覺接受監管部門指導,主動溝通,積極配合,學習他們的工作思路、項目組織方式和審計方法等,不斷提高自身的審計業務水平。二是積極跟進落實駐地機構問題整改,將其納入日常動態審計跟蹤中,充分利用現有內部審計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檢查成果及問題庫,對問題頻發的風險點進行梳理分析,提出治本的解決之道,整理發布典型問題案例,幫助提高業務整體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