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晴
(云南建水錳礦有限責任公司,云南 紅河 654302)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并經過絕大多數職工認同信守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反映,它是一種群體意識及由群體意識所產生的行為規范,實質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為對象,解決人的思想、觀點、政治立場問題,提高人們思想覺悟的工作。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既離不開企業文化建設,也離不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二者有其不同之處,也有更多的相同之處。
企業文化是外來的一種企業管理理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早已存之。作為一種成熟的企業管理理論,它是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及以后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并被引進中國。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企業管理理論。就思想政治工作來說,是中國共產黨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時期均是通過思想政治有效地動員人民群眾,來實現黨在各個時期的奮斗目標。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則是基層黨組織在國有企業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積累的政治優勢,是企業的職工群眾工作,起到宣傳、動員、教育、引導職工群眾的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已經成為企業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從研究人的共同的價值取向出發,注重煥發人的精神,塑造人的靈魂,倡導群眾的優良作風和好的傳統,強調自我激勵的作用,在企業現代化管理中實行人性化管理,緊密結合生產經營活動,與思想政治工作一道,通過文化活動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內容以更易為職工群眾接受,更易得到企業行政部門實施的方式,融入企業發展各項工作中,使職工把自己對生活目標的追求和企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嶄新的時代風貌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為企業文化發展做貢獻。思想政治工作解決人的思想認識、觀點、立場問題,以育人為業,以轉變人的世界觀為本;它的主要任務是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在思想和精神性方面,二者均是以“人”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把職工作為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二者均屬于以精神和思想為導向的管理理論,像一支看不見的手在支撐著企業穩定發展;二者的核心價值觀和最高目標均具有精神的屬性,缺少精神性的企業文化就是缺少靈魂的企業文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所以,缺少思想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說是對牛彈琴,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般而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重在灌輸理論、實施教育、轉變思想,屬政治范疇,主要是為推動企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特有的保證作用。而企業文化則側重于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屬經濟管理范疇。文化決定著企業戰略的模式,制約著管理方式的選擇。從意識形態的層次上看,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全局性、指導性、方向性,黨委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起著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而企業文化則主要是確立并不斷培育企業經營管理文化和信仰體系,其建設不只是政工部門的任務,而應當靠企業領導、各級管理部門及全體職工共同塑造。兩者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兩者研究的對象都是人,都是以觀念形態、價值觀等意識方面的內容為核心,都是引導、教育和激勵員工通過提高思想素質和文化素養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思想政治工作確保企業文化建設的政治方向。而企業文化建設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它的內容和形式,是否符合社會和企業的需要,就得靠思想政治工作來保證,就得靠思想政治工作來明確方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確保著企業精神的政治方向,從而也確保著企業文化的政治方向。
企業文化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載體,企業文化來源于企業,而又高于企業;來源于員工,而又高于員工;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化的魅力并不在于文化本身,而在于文化所帶來的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把文化寓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言之有物、行之有效、擲地有聲、如虎添翼。只有把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切實做到知行統一,實現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和諧發展,才能完成行業和企業所擔負的使命。但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必須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教育職工,回答廣大職工關心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以統一職工的思想認識,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堅持為企業發展大局服務,為穩定職工隊伍服務。
實施人本管理,注重創新管理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人類社會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管理理論和實踐聚集在一個焦點上:人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如何實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即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依靠人、發展人和服務人。要通過有效激勵來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潛能,來實現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契合。用富有感情的管理方式激發員工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熱情,不僅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手段和方法,更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培育員工群體行為,注重創新精神風貌。企業員工的群體行為決定企業整體的精神風貌和企業文明的程度,因此企業員工群體行為的塑造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企業員工群體行為除了組織員工政治思想學習、企業規章制度學習、科學技術培訓,開展文化、體育、讀書以及各種文藝活動外,還應注重三個方面:第一,激發全體員工的向心力,為企業創新做出積極貢獻;第二,讓員工把個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標聯系起來,使員工具備事業心和責任感;第三,使員工認識到企業文化是自己最寶貴的資產,是個人和企業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財富,從而以積極處世的人生態度去開展工作,以勤勞、敬業、守時、惜時的思想行為規范指導個人行為。
加強制度建設,注重創新管理制度。企業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目標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為員工行為規范的模式,能使員工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優秀企業文化的管理制度必須是科學、完善、實用的管理方式的體現。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礎和載體。
切實發揮領導者的作用,注重創新領導機制。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企業領導隊伍,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一樣需要領導者為其定位。領導者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擔當著創造者、培育者、倡導者、組織者、示范者、激勵者的角色,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起舵手作用。這就需要領導者堅持與時俱進,使自己具備適合當前形勢發展的文化素質和正確的經營思想。在倡導和推行新觀念和行為方式時,領導者不能單憑自己作為企業領導者所擁有的法定權和強制權,應主要靠自身的影響力,靠自己所具備的人格力量、知識專長、經營能力、優良作風、領導藝術以及對新的企業文化的身體力行,躬身垂范,持久地影響和帶動員工。
總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找到促使自己不斷發展的途徑。企業文化總是隨著企業和社會文化的發展不斷發展,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市場永遠不變的法則是永遠在變,企業要想在變動迅速的市場中成功、持續地發展,在市場經濟的角逐中取勝,離不開企業文化建設。唯有高舉企業文化大旗,不斷創新企業文化建設,實現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融合,才能在競爭中充分彰顯核心競爭力。
思想政治工作可和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增強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能力??梢越柚枷胝喂ぷ鞯牧觥⒂^點和方法等政治優勢,在企業的各項教育活動中,培育職工共有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和行為規范,豐富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以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企業文化建設,以企業文化建設拓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域,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思路,進而全面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善于通過多種形式,如:輿論宣傳、典型啟迪、目標激勵、情感溝通、形象教育等方法和手段,積極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著力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因此,要做好新形勢下的企業文化建設和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企業改革發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經濟效益來建設企業文化和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企業文化建設。以共同的價值觀為核心,培育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形象,使職工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下受到教育,不斷提高綜合素質,陶冶道德情操。要在建設企業文化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好團結職工、穩定人心、克服困難的工作,促進企業的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