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勛 劉錦麟
(中國人民銀行大冶市支行,湖北 大冶 435100)
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公布了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大冶市是湖北省唯一一個被列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城市的縣級市。幾年來,全市金融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切實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進金融服務,加大金融投入支持全市經濟轉型,為支持大冶市經濟發展發揮了核心作用。
城市轉型是一座資源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好的重大問題。從總體上看,我市經濟的資源依賴性強,系于資源發展的局面突出,整個市域經濟依賴鋼鐵、建材等幾個趨同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從增長方式來看,經濟處于粗放式經濟增長格局,產業結構層次低,經濟增長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資源開采、輸出原材料或初級產品的粗放型路子。為了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發揮金融的核心作用,有效支持大冶市經濟發展轉型,金融機構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綱領,以創新服務為手段,以調優信貸結構為重點,全力支持大冶市經濟發展又好又快轉型。
為了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發揮金融的核心作用,有效支持大冶市經濟發展轉型,人民銀行大冶支行制定《人民銀行大冶市支行關于金融促進大冶經濟發展轉型的指導意見》;今年第一季度,市人行制定并轉發了《支持大冶市經濟轉型六年規劃》,明確階段性金融支持經濟轉型發展計劃、實施措施、目標。各金融機構加大了信貸支持力度,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今年,市政府制定并轉發了《關于金融促進大冶市經濟增長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經濟轉型工作目標,全市金融機構圍繞工作目標,繼續貫徹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確保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進一步鞏固了我市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重點支持講信用、有市場、有效益的勁牌有限公司、登峰換熱器公司等骨干企業、中小企業和招商引資的后勁項目,大力支持大冶實施全民創業、中小企業信貸客戶培植工程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支持改善民生項目特別是創業帶動就業項目以及出口企業發展。
大冶人行通過幾年的摸索,認為地方經濟轉型必須要加強經濟與金融的協調關系,并著手研究經濟與金融協調的具體內容,形成實施意見,多次主動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各經濟主管部門和各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組成的經濟金融協調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按季召開經濟金融聯席會。通過經濟金融聯席會議這個平臺,及時傳達國家頒布的重大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通報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及執行貨幣政策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信貸支持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根據本轄區轉型企業發展情況,及時將區域政策、重點企業、項目和產品目錄進行發布,組織商業銀行開展各種形式信貸營銷活動。
一是實施中小企業信貸傾斜政策,加快審批速度。一些金融機構如交行5000萬元中小企業貸款在地級市即可審批,不需報省。二是實行優惠利率政策,即信貸支持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項目,有的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可在現有貸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少上浮或不上浮,以促進接續替代產業的更快發展。三是下調中小企業擔保機構擔保費,降低企業貸款成本。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在進入大冶之前,擔保費率為實際貸款利率的50%,進入大冶后進行了費率下調,按照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的50%來收取擔保費。
銀行實施信貸政策限制,對低水平、高能耗、污染大、影響環境的項目提高準入門檻和設限,大力支持環保節能、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項目,促進經濟結構良性調整,大力發展機械制造、生物醫藥、紡織服裝、商貿物流、酒店餐飲、信息服務等相關產業,重點支持卓創電工、華興三期、楚天公司乳化炸藥、大島針織、百世吉服飾、立峰紡織等項目加快建設。
市政府轉發了擬定的《大冶市金融生態環境創建工作規劃》。市政府要求以科學發展規為指導,將和諧的金融生態環境和地方經濟轉型、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實現經濟、金融的良性互動,真正用好用活金融資源,實現金融資產的良性循環。
市人行把支持農業企業發展與縣域經濟轉型結合起來,一是繼續在鄉鎮開展“信貸支持產業化發展試點”工作,積極推動和發展“公司+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公司+專業市場+農戶”等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信貸模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具體做法,被省政府《湖北快報》報道。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投入,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今年累計向湖北勁牌酒業有限公司、雨潤集團和靈溪風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貸款2.5億元。三是大力開展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對全市9.94萬農戶進行了信用等級評定,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證2.19萬個,評級面達到了100%,共向農戶授信1.29億元,貸款支持面達到了95%以上。四是創新信貸抵押方式。為拓展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業務并規范操作流程,推動林權質押貸款,根據國家相關法規,結合我市實際,人行與林業局聯合印發了《大冶市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辦法》。
一是發展和完善中小企業擔保機構,通過政策扶持和獎勵的方式扶持擔保機構,建立擔保基金補充機制,擴大擔保能力。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觀”、“資源枯竭型城市實行經濟轉型”等指導方針開展工作,倡導“優先扶持環保節能、高科技高成長型企業”的工作思路,結合大冶地區特點,將機械設備、食品、鋁材、特鋼企業作為主要客戶群體,并對上述行業作深入的行業調研,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進行產業集群扶持,打造大冶地區新的支柱型產業。二是規范和減免中間收費。通過整合相關部門的信息和職能,建議市政府制定《減免銀行抵押貸款、抵債資產所涉規費的暫行規定》,規范和約束社會服務中介機構收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