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
(韶關學院 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廣東 韶關512005)
高校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為高校教學、科研、行政、后勤服務等順利運作的物質基礎,而且也是衡量高校辦學規模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效率和強度直接影響辦學規模,教學質量和高校在經濟,效益和效率的投資[1].因此,如何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些高校領導將主要精力放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而對于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淡薄.相關部門也只注重購置固定資產,而不重視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投資回報,缺乏有效的評估手段.部門只有固定資產使用權,其維修經費沒有下發到各使用部門,相關部門管理得比較死板,缺乏靈活性.從而造成使用權和維修管理不能結合起來,管好管壞缺少有效的評價機制.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由于種類繁多,管理比較繁雜.有些高校沒有建立起一套系統、規范有效、責權分明的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缺失、不完善,造成在實際工作中無法可依、無章可循;有些高校雖然制定了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但沒有認真落實,有章不循,違章不究,管理制度形同擺設,流于形式,失去了應有的規范約束作用,致使固定資產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以上的漏洞,容易造成部分固定資產變為私人專用以及流失的機會.
固定資產共享困難主要是由于高校固定資產分配到各部門,一些部門往往從自身利益出發,較多考慮使用的方便,對固定資產購置缺乏計劃性和有效的制約機制,隨意性比較大,占資源、爭項目現象嚴重.各部門固定資產重復購置,其使用效率又不高.同時,由于資金不足等原因,對其相應的設備購置沒有 “超前”意識,設備使用一兩年就淘汰了,導致設備的閑置.固定資產閑置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閑置的固定資產貶值的速度很快,不能及時的處理或者報廢,會影響更新換代的步伐.根據調查,有些高校固定資產竟高達20%以上的處于閑置浪費狀態.
高校基本上實現了固定資產的歸口管理,但因固定資產種類多、數量大,使用部門不集中,作為主管的資產管理部門很難深入到各使用部門加以認真清查,只能通過管理系統了解情況.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行政約束,使用部門對固定資產管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固定資產有多少、實際在哪里使用、賬物不符、混亂的現象時常出現.主要表現在:固定資產增加時,未能及時按要求辦理入帳手續,人員調動、搬遷、部門撤并、設備損壞等原因引起的固定資產變動,未能及時反饋給資產管理部門,造成賬面上得不到調整,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情況較多.
隨著高校的發展,購買的固定資產也不斷增加,而相應的管理人員可沒有增加,而且大部分部門都沒有專職的管理崗位,管理員都是兼職的.固定資產幾佰萬是一個人管理,增加到一千多萬還是一個人管理.在工作量增大,壓力增大,責任加大的情況下,即使想從事的人員都望而退之.
首先,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和重要性,切實加強和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將固定資產管理作為提高辦學效益的手段以及加強學校內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次,必須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法規、制度的宣傳和學習,使廣大教職工清楚固定資產管理每個人都是主人,每個人都有責任,增強保護國有資產權益的主動意識;再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應常抓不懈,應將相關工作成果納入考核,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使之常規化、科學化、規范化[2].
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需進一步完善,建立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是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正常運行的保證.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日常工作中須認真貫徹落實,嚴格執行不流于形式,使固定資產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制定出獎懲制度,只有獎懲體系關系到使用人、保管人的切身利益時,才能形成維護學校固定資產的責任心.只有加強制度建設,才能形成科學的管理機制.
高校根據各自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作好固定資產的采購,各部門也應根據本身急需的實際情況作好固定資產的購置計劃,做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資源.資產管理部門運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和校園網絡等資源,及時發布閑置固定資產信息,調劑校內部門間固定資產的余缺,讓閑置固定資產“活”起來,組織合理流動.通過借用、調撥優化資源配置,既可以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又能避免經費的重復投入,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應及時處理閑置固定資產的報廢,減少其損失.通過以上的措施,從而將購置經費用到更需要的地方,以緩解高校資金的壓力.
由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涉及各部門,資產管理部門需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監督,應著重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固定資產帳物的監督.資產管理部門應不定期組織清查工作,通過實物抽查,監督二級管理部門是否賬賬、賬物相符,發現問題并及時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二是固定資產變動的監督.主要監督固定資產增加或減少有沒及時辦理,保管人的更換等手續是否齊全,賬物登記是否清楚;三是固定資產借用的監督.著重監督實物資產是否已經得到批準借用,并且是否按時歸還等情況,防止個別部門或保管人擅自借用而造成固定資產的損耗.只有這樣,才能杜決固定資產利用率低、閑置過多、局部管理混亂問題的發生,形成對全校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監督.
高校須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崗位的設置與及人員的培訓,選拔一批思想進步、作風踏實、責任心強、熟悉業務、善于管理的高素質人才走向固定資產管理崗位.資產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一、良好的業務:通過各種形式的固定資產管理培訓學習,使他們精通業務,提高管理水平.二、嚴格的制度:要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對管理好和管理差的人員分別予以獎勵和處罰,促進大家對工作的積極性.三、高效率: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管理軟件,實行網絡化管理、網上對賬等,逐步達到固定資產由“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變,逐步實現固定資產管理的規范化以及高效的要求[3].
高校固定資產是提高教學、科研、行政、后勤服務等管理的物質保障,是提高高校辦學條件及提升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基礎,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又極其繁雜仔細的工作,必須充分認識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加強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為高校的綜合實力水平提升創造條件[4].
[1]王曉華.關于規范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8):200-202.
[2]左玉生,林俐,孫岳明.強化資產清查工作 提高資產管理水平[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9):210-212.
[3]楊維莉.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J].財會研究,2008(18):40-41.
[4]康小齊.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淺析[J].中國農業會計,2009(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