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生產技術處 廣西欽州 535008)
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設計一期加工蘇丹混合原油,設計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年。其柴油加氫裝置,一期加工原料為催化柴油和直餾柴油,氫氣由重整氫經過PSA提純后提供。裝置采用美國UOP公司的Union fining加氫精制工藝技術,催化劑選用撫順研究院的加氫精制催化劑FH-UDS催化劑,裝置于2010年8月31日投產,2010年11月24至25日對本裝置進行了標定,結果表明,工藝及產品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裝置一期設計以催化柴油和直餾柴油為原料,采用UOP公司的Union fining加氫精制工藝技術,生產出優質柴油,同時副產少量石腦油。
(1)裝置設計兼顧一、二期工況。本裝置一、二期兩種工況下原料油性質差異較大,裝置的流程設計、設備選型及控制方案等均以二期工況為設計條件,同時兼顧一期操作工況,裝置對原料硫含量及原料油組成等的變化具有較高的適應能力。一期工況反應放熱較多,反應產物與原料油換熱量大,加熱爐操作負荷較小,而二期工況下反應放熱較少,反應產物與原料油換熱量小,加熱爐操作負荷較大,加熱爐按二期工況設計,并且換熱流程的設計上已考慮兩種工況的差異。補充氫壓縮機兼顧一、二期工況,一期工況時按100%負荷設置兩臺,一開一備。二期工況下新建一套同等規模柴油加氫精制裝置,此時只需再增加一臺同等負荷壓縮機,按二開一備方式操作。另外,考慮到二期加工高硫油的需要,為防止循環氫中硫化氫濃度超高,設置了循環氫脫硫設施,在一期工況下可視循環氫中硫化氫含量情況靈活投用。
(2)分餾部分合理采用雙塔流程。裝置分餾部分設脫硫化氫汽提塔和分餾塔,兩塔均采用中壓蒸汽汽提,脫硫化氫汽提塔的操作壓力為1.0MPa(g),含硫氣體不需升壓就可進行回收和利用,脫硫化氫汽提塔頂氣可直接送至輕烴回收裝置。
(3)優化換熱流程、合理利用能量。裝置的換熱流程設計進行了優化,不但兼顧了一期、二期兩種工況,而且合理利用低溫熱發生低壓蒸汽,低分油與分餾塔底油換熱后進脫硫化氫汽提塔,脫硫化氫汽提塔底油與反應產物換熱后進分餾塔,通過換熱可以滿足塔進料溫度要求,分餾部分不設加熱爐。
根據混合原料油性質表可查知,混合原料油的密度為0.855g/cm3,硫含量為 1247ppm,氮含量為 330ppm,ASTMD86餾程數據中,初餾點為 139℃,50%點為264℃,終餾點為366℃,與設計值相比,初餾點較設計值明顯偏輕,終餾點與設計值基本一致,故柴油收率偏低。硫含量及氮含量都比設計值偏小,說明標定原料油的性質與設計原料油性質相比偏好。

表1 補充氫氣性質
補充氫氣的組成及性質的設計值及標定值見表1.
在滿負荷下對裝置進行標定,并對反應及分餾部分主要工藝參數設計值及標定值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反應器入口溫度比設計值高,總溫升比設計值低,其原因是提高反應溫度是為了檢驗催化劑的脫硫脫氮性能,總溫升低是因原料硫含量低;反應器內床層壓降0.4MPa,高于初期0.3MPa的設計值,分析原因主要是裝置外儲運系統管線未進行細致吹掃,部分雜質進入到反應系統內,造成反應器頂部壓降增大,目前看操作影響不大。氫油比為446,高于350的設計值。氫油比高是由于此次標定時六路循環氫控制閥失靈,氫油比調整困難,另由于標定時循環氫純度較高,為97.86%,有利于反應系統操作。
本次標定柴油的脫硫率為96.93%,脫氮率為93.85%,柴油產品色度小于0.5,油品質量較好,表明了此催化劑的活性較高。而柴油的十六烷指數低于設計值的原因為:一是由于原料油硫含量較低,脫硫需要的反應溫度不需要太高,由于裝置的操作主要還是以脫硫為主要目的,因此此次標定平均反應溫度偏低,此溫度不利于芳烴的飽和,如果以提高十六烷值為目的,需適當提高反應溫度,有利于芳烴飽和,從而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二是原料油的十六烷值只有42左右,單純采用加氫精制技術在現有工況條件下很能把十六烷值提高到51以上。
本裝置催化劑選用撫研院柴油加氫精制催化劑,主劑為FH-UDS催化劑。由標定結果來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標定氫耗為0.80,化學耗氫為0.54,略高于保證值0.53;脫硫率為96.93%;脫氮率93.85%。柴油產品中的硫含量最低為26.3ppm,高于設計保證值的10ppm;柴油產品的十六烷值標定時最高為46.1,低于設計保證值51。產品柴油的閃點達到保證值55℃;
從裝置能耗表中可以看出標定的綜合能耗為8.204KgEO/t,低于設計值9.87KgEO/t,燃料氣消耗量也低于設計值。其原因一是反應放熱大于設計值,反應進料換熱后溫度高,反應爐負荷小;二是由于標定期間運行的新氫機K101A安裝了無級變速系統,電耗略低于設計值。蒸汽總能耗比設計高0.546Kg標油/t,主要是由于分餾部分熱源不足,所以產氣量也只有7.3t/h,而設計是10.7t/h。
根據對裝置的標定考察,裝置各系統運轉正常,方案可操作性強。裝置的生產負荷、操作條件、產品質量都達到了設計要求;催化劑性能能夠滿足生產要求,但從產品收率和部分操作條件來看,與設計有所差異。裝置設備能滿足生產要求,裝置能耗低于設計指標,裝置安全環保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