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耿秋

伴隨著中國經濟整體形勢逐漸回升,在大連舉行的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正式劃上了句號。9月11-13日,為期3天的會議中,來自90余個國家的1,600名嘉賓就中國經濟未來和世界經濟復蘇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辯論。本屆論壇舉行了數十場各種形式的會議,與會者圍繞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創新經濟學和社會創新等議題展開討論。今年夏季達沃斯年會的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0日與參會企業家們進行的座談和次日開幕式上的特別致辭受到了海外的高度關注。
——“中國是世界經濟引擎,希望中國企業繼續走出去展開投資;在金融領域,世界投資市場也希望來自中國的投資刺激世界經濟。”南非國家電力公司董事長、夏季達沃斯論壇導師之一的左拉·索西如此贊揚中國的經濟政策在全球的影響力。

知名國際會計機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發布最新全球活力指數調查結果。在全球60個國家和經濟體中,中國排名從去年的第20位大幅攀升至全球第三,僅次于澳大利亞和智利,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徐華認為,“2013年度的全球活力指數”明確顯示,中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國的經濟增長環境在持續改進。實施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效率,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中國經濟將加速轉型,重塑增長引擎。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9月16日對20多家中美企業生產的輪胎產品發起“337調查”。今年以來,美國已多次對中國產品發起“337調查”,包括華為、中興和三一重工在內的多家中國企業被指侵權。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9月6日對無線消費性電子設備及組件337調查案做出初裁,裁定被告中興、華為兩家公司不侵權。
——這是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摩擦中的一次標志性勝利,商務部在網站公告中稱:“客觀反映了我企業的競爭實力,有力地鼓舞了企業應訴信心。” 中國商務部也多次表示,希望美國政府恪守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共同維護自由、開放、公正的國際貿易環境,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處理貿易摩擦。

商務部9月17日召開例行發布會,介紹1-8月的商務運行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韓自貿區談判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根據已達成的模式,雙方同意最終實現自由化的產品應該占全部商品稅目的90%,涵蓋進口總額的85%,并通過具體出要價談判達到互利公平的結果。
——沈丹陽指出,中韓自貿區模式談判只是整個談判的階段性成果,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是,中韓自貿區談判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情況完全不同。因此,談判模式不可能簡單地照搬。
測評我國各城市商業信用環境狀況、反映各地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就的“中國城市商業信用環境指數(CEI)”課題成果日前在京發布,在35個大城市CEI綜合評價中,北京排名第一,上海排名第二,深圳位居第三。
——CEI專家組組長、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學術委員會主任林鈞躍說,對一個城市來說,CEI指數高,有助于吸引金融、投資等機構以及內外資企業的進駐,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

隨著崔永元和方舟子的論戰升級,轉基因食品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9月16日,《人民日報》公布了中國的轉基因食品名單,玉米、棉花、甜菜和大豆、油菜兩種油料都在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名單之內。據《中國企業報》報道,據統計,僅2012年,中國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國進口的大豆總數就高達5,838萬噸。業內人士指出,這其中絕大部分為轉基因大豆,被許可的用途是榨油和制作飼料。
——“任何商品都必須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商品真實的信息情況必須提供給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顧問、律師邱寶昌表示,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的權利,同時這種規定也是經營者的義務。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擴大養老服務產業規模,促進養老服務業全面發展。首先影響最為明顯的就是養老房產,世聯地產在8月與臺灣恒安照護集團合作,準備進入養老服務領域;萬科在8月已經召開第三次養老業務討論會,試圖找到養老業務發展的商業模式;中國水電今年5月擬80億投入養老地產;首創置業、保利地產等房產商也在積極籌建養老房產。而上海三毛和金陵飯店早在2013年以前就開始布局養老產業。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養老市場需求超過萬億元,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數十家上市公司則早已開始布局養老服務業,渴望從中分一杯羹。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我國居民儲蓄已連續3個月突破43萬億元。在過去5年時間里,居民儲蓄更是實現了翻番的增長。目前我國居民儲蓄率早已突破50%,遠遠高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過去十年來,居民儲蓄快速增長的階段,往往是我國資本市場波動較為劇烈的時期。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百姓投資渠道狹窄的尷尬。
——“高儲蓄對于中國而言利弊參半。更多的儲蓄意味著有更多的潛力進行投資以及更多的經濟增長,但同時也意味著消費的低迷。”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道格拉斯·布魯克斯認為。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9月15日在滄州透露,國務院關于產能過剩的治理方案行將出臺,大幅減少行政干預,規范市場準入將成為政策亮點。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之一。近年來,中國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但新增產能的速度遠大于落后產能淘汰的速度,導致“越治理越過剩”的尷尬局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指出,靠市場化解產能過剩,并不意味著政府要完全退出。政府應當運用標準、技術法規來監管行業,加強環保、能耗、安全和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社會性監管和過程監管。同時,在制定政策時,要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創新監管方式。
9月11日發布的2013胡潤百富榜顯示,15年以來,中國共誕生10位首富,他們分別來自9個領域。2013胡潤百富榜顯示,“地產大王”王健林以1,350億財富首次成為中國首富,財富規模創歷年新高。其他九位歷年首富分別是榮毅仁家族、劉永行劉永好兄弟、丁磊、黃光裕、張茵家族、楊惠妍、王傳福、宗慶后家族和梁穩根,他們遍及農業、地產、互聯網、汽車、重工、飲料等多個行業。
——胡潤百富董事長胡潤認為,這與中國經濟過去15年的飛速變遷有著密切的聯系。過去15年,中國經濟結構和增速發生了巨大變化。幾乎每年都會誕生一個新的經濟高點,伴隨著經濟高點,也會有各行業的企業家在當年嶄露頭角,成為中國新首富。
中國新時代 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