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泛指適宜人類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從過去兩年的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看,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超大城市均榜上無名,折射出居住其中的人們對這些超大城市居住環境的不滿意。 近年來,隨著城市過快膨脹,城市病也在迅速蔓延。有人形容城市發展就像是“做大餅”,拿北京來說,四環、五環、六環甚至是七環,一環一環往外擴,越攤越大,我們看到的是林立的高樓大廈和棋盤一樣的大馬路,而我們感受到的則是房子貴得買不起、馬路堵得行不通 。一線城市昂貴的房價有目共睹,而追隨房價一路飚升的房租和物價也令人瞠目結舌。有專家曾指出:生活支出占總收入的比例、房租或房貸支出占總收入的比例正常情況均應在三成以下 。可是在北京,很多工薪階層房租或房貸支出都已經超過了總收入的一半,再加上物價迅速竄升、交通擁擠、空氣污染,更是給宜居性加了負分。與此不同的是,在二三線甚至更小的城市,雖然工資水平低一些,但房價卻要低得多,環境也要好得多,因而生活更愜意、更舒適。兩相比較,人們向生活舒適的地方流動也就不可避免。人們聚集在城市、建設城市,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宜居城市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北京 吳雙
貴刊連發的崔人元解析夢的文章有看頭,雖然“解析”不多,但整理了那么多史上的夢出來,而且有時用春秋筆法很顯功夫,極高明而道中庸,把透徹的見解通過說夢扯淡的方式表達出來。中央黨校的《學習時報》最近發文:“習近平指出,‘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樣,中國夢的內涵就非常明確,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它以一個極具時代特征的鮮明政治理念提神醒腦地指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事業,把一個有擔當的執政黨一個時期內的神圣政治使命清晰地表達出來。我們的宣傳研究、工作實踐應該緊緊圍繞這一統一清晰的理念開動起來、調度起來、運轉起來。但是,現實中卻經常看到這樣一種情形,大會小會,開口閉口,動輒是夢;不同地方、不同系統,夢想各異。這樣搞,一方面是庸俗化了,另一方面是在夢想區域化、行業化、個性化的過程中逐漸脫離了其原有內涵,喪失了其政治的先進性和鮮明性。”它明白地批評了某些地方開口閉口都是夢的庸俗化宣傳。
四川 張宇
近來,以體檢業為代表的健康產業發展迅速,公立私營連年混戰,但作為普通群眾和潛在的患者,我卻對這種“發展”表示懷疑。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健康產業現在的這種發展往往過于關注利益訴求而刻意忽略了健康的本質。不管投資構成,無論規模大小,對于人的關懷才應該是所有問題的核心,而看看現在體檢中心的廣告,幾乎都在宣傳自己如何高端。
另一方面,醫療體制的封閉性也使體制內資源很難外溢,這也給健康產業的整體提升造成了巨大困難。民營體檢中心和公立醫院相比本來就在先天上存在劣勢,如果不能在資源配置上給予傾斜,民營體檢中心很難憑借自身力量轉型。
因為以上種種,健康管理概念的提出才會變得如此可貴。當然,我不否認健康產業有其內在的利益需要,雖然這和健康存在矛盾。但至少健康產業應該把健康擺在首位。多年來,我們在經歷了各種噱頭的無盡重復后,真正持久的健康護理終于成為了競爭的主題,希望這不只是以往故事的簡單重復。
陜西 王國棟
中國新時代 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