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勁波 萬英謝真杰 張清文 謝 敏 顏永乾 曹世華
1.瀘州市第二人民醫學院五官科,四川瀘州646100;
2.瀘州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四川瀘州646000;
3.瀘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四川瀘州646100
目前,通過對血液流變學多項指標的檢測已證實血液的高"粘"、高"凝"狀態是癌癥患者重要的病理表現[1-2].但不同的癌癥患者其血液流變學的改變有不同的特點.為探討血液流變學和血小板總數在鼻咽癌中的變化規律,該文對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68例鼻咽癌患者進行了血液流變學檢測,并對其臨床意義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經病理確診的鼻咽癌患者68例,其中男51例,女17例,平均年齡48.5歲(26~72歲);且經病理診斷,低分化鱗癌54例,中分化鱗癌8例,泡狀核細胞癌4例,粘液表皮樣癌2例;臨床分期按"福州92分期"標準:Ⅰ期3例,Ⅱ期20例,Ⅲ期25例,Ⅳ期20例.正常對照組28例,其中男25例,女3例,平均年齡52歲(40~70歲).
早晨空腹抽靜脈血,肝素抗凝.紅細胞壓積測定:選用毛細玻璃管,吸入抗凝血,封好底口,用高速平板離心機離心,取出毛細玻璃管,置于紅細胞壓積讀數板上,讀出紅細胞壓積百分數.采用FASCO-3010型全自動血流變快測儀(重慶大學維多生物工程研究所)檢測血漿粘度、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將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和紅細胞壓積代入公式換算出低切變率下全血還原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剛性指數,紅細胞變形指數等血液流變學指標.采用美國雅培CD-1800型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對血小板進行計數,取連續3次測定數據的平均值作為該研究對象的血小板數.
各期鼻咽癌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漿粘度,血沉,紅細胞剛性指數,紅細胞聚集指數均顯著升高(P<0.01,P<0.05).Ⅲ~Ⅳ期鼻咽癌患者全血還原粘度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升高(P<0.01),紅細胞壓積較正常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Ⅰ~Ⅱ期鼻咽癌患者全血還原粘度較正常對照組略微升高,紅細胞壓積比對照組有所降低,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Ⅲ~Ⅳ期鼻咽癌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和血沉均顯著高于Ⅰ~Ⅱ(P<0.05,P<0.01).見表1.

表1 各組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鼻咽癌患者各組血小板總數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增多(P<0.01),且Ⅲ~Ⅳ期較Ⅰ~Ⅱ期增多更加明顯(P<0.05).見表2.

表2 各組血小板總數比較
惡性腫瘤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馬軍等報道,鼻咽癌患者呈現3項以上血液流變學指標異常[3].該研究顯示各期鼻咽癌患者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剛性指數、血沉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紅細胞變形指數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Ⅲ期~Ⅳ期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明顯高于Ⅰ~Ⅱ期(P<0.05,P<0.01).惡性腫瘤患者血液粘滯度增高的機制是多方面的,可能與血小板聚集,腫瘤組織激活機體產生免疫球蛋白或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增加全血或血漿粘度和紅細胞聚集性,以及腫瘤組織分泌一些異常蛋白和產生的促凝物質和纖溶抑制物增多等有關.癌癥患者體內一旦出現血液的高粘滯狀態,就具有促進腫瘤轉移的潛在危險,腫瘤患者血液高粘狀態越嚴重,其發生轉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對無遠處轉移的鼻咽癌患者宜采用改善血液流變性的措施,對提高放射治療的療效和預防腫瘤轉移可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該研究還顯示各期鼻咽癌患者血小板總數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增多,且Ⅲ期~Ⅳ期血小板總數多于Ⅰ~Ⅱ期(P<0.05).已有文獻報道,血小板在腫瘤的血道轉移中作用明顯,癌癥患者尤其晚期患者血小板增多與患者的不良預后有關[4-6].該研究結果說明血小板與鼻咽癌的生長、發展及可能的預后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綜上所述,該文研究結果提示鼻咽癌患者的血液呈高粘狀態,且晚期較早期更為嚴重,因此,檢測血液流變學指標以及血小板數量對了解鼻咽癌的預后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而降低血液粘度的治療措施,有可能改善血栓前狀態,并有助于腫瘤轉移的預防.
[1]王巖.惡性腫瘤患者血液流變學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華醫學研究雜志,2005,5(2):169-170.
[2]顧瑛,趙三紅,高艷章.45例惡性腫瘤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檢測與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1):24-25.
[3]馬軍,常則靈,曹偉健.鼻咽癌血液流變學85例分析[J].安徽醫學,1999,20(1):22-23.
[4]T Tsuruo,N Fujita.Platelet aggreg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tumor metastasis[J].Proc Jpn Acad Ser B Phys Biol Sci,2008,84(6):189-198.
[5]Bambace NM,Holmes CE.The platelet contribution to cancer progression[J].J Thromb Haemost,2011,9(2):237-249.
[6]王字玲.血小板與腫瘤轉移[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