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毅 李 贊
(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450008)
北流河特大橋是南廣鐵路藤縣段的重點工程之一,其中心里程為DK203+139.80, 起訖里程為DK202+807.00~DK203+472.60, 橋全長665.60m, 橋式類型為1×32m 簡支梁+1-(40+2×64+40)m 連續梁+11×32+2×24m 簡支梁。北流河特大橋南寧側岸與富吉2 號隧道相接;線位與北流河斜交,斜角角度10°,采用一聯(40+2×64+40)連續梁跨越河槽。
根據橋位岸坡區坡向與巖層傾向的關系,以及結構面之間的組合關系,可分為兩個工程地質區:南寧側岸岸坡區、廣州側岸岸坡區。 兩個岸坡區均為巖質岸坡,其穩定性分析主要內容是:分析巖石結構面及結構面之間、結構面和臨空面之間的組合關系,確定可能變形失穩的危巖體的形態、規模及空間分布,同時判定不穩定塊體可能移動的方向和破壞方式。
位于南寧岸橋頭東北側,由一南西向山脊形成,坡長460m,坡高約71~88m,坡面傾向為225°,坡度總體上在25~45°之間;地層產狀為310~345°∠47~58°,根據岸坡與地層傾斜關系可知,該岸坡為斜向坡。坡體巖性主要為云母片巖,屬于較軟巖類。 主要發育的兩組共軛節理呈X 形分布,與坡面斜相交,層面、坡面和節理裂隙組合關系見面赤平投影圖1。

圖1 南寧側岸岸坡區赤平投影圖
可以看出,雖然岸坡巖體結構面兩組節理面交線和岸坡坡面傾向一致,但交線角度較小,層面與坡面斜交,這種組合雖屬于不利組合,可能會產生楔形體滑動,但由于節理面延伸較短,沿結構面整體滑移的可能性不大。
根據野外地質調查,該岸坡共發育三條沖溝,沖溝與北流河相連,雨季山上雨水沿沖溝匯集到北流河內。 在此岸坡區看到一小斷層,該斷層已經穩定,走向為北西向10°,和地層產狀接近。 斷層長約10m,下盤為石英片巖,上盤為云母片巖,可以看到斷層帶有極破碎片巖,呈土狀,見圖2。
由上述分析可知,該區岸坡總體上不會發生大規?;瑒樱植康囟螏r石風化程度較大,受庫水位上升以及雨水的影響,會形成小型滑坡或楔形體崩塌現象。

圖2 小斷層
該區位于廣州岸橋頭北側,坡長120m,坡高約49~55m,坡面傾向為165°,坡度總體上在25°~35°之間;地層產狀為270~320°∠47~61°,根據岸坡與地層傾斜關系可知,該岸坡為逆向坡。坡體覆蓋層較薄,主要為石英片巖, 屬于較軟巖類。 主要發育的兩組節理呈共軛X 形分布,與坡面大角度相交,層面、坡面和節理裂隙組合關系見面赤平投影圖3。

圖3 南寧側岸岸坡赤平投影圖
圖中可以看出,岸坡巖體結構面兩組節理面交線和坡面一致,但交線的傾角比坡角大,而且地層面與坡面傾向相反,這種組合屬于穩定組合,沿結構面整體滑移的可能性較小。
就野外觀察所見,該區局部岸坡坡度較大,當庫水上升之后,岸坡底部巖石強度降低,可能會在較陡部位因應力集中產生崩塌和危石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