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偉
面對貨架上玲瑯滿目的食品,那些色澤誘人的最先映入眼簾。而對于孩子們來說,五彩繽紛的糖果是他們的最愛。這不得不讓人想到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之一——色素。
天然色素與合成色素
食用色素分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兩種。天然色素主要從植物組織中提取,也包括來自動物體內微生物的一些色素,如花青素、胡蘿卜素等。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學合成方法所得的色素,如檸檬黃、胭脂紅等。通常來說,顏色越鮮艷的食品中含有的色素含量相對越高。食物中的天然色素對人體有益無害,不僅能促進人的食欲,還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有些甚至還是功能性物質,比如花青素就是人體抗氧化的好幫手。然而,天然色素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在加工過程中容易褪色或變色,成本又高,相比之下,合成色素穩定性好,制成的食品顏色艷麗,而且價格便宜,所以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中被廣泛應用。在添加色素的食品中,使用天然色素的不足20%。
人工合成色素發明之初曾在食品中被廣泛使用,在世界各國使用合成色素最多時,品種達100余種。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合成色素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前蘇聯在1968年至1970年曾對食品色素莧菜紅進行了長期動物實驗,結果發現致癌率高達22%。美、英等國的科研人員在做過相關的研究后也發現,不僅是莧菜紅,許多其他的合成色素也對人體有傷害,例如可能導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有些色素可能會在人體內轉換成致癌物質。許多國家已大大減少了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種類。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靛藍和亮藍6種。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明確了其使用范圍和嚴格的使用限量,在人們食用最多的米面制品、嬰兒食品、水果等中都不允許添加人工合成色素。雖然目前對這6種食用合成色素的危害性仍然沒有定論,但它們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對人體健康也沒有任何幫助,能不食用就盡量不要食用。消費者可以通過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判斷其中是否添加人工合成色素。
合成色素對兒童的危害
引發兒童行為過激 最新調查研究證明,小兒多動癥、少兒行為過激與長期過量進食含合成色素食品有關。有關專家研究指出:少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體內器官功能比較脆弱,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健全,對化學物質敏感,若長期過多地進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沖動傳導,刺激大腦神經,從而出現躁動、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思想叛逆和行為過激等癥狀。
影響兒童智力發育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應英國食品標準局請求,進行食用人工色素對兒童發育影響的研究,結果發現,包括酒石黃和日落黃在內的7種人工色素可能會使兒童智商下降5分。
干擾體內正常代謝功能 由于小兒肝臟解毒功能、腎臟排泄功能不夠健全,食用合成色素會大量消耗體內解毒物質,干擾體內正常代謝功能,從而導致腹瀉、腹脹、腹痛、營養不良和多種過敏癥,如皮疹、蕁麻疹、哮喘、鼻炎等。
專家提醒:家長不僅要重視孩子合理的營養攝取,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也要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飲食習慣。盡量讓孩子多吃天然食品,不要購買顏色太鮮艷、味道太香濃的加工食品。購買前最好閱讀食品配料表,關注所購買的食品中是否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盡可能避免讓孩子食用過多含有人工色素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