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娟 林志軍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湖南長沙 410004)
近些年來,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體育教學也在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手段以及師資隊伍培養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效的拓展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提高了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但是,就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而言,雖然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有了不容置疑的提升,但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其中,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工作明顯滯后于理論研究工作,就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常見的問題之一。鑒于此,本文就通過實踐研究,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據此提出了幾點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夠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的進一步深化能夠有所啟發和幫助。
在本研究開展過程中,隨機選取了湖南省的10所高校作為調查對象,針對這10所高校的30名體育教學部領導、200名體育任課教師、1000名高校學生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了問卷調查。
1.2.1 文獻資料法
在本研究開展期間,通過湖南省圖書館、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圖書館收集了諸多與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并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龍源期刊網等電子學術數據庫,道客巴巴、百度文庫等在線文檔分享平臺獲得了大量的數字文獻資料。所收集的文獻資料涉及體育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為本研究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1.2.2 訪談法
根據本研究的需要,針對高校體育教學部的相關領導和體育教學方面的專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訪談,為研究的順利實施獲得了有效的支持。
1.2.3 問卷調查法
為了能夠讓研究更加直觀、科學,本文根據研究開展的需求簡單設計了一份任課教師調查問卷和一份學生調查問卷,其中,共發放教師調查問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300份,有效率100%。共發放學生調查問卷1000份,回收986份,回收率98.6%,其中有效問卷981份,有效率98.1%,符合本研究的開展需求。
1.2.4 數理統計法

表1 高校體育場地設施狀況認知調查表
在本研究開展過程中,依據社會統計學原理,針對研究中所獲得的數據利用SPSS13.0社會統計學軟件進行了處理,并針對其中的有效數據進行的研究與分析。
隨著近些年的高校擴招,多數學校均將經費的投入重點定位在了校園建設方面,例如: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儀器的購置、優秀教育教學人才的引進等等,但是通過一系列的訪談和調查發現,這些建設多是針對文化課教學而進行的,專門針對高校體育教學而投入的經費非常少,以致于高校體育場館、器材設施的建設工作相對滯后,很多高校的生均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資源設置出現了逐年下降的狀況,以致于高校的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無法滿足學生體育學習和日常體育鍛煉的需求,進而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學校領導、體育任課教師以及在校學生對目前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能否滿足體育教學及日常體育鍛煉需求的看法基本一致,接受訪談和調查的大多數人均認為目前高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僅處于基本能夠滿足日常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需求的水平,而且還有26.7%的學校領導、28%的體育任課教師以及29.3%的在校學生,認為目前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根本無法滿足日常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需求,這一點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開展存在著不容置疑的消極影響,而且在訪談和調查的過程中,還發現一個情況,即:部分學校的某些場館對學生開發時還是有償的,學生需要付費之后才能使用,這一點無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熱情。
體育任課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內容、組織方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因素,而與此相對應的,其也是影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內在因素之一。
在本研究開展的過程中,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77.8%的學生認為教學方法過于呆板單一,有43.7%的學生認為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不夠豐富,無法滿足體育學習的需求,而且有32.4%的學生認為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自身的積極性和主體性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也很難跟任課教師之間進行順暢的溝通與交流。
而實際上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組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關注情況以及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狀況,都在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其自身的、潛意識中的教育教學理念。由以上的調查和分析就可以看出,高校體育任課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滯后。特別是很多體育任課教師,對科學的體育教育教學理念十分熟知,也明白其科學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很真正的做到貫徹落實,這一點也同樣說明了很多高校體育任課教師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傳統體育教學理念的束縛的問題。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訪談和調查發現,雖然接受調查的10所高校,在體育任課教師課時量的設置和要求上均有所不同,但是將這10所高校的體育任課教學課時量與其實際的教學工作量進行深入了解后發現,多數學校體育任課教師均存在超代課的問題,例如:在接受調查的10所高校中,講師所規定的每周平均課時為12.1學時,而實際上講師所完成的每周實際課時高達16.8學時。而且任課教師除了所需要完成的正常的教學工作量,還需要負責學校運動隊的日常訓練工作和鍛煉工作,從而使得教學任務過于繁重,讓任課教師的身心處于疲乏狀態,使得任課教師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關注教學質量和教學研究,只滿足于能完成日常的教學工作安排,從而使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貫徹落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體育場地設施是開展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物質基礎,沒有完善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做基礎,很難真正貫徹落實體育教學改革的一系列要求。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視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工作,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有計劃的增加體育經費的投入,逐步完善體育場地設施的狀況,并盡量通過合理調度、場地借用、校企合作多種方式來滿足學生目前對于場地設施的需求。
為了確保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的貫徹落實,應繼續深化教學改革,切實轉變任課教師的體育教學理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學目標,通過構建有針對性的獎懲政策阿里激勵任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并逐步擺脫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束縛。
要解決高校體育任課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的問題,就要重視高校教學人才的引進,通過合理的人才引進制度,逐漸完善現有的師資隊伍,以從根本上解決任課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對高校體育改革的影響。例如:可以利用公開招聘、社會聘用(聘用社會體育界人士或社會體育俱樂部的教練員)、院校教師之間相互聘用等多種方式,來補充和完善高校現有的體育師資隊伍。
[1] 傅偉,吳俊茂.我國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值得探討的熱點問題[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6(3):93-95.
[2] 李春意,劉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及研究——以黃淮學院等六所高校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7):106-107.
[3] 朱麗萍,劉莉.高校體育課程的現狀分析與前景展望[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5(6):109-110.
[4] 夏昆宣,段朝盈.我校大學生心目中的體育的調查及其對高校體育改革的啟示[J].大理學院學報,2006(5):72-76.
[5] 謝成超,楊學明,李秀林,等.新世紀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