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奇川
(福州大學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350001)
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在各行各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建設現代化的醫院,信息管理的計算機化、網絡化和數據高共享華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采用B/S結構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給醫院便利的同時帶來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采用業界領先的主流技術架構.NET框架,組成“瀏覽器+WEB+數據庫”多層多級的B/S系統架構,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客戶端工作站采用基于B/S結構的Web Form模式的純瀏覽器模式,Web Form模式的客戶端其Web頁面服務由IIS提供,采用ASP.NET架構。客戶端通過SOAP協議調用應用服務器的Web Service組件以激活業務邏輯。調用結束后,客戶端斷開與服務器的連接,同時應用服務器自動銷毀Web Service組件并釋放其占用的資源。因此,客戶端與應用服務器之間是按需要的短連接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服務器的資源,提高其對客戶端請求的并發處理能力。
N-層體系架構是企業級分布式計算的主流結構框架。總體上,軟件的分層應考慮組件模型的抽象級別和組件的業務功能:將大致位于同一抽象級別的組件聚合為同一層,在同一層次,將業務功能關系密切的組件組成亞層。這種分層方案有利于形成軟件的公共服務層次模塊(平臺)和業務功能擴展層次模塊,從而實現功能模塊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采用N-層體系結構,充分保證系統的開放性、可擴充性。
服務器端業務邏輯組件以ASP.NET為宿主進程,在IIS支持下運行。每個功能模塊作為獨立的Web應用程序由ASP.NET加載。IIS同時作為IE瀏覽器客戶端的Web頁面服務器。
應用系統架構如圖2所示。

圖2
圖中,由業務邏輯組件組成的功能模塊以獨立的Web應用程序由ASP.NET加載到IIS的進程內運行,IIS接受客戶端的請求并轉發給業務邏輯組件處理,處理結果再經IIS返回,以響應客戶端的請求。
數據訪問層由數據訪問邏輯組件和數據庫連接組件組成,數據訪問邏輯組件接受業務組件的數據庫訪問請求,通過數據庫連接組件連接數據庫后,向數據庫發送SQL命令。
1)網絡線路采用2臺三層核心交換機熱備方式,下連匯聚層交換機,匯聚層交換機再連接接入層交換機,工作站通過模塊化接入交換機。核心交換機具備萬兆,匯聚層、接入層千兆、主要工作站百兆、影像工作站千兆的帶寬設計;
2)數據服務器采用雙機雙柜模式,盡可能采用真正集群應用;
3)WEB服務器采用集群應用,配備負載均衡器;
4)PACS采用獨立的服務器+磁盤陣列柜;
5)數據倉庫采用獨立的服務器;

圖3
6)建設NAS數據備份,設置備份服務器,并安裝專業的數據備份管理軟件,通過磁帶機對備份數據進行離線備份,建立磁帶庫,異地保管;
7)與醫保、農保等外部系統的連接端口設置路由器和防火墻;
8)與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基于INTERNET的業務應用采用VPN接入;
9)對于公眾服務以及內網工作站訪問外網,設置物理隔離網設備;
10)以旁路接入的方式安裝入侵偵測、數據庫審計、上網行為管理、網管軟件等管理軟件。
網絡支撐平臺總體結構以超大規模用戶為例,如圖3所示。
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最重要的就是數據,數據庫采用異地備份同步。
4.1.1 備份標準方案
1)晚上1點做異地完全備份(THIS40_DATA_FULL.BAK)并在備份后開始恢復。
2)晚上3點開始做異地日志備份間隔時間為2小時一次(THIS40_LOG_1.BAK、THIS40_LOG_2.BAK)并在后一個備份成功后開始恢復前一個備份。
3)早晨7點開始做異地日志備份間隔時間為半小時一次(THIS40_LOG_1.BAK、THIS40_LOG_2.BAK)并在后一個備份成功后開始恢復前一個備份。
4)在晚上19點開始做異地日志備份間隔時間為2小時一次止晚上 1 點(THIS40_LOG_1.BAK、THIS40_LOG_2.BAK)并在后一個備份成功后開始恢復前一個備份。
4.1.2 恢復方案
當當前數據庫出現問題我們及時恢復最后一個日志備份即可始備份機的數據庫成為可用狀態,通過修改數據庫配置文件KVW40.INI使所有客戶端可以正常使用。
備注:如果現有服務器的LOG文件沒有損壞可以使數據恢復到斷點;如果現有服務器的LOG文件損壞可以使數據恢復到最后一個備份時間。
“新理念、新架構、新技術、新產品”的新一代系統與傳統的醫院信息系統有明顯的差異,國內主要的HIS軟件研發商現也大都組織力量開發基于B/S架構的新一代醫院管理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