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瓊
(蘭州交通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景觀設計既要考慮功能的社會性,又要講究藝術效果,同時還要符合人們的習慣,即景觀設計應該創造優美的視覺環境,合適尺度的空間,滿足技術要求,符合人們的行為習慣,盡可能地降低成本造價,提供便于管理的環境。而就方案形成階段來說,如何能夠做到功能與形式的統一、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可謂是對于景觀設計者的真實考驗,文章主要對概念提煉、形式表達以及技術手法三個方面做簡要分析。
方案形成階段是在對場地進行深入分析之后的一個階段,其一般包括概念構思、手畫草圖、空間簡要表達三個主要內容。通常再進行細分的工作就是設計理念的提出、功能分區、空間組合(如體塊設計、模型空間表現等)、草圖繪制以及相應的各種分析圖表現(交通、視線、人流分析等)等。
概念有多種形式,一般區分為兩種概念,一種是哲學概念,另一種是個別的功能概念。
哲學概念用來表達一個項目的外形、本質特征、目的以及潛在的特點。這種概念能使場地賦予特定的位置感,使特定的位置賦予超出美學和功能之外的特殊意義。對一個設計師來說,這種概念將迫使你去問自己:“這一場地真正意味著什么”,根植于哲學概念的設計具有很強的特性,使你身處這一設計空間之中便能產生特別的感覺。生活中有很多專業的景觀設計缺乏希臘人所謂的“地方特色”,即場地的一種特有的精神。設計師需要發現并且揭示這種精神的特征,進而明確場地如何使用,并要巧妙地使它融入有目的的使用和特定的設計形式中,以便體現這種精神,增強地方特色。
要做到這一點設計師必須投入自己的感情,必須了解和理解業主或使用者的基本情況、情感及目的,必須問自己設計出的具體形式是否融入了他們的理想、信仰、價值觀,并成為當地文化和個人特點的真實反映。
如圖1所示,哈普林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設計的“內河碼頭廣場噴泉”是由一些彎曲的、折斷的矩形柱狀體組成。作為一種城市經歷了劇烈地震所造成的混亂和破壞的象征物,它提醒了人們這座城市坐落在不良的地質帶之上。
影響概念深入發展的另一個抽象的領域是情緒,究竟什么情緒能與設計目的相匹配,身邊怎樣的具體形式或材料能引起不同的情緒。
這些都是哲學概念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當然有純粹哲學概念而深入的設計方案,許多概念性的方案強調視覺效果,也有很多設計師的方案嘗試著去喚起人們的其他感覺。在城市環境當中,比較重要的概念要數社會經濟了。為更好地理解當地文化環境,需要調查、公共參與以及具有對社區的敏銳性。不斷的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并理解場地的內在含義,設計者就能發現特殊的機會和限制條件,這些機會和限制條件會成為設計項目和設計理念的一部分。
特定功能性概念涉及到解決特定問題并能以概念的形式去表達,如:減少土壤侵蝕、改善不良的排水狀況、避免人為的破壞、減少維護費用等,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可能沒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但卻影響最終的設計形式。許多功能性概念易于用示意圖表示,尤其是那些涉及使用面積、道路模式以及展示設計方案的其他初步思想之間的關系的概念。在這一階段,使用抽象而易于畫的符號是很重要的。它們能很快地被重新配置和組織,這能幫助你集中精力做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即優化不同使用面積之間的功能關系,解決選址定位問題,發展有效的環路系統,推敲一些設計元素為什么要放在那里并且如何使它們之間更好地聯系在一起。普通性的空間特性,不管是下陷還是抬升,是墻還是棚頂,是斜坡還是崖徑,都能在這一功能性概念階段得到進一步發展。
概念提煉出來,設計理念有了,如何更加形象的表達,則要通過各種設計元素的有機組織和安排,下面就從幾何形體、自然形體以及多種形體的整合三個方面來進行表現設計概念和設計理念。
首先是幾何形體的運用,基本的幾何形體有矩形模式、三角形模式、圓形模式。重復是組織中一條有用的原則,如果我們把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或由幾何圖形換算出的圖形有規律地重復排列,就會得到整體上高度統一的形式。通過調整大小和位置,就能從最基本的圖形演變成有趣的設計形式。幾何形體開始于三個基本的圖形。從每一個基本圖形又可以衍生出次級基本類型:從正方形可衍生出矩形;從三角形中可衍生出45°/90°和30°/60°的三角形;從圓中可以衍生出各種圓形,最常見的包括兩圓相接、圓和半圓、圓和切線、圓的分割、橢圓、螺線等。
矩形模式:迄今為止矩形是最簡單和最有用的設計圖形,它同建筑原料形狀相似,易于同建筑物匹配。這種90°模式最易與中軸對稱搭配,它經常被用在要表現正統思想的基礎性設計。矩形形式盡管簡單,它也能設計出一些不尋常的有趣空間,特別是把垂直因素引入其中,把二維空間變成三維空間以后,由臺階和墻體處理形成的下陷和抬高的水平空間的變化,豐富了空間特性(見圖2)。

圖1 內河碼頭廣場噴泉

圖2 由臺階和墻體處理形成下陷和抬高的水平空間
三角形模式:有45°/90°和30°/60°的三角形模式。三角形模式帶有運動的趨勢能給空間帶來某種動感,隨著水平方向的變化和三角形垂直元素的加入,這種動感會愈加強烈。
圓形模式:圓的魅力在于它的簡潔性、統一性和整體感。它也象征著運動和靜止雙重特性,正如本杰明·霍夫(1981)所說:“圓規的雙腿保持相對靜止卻能給出完美的圓”。單個的圓形設計出的空間將突出間接性和力量感,多個圓在一起所達到的效果就不止這些了。組合方式有多圓組合、兩圓相接、圓和半圓、圓和切線、圓的分割、橢圓、螺線等,如圖3,圖4所示表示出了水平改變、臺階、墻體以及其他三維空間的表現方法。
其次是自然形體的運用。在一個項目處于研究階段時,當收集到關于場地和使用者的信息后,可能會在進一步的設計中明顯產生一種必須用自然形式設計的感覺,這可能是場地本身決定的,展示最初很少被人干預的自然景觀或包含一些符合自然規律之元素的景觀與人為地把自然界的材料和形體重新組合的景觀相比,更易被人接受。另一種情況,這種用自然方式進行設計的傾向根植于使用者的需求、愿望或渴望,同時場地本身沒有關系。同時開發商需要樹立具有環保意識的形象,他們要向公眾展示他們的產品會喚起生態意識或他們的服務將利于保護自然資源。如此一來,設計者的概念基礎和方案就將最終和自然聯系在一起了。

圖3 圓形模式的水平改變表現方法

圖4 圓形模式的臺階表現方法
在自然界圖形的王國存在一個含有豐富形式的調色板。而且自然界中存在著無數的數學和幾何體系的規律。這些形式可能是對自然界的模仿、抽象或者類比。模仿是對自然界的形體不做大的改變;抽象是對自然界的精髓加以抽取,再被設計者重新解釋并應用于特定的場地。它的最終形式同原物體比可能會大相徑庭;類比是來自基本的自然現象,但又超出外形的限制。通常是在兩者之間進行功能上的類比,如人行道旁明溝排水道的流向是小溪的類比物,但看起來同小溪又完全不同。
當然在我們的設計當中通常是需要將兩種形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的。具體的表現有以中國古代元素為依據的設計方案,也有以功能空間需要為依據的設計方案,還有以風水五行為依據的概念構思設計。
在概念提煉、形式表達選擇之后的基礎之上,開始手繪初稿,將想法通過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將主要的功能分區和節點安排確定。
在手繪的草圖基本確立時可以大致描一個CAD圖,用草圖大師SU拉出來地形和體塊,做一個里面的分析研究,同時對空間的實用性做一個橫向和縱向的雙向對比,看是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和愿望,從而能夠達到概念和形式的統一。
方案形成階段在整個設計階段當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階段,也是整個設計的核心和創意所在,不僅概念提煉需要哲學、美學、生態學等各個學科的綜合修為,而且形式表現和技術手法也同樣需要有專業的技能和美學功底才能夠完成設計。同時景觀設計人員對于方案初步形成的階段一般都會給予大量的參考和創造,并在平日的生活中觀察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從自然出發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1] 格蘭特·W·里德.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