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春

小胖子向我請假,他媽媽替他去一個領袖訓練營報了名,因此他下星期不能來上課。
大家紛紛議論領袖訓練營是什么。亞諾說,我去過,沒什么大不了,只不過是穿上制服,聽教官的口號完成任務而已,之后有集體游戲,當然,氣槍野戰是少不了的。
大家都聽得入神,我問他:“那你現在是否成了一個領袖?這個訓練營最后讓你變成了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
亞諾答:“這我倒沒有想過,我只知道自己活像一只受訓的狗,只能聽從主人的命令,不敢思考或反抗。”
“對!這就是現今的所謂領袖訓練。其實訓練的是被領導的能力,而不是領導能力。誰能回答我,領袖到底是什么?”
“領袖應該是很有學識的人,所以大家都服從他。”
“那倒不一定,波蘭的瓦文薩只是一個工人,卻得到人民的愛戴,推翻了獨裁政府,建立了民主社會。”
“我老爸知識水平不高,卻是工廠領導,人人都聽他的,他應該就是一個領袖。”小胖子插嘴。
“領導不等于領袖,這一點大家必須分清楚。領導擁有下屬,領袖擁有追隨者,下屬和追隨者的區別是被迫服從還是自愿跟隨。”我告訴一臉茫然的學生,“以下兩個例子就是很好的說明。1994年,新疆克拉瑪依市友誼館發生大火,當時正在觀看表演的學生及老師接到指令:大家坐好,不要動,讓領導先走!就這樣,多位領導安全地離開了火場,這場火災最終導致三百多人死亡。7年后,美國一架EP-3間諜機入侵我國領空,強行降落在海南陵水海軍機場。機上軍人被扣留11天后,獲準使用美國使館提供的手機向心急如焚的家屬報平安。令人意外的是,機組人員使用電話的順序從級別最低者開始,由下至上,最后才輪到奧斯本上尉。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選擇追隨哪一個領導?”
大家想了想,小聲說,后邊那個。
“為什么?”
“我不想死呀!”“我希望得到保護。”“我希望被平等對待。”“我希望追隨的人能帶領我到更好的地方去。”
“好,大家現在知道我們對領袖的期望了。面對生死關頭,生的權利應該先留給弱者,領袖的惟一‘特權’就是排在最后,甚至為其他人犧牲。領袖并非是一種技能或知識,而是一種品格。如今‘領袖’一詞被過度濫用,希望大家能自省,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擁有這種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