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文

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和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工會組織密切聯系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與民主政治建設已經成為其工作的重要內容,結合企業發展的形勢,筆者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要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中,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職工,打牢職工群眾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職工頭腦,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人心、激發活力,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規范行為。
2.要大力弘揚新時期勞模精神,進一步發揚和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深入開展勞動模范及其先進事跡的宣傳活動,弘揚勞動模范的優秀品質和先進事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在職工中興起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熱潮,動員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崗位,爭創一流業績。大力宣傳工人階級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奉獻精神和主力軍作用,教育引導廣大職工識大體、顧大局,進一步支持改革、推進改革,正確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
3.要不斷深化職工素質工程,努力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堅持以科學理論教育職工、以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能武裝職工、以勞模精神引領職工、以先進文化和和諧文化陶冶職工。深入開展工人階級主人翁意識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新形象,加強道德規范養成,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和誠信建設,不斷深化“創爭”活動,積極開展“我的中國夢”讀書活動,大力開展職工文體活動,促進職工隊伍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4.要加強工會文化事業和職工文化建設,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滿足職工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工會文化事業。進一步加強群眾文化設施建設,把工人俱樂部等工會文化活動基地辦成真正的群眾之家,成為職工群眾向往的文藝活動園地。
要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解決民生問題,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努力讓職工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1.樹立和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進一步健全完善工會維權機制,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職工群眾的各項合法權益。完善職工利益訴求表達機制,暢通和拓寬職工利益訴求渠道;完善職工權益維護保障機制,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完善工會維權協調機制,推進維權工作社會化,形成黨政主導、工會運作、各方協調的社會化維權格局。
2.突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工作主線,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組織職工積極參與和諧企業、和諧社區、和諧園區、和諧文化建設,增進和諧理念;落實“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企業工會工作原則,動員職工積極投身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發展,增進共建共享理念;引導職工通過理性合法的途徑表達利益訴求,增進民主法制理念。抓住勞動關系的建立、運行、監督、調處等環節,積極協調、妥善處理勞動關系存在的矛盾,推動構建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
1.探討民主選舉企業管理干部制度。職工群眾按照自己的意愿,用投票或舉手表決的方式選出管理干部的方法,是職工代表大會的一項重要職權,是實現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有效途徑。民主選舉企業管理干部,有利于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按照干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企業領導干部的素質;有利于拓寬選拔干部的路子,消除官僚主義不正之風;有利于各級管理干部的健康成長,增強企業的活力。
2.完善廠務公開制度,力求使廠務公開制度成為新時期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實行廠務公開是職工當家做主的前提。當家就要知家底,做主就要知礦情。唯有如此,職工才能想主人事、干主人活、盡主人責;才能為經營者分憂,替企業解難;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正做到與企業同舟共濟。
3.堅持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增強職工的民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解決職工對企業的關切度問題,使職工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體現。
4.完善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保證職工的工資按貨幣形式正常發放,確保職工工資兌現率為100%;改善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保證職工的安全與健康;對退休、患病、因工傷殘、患職業病的職工均應依法享受勞動醫療保險待遇,同時為職工的休養、療養等提供有利條件,為職工參與民主政治建設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