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才無私無畏虛懷若谷

陳天才,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平和縣國強鄉。192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9月轉為中共黨員。1940年起任中共平和縣新中國第一任縣委書記。
1949年9月29日,解放軍長江支隊第五大隊第二中隊首批南下干部45人抵達平和,重新組建中共平和縣委員會,陳天才任書記。1949年10月1日,全縣各界人民集會、游行,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3日,平和縣人民政府成立,陳天才兼任縣長。
陳天才自1938年受黨派遣在平和開展抗日救亡工作后,就一直戰斗在這塊土地上,直到解放后奉調。在平和,他被百姓稱為“才公”。
陳天才為民請命,敢于直言,一輩子兩袖清風,身后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物質上的財富,但他那些優秀品質,是足以讓我們終身受用的精神財富。
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陳天才對黨、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無私奉獻畢生的精力。他一身正氣、剛正不阿、襟懷坦白、艱苦樸素、關心群眾疾苦、嚴于律己、為政清廉,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在陳建英的心中,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敢于直言、不畏權勢是父親一貫的表現和突出的優秀品質。
1958年4月,時任龍溪專署副專員的陳天才被下放到平和縣任縣委副書記,兼負責領導專區下放平和國強公社的60多名干部。時值“大躍進”,起初陳天才也滿懷信心和豪情“超英趕美”。他帶領干部群眾上山伐木燒炭煉鋼,和社員們一起冒著凜冽的寒風泡在河里淘洗鐵沙。這一年,國強公社糧食超購了100多萬斤,鋼鐵產量也超鄰近公社的一倍,獲得鋼糧雙豐收的成績。到了推廣密植并丘,陳天才便開始冷靜思考,對這些做法提出疑問。到后來“大辦工廠”“車子化”,浮夸風愈刮愈烈,甚至停車讓路,放棄秋收,直至擴建煉鋼爐時,陳天才則從抵觸到堅決反對。
1959年12月,福建省委書記江一真同志到平和調查情況,聽取縣委匯報后,特地找陳天才說:“天才,你是本地人,了解情況,有什么第一手材料,向我說一說。”陳天才實事求是地向江一真報告了群眾對瞎指揮和浮夸風的不滿情緒。江一真同志返省后,把在平和等地調查的情況向省委做了報告。不久,開展反右傾運動,省里召開批判“江魏集團”大會,縣委書記都參加了,會上,有人指責江一真向省委反映的群眾意見是反黨言論,追問他是從哪里聽來的。在會場氣氛十分緊張時,陳天才毅然站起來,證明江一真的那些言論是轉述群眾對瞎指揮的批評,并不是江一真自己的言論,并說明是他向江一真同志反映的。頓時,大會批判的矛頭一下子轉向陳天才。事后,陳天才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被批斗了20多天。
陳天才對黨、對人民的解放事業具有無限忠誠和無私無畏的精神,具有高大的人格魅力。他正是用這種涵蓋著信念、意志、品質和風范的人格魅力,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激勵他們用手中的火炬點燃了閩南革命斗爭的熊熊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