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旺華,劉建新 *,周小青 ,謝 靜
(1.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精品課程,中醫診斷學教學團隊,中醫診斷學實驗室,病理生理實驗室,中醫病癥實驗室;2.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3.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7)
輔助性T淋巴細胞亞群Th1/Th2平衡影響細胞因子網絡的平衡,與許多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有密切的關系。溫病的發展存在衛氣營血的傳變規律,從Th1/Th2漂移變化與溫病衛氣營血動態傳變兩種動態變化尋找中西醫結合的契合點,研究溫病衛氣營血證本質及其傳變機制尚未見報道。本文從Th1/Th2細胞因子水平研究溫病衛氣營血證本質,報道如下。
病例來源于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西醫疾病診斷標準參照《現代臨床醫學診斷標準叢書·內科疾病診斷標準》[1],傳染性疾病參照《實用內科學》[2]。中醫辨證標準參照《現代中醫臨床診斷學》[3]及《溫病學》[4]。凡符合流行性感冒、肺炎、胸膜炎、腦膜炎、腹膜炎、流行性出血熱、鉤體病、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白血病西醫診斷及辨證屬衛分證、氣分證、營分證者為納入標準。凡不符合以上西醫診斷或中醫辨證不屬衛分證、氣分證或營分證者,合并有慢性心、腦、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嚴重器質性病變者,不納入。所有患者治療前1個月未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共收集符合條件的病例50例。
根據病情進行中醫衛氣營血辨證,分為3組。衛分證組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34.51±24.47)歲,體質量(49.86±21.19)kg;氣分證組15例,男性 8例,女性 7例,平均年齡(30.51±22.62)歲,體質量(46.25±24.64) kg;營分證組 15例,男性 7例,女性 8例,平均年齡(37.51±27.35)歲,體質量(42.37±27.78)kg。另選擇體檢健康者16例為健康對照組,男性9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33.55±25.26)歲,體質量(45.86±24.48) kg。 各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TGL16型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湖南儀器儀表總廠),NU-6613W34超低溫冰箱 (美國NUAIR公司),550 型酶標儀(日本伯樂公司)。 IL-2、TNF-β、IFN-γ、IL-4、IL-5、IL-6、IL-10 檢測試劑盒由博士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3.1 標本采集 所有對象在入院24 h內或就診當時抽取靜脈血5 m L,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70℃冰箱凍存。
1.3.2 IL-2、TNF-β、IFN-γ、IL-4、IL-5、IL-6、IL-10 測定方法 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前置室溫或冷水中復融,4℃ 3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測定。在492 nm處測定吸光度(A值),所有A值都應減除空白值后再行計算,繪出標準曲線,根據樣品A值求出標本中各因子濃度。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操作。
計量資料數據用“x±s”表示,用 SPSS15.0 版統計軟件統計。多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齊用LSD檢驗,方差不齊用Dunnett’s T3檢驗。
與正常組比較,衛分證組、氣分證組、營分證組IL-2、IL-6、IFN-γ 水平明顯升高 (P<0.05,P<0.01),氣分證組、營分證組 TNF-β、IL-4、IL-5、IL-6、IL-10水平顯著上升(P<0.01);與衛分證組比較,氣分證組IL-2、TNF-β、IFN-γ、IL-4、IL-5、IL-6、IL-10 水平顯著上升(P<0.05,P<0.01),營分證組 TNF-β、IL-4、IL-5、IL-6、IL-10 水平顯著上升(P<0.01);與氣分證組比較,營分證組 IL-2、TNF-β、IFN-γ均有下降趨勢,IFN-γ 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 而IL-4、IL-6、IL-10 繼續上升(P<0.05,P<0.01)。 見表 1~2。
表 1 衛、氣、營各階段 IL-2、TNF-β、IFN-γ 表達的比較(ng/L,x±s)
表 2 衛、氣、營各階段 IL-4、IL-5、IL-6、IL-10 表達的比較(ng/L,x±s)
溫病是感受六氣中的溫熱病邪,包括自然界“癘氣”、“毒氣”等特異病邪所引起的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各種急性外感熱性疾病[5]。多因溫邪從口鼻而入,侵入人體,在機體抵抗力低下的情況下,加上氣候變化、寒溫失常,如暖冬、寒春等“非其時而有其氣”的原因,復因起居不慎、飲食不節等會增加人體患病的機會。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抗生素的不斷升級換代,一些已經得到控制的傳染病有卷土重來之勢,新的傳染病種亦不斷出現,埃博拉病、變異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SARS)冠狀病毒、人禽流感等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健康。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性反應綜合癥(SIRS),盡管臨床應用大劑量有效抗生素治療,細菌被殺滅,血培養轉陰,然而病情卻繼續惡化。在過度的炎癥反應中,炎性介質的釋放是呈瀑布樣反應進行的,機體可能開始處于一種免疫激活狀態,隨著病情發展,可能進入免疫抑制狀態,促炎/抗炎介質失衡所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相當于中醫營分證或血分證的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或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MSOF)[6]。
1991 年 Romagnani[7]發現人類 CD4+T 細胞按CK產生的模式和生物功能可分為Th1/Th2兩種不同的亞群。輔助性T淋巴細胞(Th)亞群Th1/Th2平衡影響細胞因子(cytokine,CK)網絡的平衡,與許多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轉歸有密切的關系。正常情況下,Th1/Th2以相互拮抗的方式調節著機體免疫應答的平衡,Th1/Th2兩者的平衡實際上反映了促炎和抗炎的平衡。Th1/Th2平衡失調并向Th1或Th2狀態轉化的趨勢稱為Th1/Th2的漂移,Th1/Th2漂移方向可反映SIRS(全身炎性反應綜合癥)-CARS(代償性抗炎反應綜合征)的失衡方向及程度。
Thl與Th2兩種不同類型細胞由共同的前體細胞分化而來,并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彼此進行相互交叉調節,相互抑制,以維持機體平衡。人類Th1細胞主要產生 IL-2、TNF-β、IFN-γ 等,稱為 Th1 型 CK,以促炎CK為主,其中又以IFN-γ為代表;Th2細胞主要產生 IL-4、IL-5、IL-6、IL-10 等, 稱為 Th2 型CK,以抗炎 CK 為主,其中以 IL-4 為代表[8-9]。IFN-γ和IL-4是一對互相拮抗的CK,被視為是Th1和Th2細胞的特征性CK[10]。反過來,細胞因子又能促進相應的輔助T細胞分化。
本實驗結果表明,衛、氣、營三階段Th1細胞因子 IL-2、IFN-γ 均較正常組升高,提示衛、氣、營三階段機體Th1活化,分泌大量促細胞因子。氣、營階段 Th2 細胞因子 IL-4、IL-5、IL-6 均較正常組升高,提示氣、營階段機體Th2活化,分泌大量抑炎細胞因子。 Th1類細胞因子 IL-2、TNF-β、IFN-γ 隨著衛氣營階段的變化出現先升高后降低趨勢,在衛分證階段就開始升高,由衛分,到氣分逐漸升高,但進入營分之后開始有下降趨勢。Th2類細胞因子IL-4、IL-5衛分證時沒有顯示升高,氣分和營分階段則呈持續上升趨勢。在衛分證時,Th1類細胞因子就有升高,提示Th1類細胞因子啟動較早,可能與衛分證時機體正氣抗邪有關,Th2類細胞因子此時沒有升高,啟動較慢,可能有利于機體抗邪;氣分證時,Th1類細胞因子、Th2類細胞因子都顯著升高,促炎抑炎對抗達白熱化,與此階段邪正抗爭劇烈有關;到營分證階段時,Th1類細胞因子開始下降,Th2類細胞因子則繼續上升,提示此階段Th2類抗炎細胞因子占據上風,抑制了Th1類促炎細胞因子升高,不利于驅邪外出,可能與營分證營陰傷有關。
[1]貝政平.現代臨床醫學診斷標準叢書·內科疾病診斷標準[S].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 [M].第1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3]朱文鋒,何清湖.現代中醫臨床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 356, 357, 1109, 1112, 1122
[4] 彭勝權.溫病學[M].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23-24.
[5]李銀平.預防禽流感中西醫結合是出路[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5,12(6): 329-330
[6]程方平,劉松林,李云海,等.甘露消毒丹對溫病濕熱證大鼠SIgA、TNF-α、IL-1β 調控的實驗研究[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7, 20(14):1232-1233,1236
[7] Romagnani S.Human TH1 and TH2 subsets: doubt no more[J].Immunol Today.1991,12(8):256-257.
[8] Kidd P.Th1/Th2 balance: the hypothesis, its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and disease.[J].Altern Med Rev,2005,8(3):223-246.
[9] 施維,張勁農.Th1/Th2 炎癥極化與肺氣腫和肺纖維化[J].國際呼吸雜志,2007,27(7):551-553.
[10]楊暉,劉偉,賀芹.支氣管哮喘患者Th亞群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變化[J].山東醫藥.2003, 43(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