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從強化中央巡視組反腐制度,到清理會員卡及“會所腐敗”,中紀委新任書記王岐山的履新“三把火”引人注目。清潔自身隊伍之舉大有“革自己命”的勇氣,引發的是公眾對其新制度反腐戰略大幕待啟的猜想與期待。
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同樣期待這位中紀委新掌門不負眾望。通過兩次對話,他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對王岐山下一步反腐的制度設計與戰略安排做了詳細解讀,整體而言,可以用大刀闊斧的“破”與時不我待的“立”來簡單概括。要破的無疑是漸趨固化的利益格局,要立的則是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及立竿見影的奏效制度。
反觀現實,一切卻并不那么容易。正是因此,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出“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之慨嘆。無疑,過于集中卻又缺乏監督的權力是反腐途中最敏感而又最需要被觸及的利益。
所以,頂層設計之要在于有效的權力制約。實現起來無外三點:其一,公正的司法制度;其二,科學有效的第三方監督,比如,新聞自由、公民參與等;其三,自我監督。第三點實現起來不能寄望于道德說教,而需要在現實有效制度條件影響下形成的行為自覺。
實現起來任重道遠,但是形勢迫在眉睫。因此,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改革的執行力亟待加強,不管是李永忠的“人才說”“特區說”,還是坊間呼吁已久的單項財產申報制度,抑或是效仿香港廉政公署之建議,都不妨先探索其深髓,大膽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