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爾·索拉納
大部分歐洲政治領袖都希望歐盟能走出當前危機,變得更強壯、更統一。但自從危機開始以來,大部分歐盟國家所采取的經濟政策讓歐洲的一體化策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讓業已取得深層次整合的歐洲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中。
經濟危機的爆發已經五年了,反歐政治在許多歐盟國家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法國、英國、意大利、奧地利、荷蘭、芬蘭、希臘、葡萄牙甚至德國都是如此。日漸增加的對制度的不滿,成為歐洲隨處可見的后果嚴重的現實,也已經成為一種破壞性極強的力量。克服歐洲生存危機、順應民眾的變革需求的唯一可行之道,就是歐盟及歐洲各國的政治家們要直面國內反對者,面對不滿的聲音,非迂回和妥協。
歐洲首先需要打破目前所處的衰退、失業和緊縮的惡性循環,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這意味著歐洲應該把經濟政策的重點放在解決增長、就業和制度創新上來。持續的緊縮政策,并不可能推進統一的政治聯盟,因為這看似是在拋棄歐洲人民。很多歐洲人認為,犧牲并不能給更好更繁榮的歐洲創造基礎,只能把他們拖入致命的混亂中來。
面對如今席卷整個歐洲大陸的危險的民粹主義海嘯,歐洲領導人不能再以消極的態度來面對目前的狀況了,當然,大家都明白這一點。他們還有時間做出反應——通過制度調整和創新,向世人展示其強大的領導力和超越短視的優先發展的策略,以改變目前的局面,但留給歐洲做出調整的時間已經不多,最后的喪鐘很快就要敲響。
明年是歐洲關鍵的一年,因為它標志著當前政治周期的結束和新政治周期的開始。今年年底將會有一個新的歐盟委員會產生,明年德國會迎來它的新政府,同時歐洲議會也開始改選。歐洲政治領袖將會在此著力。
沒人希望歐盟會因為民眾的不滿而崩潰。想要充分利用2014年的政治機會,就要從現在開始開展一種開放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推廣解釋工作。歐洲人民已經顯示了其有擔當的責任心和犧牲精神,但他們有權利知道,為什么更廣泛的就業和更高的生活水準得不到滿足。
若非如此,明年的歐洲選舉可能會帶來不幸的悖論。由于里斯本條約的結果,隨著彼時歐洲議會獲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權力,與此同時它也被指責具有被各種龐雜無關的事物所牽涉的最大的風險。如果因各成員國的情緒,選舉產生出一個分裂的議會——可能因投票率低而產生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的議會,這將導致僵局、不滿和效率低下。
這就是歐洲領導人應該利用即將到來的政治周期調整歐洲的制度設計,加強這一框架的民主合法性,從而讓歐洲能夠團結一致,應對歐元懷疑派和具體的雙邊貿易案例。如果歐洲人想要克服對放棄主權以實現政治聯盟的恐懼,那就應該在歐洲內部培養和建立一種歐洲公民的意識。
達到這一目標的要求之一是,作為歐洲驅動力的法-德軸心的復蘇。另一個前提是歐洲預算足以滿足現實需要,能夠面對各方面的挑戰。解決這些問題與解決個別國家的經濟問題一樣重要。事實上,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個問題。
制度的合法性部分來自于其效率,歐盟必須恢復其捍衛共同利益的權力,并將之與國家利益相協調。歐洲議會可以行使其權力,只要議會能真正代表民意。正如布魯金斯研究所副主席克馬爾·德爾維什最近所指出的:“如果獨立技術官僚能夠決定長期政策并設置不受民主多數派影響的目標,那么民主本身便已陷入了嚴重的問題之中。”
明年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紀念。從那時到現在,歐洲經歷了歷史上最壞的時代和最好的時代。我們應該時刻銘記這個日子的諸多象征意義,從而明白歐洲到底改變了多少——與此同時也認識到捍衛這些改變必要性。
歐盟是人類最重要的政治里程碑之一。正因如此,也為了讓歐洲從目前的困難局面中走出并變得更加強大,歐洲領導人必須堅定地認定更加一體化、綜合實力更強的歐盟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