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燕兒
分布式能源是天然氣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是變革能源發展模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浙江冬冷夏熱,采暖與制冷的需求越來越大,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變革能源發展模式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浙江供電主要以大電廠、大電網為主,供熱依靠熱電廠或燃煤(油、氣)鍋爐,制冷以電制冷為主。受氣候季節變化影響,浙江晝夜峰谷電負荷和季節性電負荷相差較大的矛盾十分突出,夏冬季節電力供給長期不足,特別是大量新增空調負荷導致迎峰度夏冬期間的電力缺口逐年拉大。分布式能源以小規模、小容量、模塊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戶附近,在發電的同時利用煙氣余熱制冷供熱,對電網削峰填谷作用十分明顯,可有效緩解浙江夏冬季節電力供給不足的矛盾。通過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有利于構建由大型電網和分布式能源系統相互支撐、互惠互利的科學合理、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體系,變革傳統的集中式供電方式,適應浙江能源需求特點,提高供能的安全穩定性。
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首先利用天然氣燃燒做功產生高品位電能,再將發電后排放的低品位熱能充分用于供熱和供冷,實現了能源梯級高效利用,節能減排效果明顯。與常規供能方式(燃煤發電、燃氣供熱和電制冷)相比,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可節能40%左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8%、氮氧化物84%,二氧化硫幾乎零排放。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集約利用天然氣資源,充分發揮其高效、環保的優勢,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和任務的重要措施之一。
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提高天然氣利用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為加快推廣天然氣利用,浙江將加快實施煤改氣和油改氣工程,有條件的用戶和區域采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可以充分發揮天然氣高效、環保的優勢,優質能源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因此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是提高浙江天然氣利用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浙江冬冷夏熱,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與制冷的需求越來越大,一般公建設施冬夏季約有6個月需要制熱或制冷,賓館、醫院和商場等需要的時間更長。同時,浙江三大產業帶發展規劃的實施和產業集聚區建設,為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開發區(園區)等產業平臺以及規劃建設的新城、城市綜合體等城市化發展平臺的用能特點是以空調的冷熱負荷為主,伴有部分蒸汽和熱水負荷,是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對象。浙江中小規模的印染、紡織、化工等企業常年需要供熱,且負荷穩定,也適合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此外,浙江大多數海島電網尚未覆蓋,利用天然氣結合當地風能、太陽能、海洋能、地源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分布式能源系統解決海島及區域供能,從技術、經濟、環境、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都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因此浙江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從國內的實際發展情況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
一是系統集成經驗不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系統配置要求很高,在冷熱電負荷匹配的情況下,才能實現能源高效利用和較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系統集成技術方面缺乏經驗,也沒有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處于探索階段,系統集成技術有待提高。
二是政策體制有待完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需要借助公共電網來吸收余電或補充缺電,以確保系統供能的高效和安全性,去年國家電網出臺了有關政策解決分布式能源并網問題,但富余電量上網問題還沒有真正落實,系統不能按照“發電自發自用、不足網補、多余上網”的模式運行,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系統運行調度的靈活性,并影響系統能效和經濟效益。氣價和上網電價也是影響系統經濟效益,以及用戶、供氣商和電力公司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國家尚未出臺有關政策,需要抓緊理順和完善并網、上網、供氣、價格等有關政策體制。
三是關鍵設備依賴進口。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的關鍵設備包括發電和余熱利用設備。國內余熱利用技術已較成熟,但發電設備生產技術與國際水平差距懸殊,國內現有項目的發電設備基本依賴進口,投資大,僅發電機組高達5000元/千瓦,維護成本很高。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浙江乃至全國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技術、政策、規范、裝備以及配套服務等方面基礎薄弱。為促進浙江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健康、有序、快速發展,筆者就現階段有關工作及對策措施提出如下建議:
抓緊編制規劃,加強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的銜接。浙江即將出臺《浙江省天然氣利用規劃》;各市縣也在編制和報批《天然氣綜合利用規劃》和區域煤改氣方案,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和利用方式之一。分布式能源系統是一種重要的能源基礎設施,特別是區域分布式能源系統以集中能源站形式向周邊一定區域集中供冷供熱供電,區域規劃中應考慮分布式能源系統設施建設,并將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納入區域電網、氣網和熱網規劃。建議省、市縣抓緊編制《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規劃》,并納入當地城鄉發展、土地利用、電網和氣網發展規劃,確保分布式能源項目能夠順利落地建設。

加快出臺政策,充分發揮經濟和行政支持引導作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包括節能減排、對電網和城市氣網削峰填谷作用等。但項目規模較小、初始投資較大、運行管理成本和要求較高。應出臺系列支持政策,鼓勵用戶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統,鼓勵各種主體參與投資。總體建議,一是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凡列入規劃的項目可以由市縣發改部門核準和驗收。二是享受優惠氣價--專門確定分布式能源的分類、分時段氣價,經省能源主管部門認定為分布式能源系統的項目可享受優惠氣價,并單列氣量指標。三是多余電量上網——享受天然氣熱電聯產上網電價。四是享受投資補貼和貼息貸款,分布式能源系統可享受當地政府實施煤改氣的相關優惠和補貼政策,同時給予該類項目一定比例或額度的新技術利用補貼和銀行貼息貸款,對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實行差異化補貼,推動主要設備國產化。五是享受稅收優惠,包括通過合同能源管理實施且符合《關于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0號)要求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可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建立協調機制,積極推動項目建設和政策落實。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項目規模小、數量多、政策制度基礎弱等特點。項目的建設和運行、有關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等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共同推進,由發改(能源)部門牽頭負責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規劃、項目審批、項目認定、氣量指標及綜合協調;財政部門主要牽頭負責制定投資補貼、稅收優惠、貼息貸款等財政政策,以及申請申報程序和條件等;建設(規劃)部門主要牽頭負責城市區域規劃、氣網規劃等的協調,以及根據建筑節能制定對建筑物安裝使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強制規定和規范要求;環保部門主要制定出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污染物減排量交易辦法和政策等;物價部門主要牽頭負責制定氣價和上網電價等;電網企業主要是做好系統并網服務,制定有關標準和規范,根據分布式能源的特點簡化程序、降低造價成本。
建立相關制度和標準,規范項目建設和管理。制定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的認定標準、辦法、程序。省發改(能源)部門組織成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參與標準的制定、分布式能源系統的認定、以及項目的評審等。為推動一些用戶使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建議政府投資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行政中心等具備使用條件的,要優先使用分布式能源;規定市、縣在制定煤改氣方案時,要充分論證利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可行性,對合適的用戶和區域要盡可能采用分布式能源,提高煤改氣的能源環境效益。
加快推進一批示范項目建設,促進規模化發展。組織、選擇一批負荷特征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的典型項目作為示范,示范項目可享受燃氣電廠氣價和申請政府財政補貼,電網企業優先為該類示范項目提供上網和接入技術支持。通過示范項目探索適合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的商業運作模式。
抓住發展先機,積極推動產業化發展。隨著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對發電裝備的需求很大,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建議抓住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先機,推動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發展創新,加強核心技術研究,鼓勵引導企業通過技術引進、合資、合作等形式,加快提升生產技術水平,促進裝備國產化或本地化生產。加強專業化人才培訓和國際交流,完善投資管理、維護服務等專業化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