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枝煌
為實現自由貿易區的應有效應,必須重新而全面地認識“為什么要開辟自由貿易區、如何發展自由貿易區、達成何種目標”等核心問題
自由貿易區是由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約方所形成的區域,成員方必須相互取消90%以上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消除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準入限制。自由貿易協定內容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還涉及服務貿易、投資、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化等更多領域的相互承諾。近些年來,正是看到了自由貿易區在某種程度上比WTO更加自由開放,更適合于推進貿易便利化和經濟大融合,各國紛紛在堅持WTO機制的同時,努力同潛在的合作伙伴建立自由貿易區。自2004年起,我國開始布局自由貿易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沒有充分發揮其潛在的核心價值作用。為實現自由貿易區的應有效應,必須重新而全面地認識“為什么要開辟自由貿易區、如何發展自由貿易區、達成何種目標”等核心問題。
一是以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為參照系。從國家關系上看,中國與巴基斯坦是全天候的朋友;從經貿關系上看,中國與巴基斯坦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互利互惠。中巴兩國不斷推進自貿區建設,雙方簽訂的《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定》是迄今兩國各自對外國開放程度最高、內容最為全面的自貿區服務貿易協定,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等內容?!吨邪妥再Q區服務貿易協定》這一范本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均可參考的。
二是以大中華自由經貿區為橋頭堡。第一步,建立祖國大陸、香港、澳門自由貿易區;第二步,建立祖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自由貿易區。如果兩岸四地之間的貿易往來、資金流通、人力流動、科技交流合作更加頻繁,必將成為亞太地區一個快速發展的區域,一個重要的次區域經濟圈,同時也必將吸引其他國家加速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合作開辟更大的自由貿易區,推進東亞經濟一體化。
三是以中俄、中德、中國-巴西自由貿易區為新突破。就目前形勢看,中國與美國建立自由貿易區尚不可能,與日本建立自由貿易區近期也不可能。因此,應把重點放在中國-非洲、中國-拉丁美洲、中國-南美洲、中國-歐盟、中國-俄羅斯自由貿易區,特別是以中德為突破口,建立中國-歐盟自由貿易區;以中國-巴西為突破口,建立中國-南美洲自由貿易區;最終建立起一個以中國、俄羅斯、德國、巴西為主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CRGB)。
四是以境外經貿合作區或自由貿易園區建設為抓手。世界經濟是普遍聯系的,通過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將保稅區、海關特殊監管區提升為自由貿易園區,做好非WTO時代的前瞻部署,將有力提升全球治理能力。
五是以剩余外匯為援助、投資、合作、促貿戰略建立基金。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高度集中于政府,受匯率波動影響時常面臨貶值風險。應該在合理規劃外匯儲備幣種、比例、額度的基礎上,利用剩余外匯培育自己的全球公司,并進行科學援助、投資、促貿和經濟技術合作工作,推進受援國與我國建設自由貿易區。

六是以法律制度建設為準繩。自由貿易區建設需要健全的立法、執法、司法機制的保障。“減法”是做好舊制度清理,應盡快改善與自由貿易區協議不相符的政策環境,清理與世貿組織原則、自由貿易區協議不相符或相抵觸的相關法規政策,盡快將我國根據自由貿易區協議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轉化為國內法規。“加法”就是做好新制度建設,堅持合憲性原則、屬地管轄原則、立法統一原則與國際慣例接軌原則,先進行中央層面的立法,然后完善地方立法,最終形成有關自由貿易區的法律、法規、規章等協調配合的法律體系?!靶抻啞本褪亲龊弥贫妊a充完善,完善《對外貿易法》,增加自由貿易區相關章節;要完善對外投資立法,制定《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法》、《海外投資企業所得稅法》、《海外投資公司法》、《海外投資保險法》、《對外援助法》等,最終建立起完善而高效的中國特色對外投資法律體系;要完善應對國外反傾銷、反補貼的立法,在統一《對外貿易法》、《反傾銷條例》及《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與裁決決定》中的有關條款的基礎上,建立覆蓋全面的貿易救濟法律體系。
濟危機全球蔓延,西方主要貿易伙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自由貿易區伙伴有望成為我國新的出口市場和新的投資目的地。中國完全可以借發展自由貿易區,不斷拓寬經濟發展空間,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形成戰略擠壓的不利態勢,搭好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橋梁。特別是通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推進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擴大國際服務外包、引進國際資金和管理技術、加快走出去投資、提升國際工程承包,加大對外經濟合作力度。
目前全球生產、貿易、投資、消費國際化趨勢依然不可逆轉,我國應加快自由貿易區談判,大力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費用,促進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建立全球貿易新格局,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