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林 (四川省劍閣縣人民醫院,四川 廣元 628317)
腸易激綜合征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該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仍不明確,有研究表明該疾病的發生可能與腸道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感染、神經-內分泌、遺傳、飲食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在世界各國該疾病的患病率相差較大,流行率大約為10% ~15%[1],其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該疾病的治療方法較多,目前臨床醫生常采用經驗性藥物治療以改善癥狀,但該疾病極易復發,難以治愈,且多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了極大的影響[2]。有學者認為,該疾病與患者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緊密相關,所以本研究就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常用療法聯合心理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來本院就診,臨床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選擇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86例,其中男∶女為42∶44,年齡39.34~69.16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選標準:①患者智力正常,無精神類疾病;②能夠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③對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了解并同意配合,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有詳細的聯系方式,能夠及時復診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依據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不同分為A、B兩組,每組43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所有研究對象86例分為A、B兩組,每組43例,A組患者選擇接受醫師的治療方案:馬來酸曲美布汀加積術寬中膠囊加谷維素治療腸易激綜合征;B組患者選擇接受醫師的治療方案:馬來酸曲美布汀加積術寬中膠囊加谷維素加心理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其中心理療法包括:①認為認知療法,該療法強調認知活動在心理問題發生和轉歸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藥物治療過程中同時采用認為認知療法技術,可通過患者的行為、情緒這些外在表現進一步分析患者的思維活動及應對策略,Lackner等認為認知療法可以明顯降低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邊緣系統活動,緩解消化道癥狀,緩解焦慮精神狀態[3]。Ljótsson等通過對61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一年多的指導治療和評估,證實此方法可有效緩解腸易激綜合征的癥狀[4];②催眠療法,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患者的意識范圍變得非常狹窄或是借用暗示性的語言從而消除患者病理和心理甚至是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2007年英國胃腸病學會腸易激綜合征指南推薦催眠療法用于常規治療效果不佳及無嚴重精神心理疾病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5];Simrén等給予腸易激綜合征 患者每周1 h的催眠治療,持續12周,患者結腸敏感性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且心理狀態和腸易激綜合征癥狀也有所改善,以上研究都進一步證實了此種方法的有效性[6]。觀察記錄A、B兩組患者的治愈率情況,待分析。
1.3 療效標準:①顯效:腹痛和腹部不適消失,排便正常,自覺癥狀不明顯;②有效:腹痛和腹部不適有所緩解,排便趨于正常,自覺癥狀明顯減輕;③無效:治療前后病變無改善,自覺癥狀無改善或較前加重。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醫學統計軟件SPSS13.0對本研究中的A、B兩組采用不同方法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患者其最終的治愈率進行統計學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愈率情況:A、B兩組按不同方法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的治愈率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愈率情況
由表1可知,統計學χ2檢驗A、B兩組采用不同方法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治愈率情況,結果顯示:B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A組患者的治愈率,A、B兩組患者之間的治愈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提示B組治療方案即馬來酸曲美布汀、積術寬中膠囊、谷維素聯合心理療法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所得到的臨床療效更好一些。
IBS是臨床常見的腸道疾病,約占消化內科門診的30%,以老年患者居多[7]。因為IBS的發病因素較多,而且沒有確切的病因,所以臨床常采用單一的藥物療法而忽略心理療法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40% ~94%的lBS患者有精神心理障礙,以抑郁為主,其次是焦慮和軀體化等癥狀。因此,藥物治療聯合心理療法就十分必要。
本研究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心理療法,結果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進一步說明了心理療法在腸易激綜合征中的重要性,因此,應用馬來酸曲美布汀、積術寬中膠囊、谷維素聯合心理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Drossman DA,Camileri M,Mayer EA,et al.AGA technicalreview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Gastroenterology,2002,123(6):2108.
[2] Tillisch K,Mayer EA,Labus JS.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 identifies brain regions activated during rectal distens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Gastroenterology,2011,140(1):91.
[3] Lackner JM,Lou Coad M,Mertz HR,et al.Cognitive therapy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limbic activity,GI symptoms,and anxiety[J].Behav Res Ther,2006,44(5):621.
[4] Ljótsson B,Andersson G,Andersson E,et al.Acceptability,effectiveness,and cost-effective of internet-based exposure treatment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a clinical sampl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Gastroenterol,2011,11:110.
[5] Spiller R,Aziz Q,Emmanuel A,et al.Guidelines o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mechanisms and practical management[J].Gut,2007,56(12):1770.
[6] Simrén M,Ringstr?m G,Bj?rnsson ES,et al.Treatment with hypnotherapy reduces the Sensory and motor component of the gastrocolonic response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Psychosom Med,2004,66(2):233.
[7] 陳葉青,周國華,周紅宇,等.文拉法辛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及雙歧三聯活菌治療難治性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 中國全科醫學,2011,14(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