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宏 (山西省大同市五醫院放射科,山西 大同 037006)
乳腺黏液腺癌,或稱乳腺膠樣癌(MGC),是一種較少見的、特殊類型的浸潤性乳腺癌,停經后婦女多見,發病年齡較大,不同地區之間在發病年齡上可能存在差異,現在40~50歲之間也有發生。病程較長,通常表現為膨脹性生長,生長緩慢并且體積較大。浸潤性不強 ,容易被誤認為是良性病變,轉移比較少見,愈后明顯好于其他類型的乳腺浸潤癌[1]。現就臨床上遇到的一些乳腺黏液腺癌病例的影像學特征和臨床表現對照進行分析,結合臨床提高診斷準確率。
1.1 一般資料:本組乳腺黏液腺癌共26例。60歲以上18例,多為偏遠山區農民,病史多在10年左右,腫塊逐漸緩慢長大;初期除觸摸乳房有約核桃大小腫物外,無其他不適。40~50歲8例,病史在2~5年之間,無意中發現約蠶豆大小腫塊,無壓痛,無其他惡性征象。乳腺無痛性大腫塊17例,病程一般都較長,突出皮面,局部皮膚無紅腫,觸之可及一質硬腫物,邊界清,與皮膚粘連,腋窩未觸及腫大淋巴結,影像學特征更趨向良性表現。無壓痛小腫塊9例,最小的約1 mm×0.5 cm,病程相對較短些;腫塊較小、質硬、無壓痛、邊界清,活動度好,影像學特征有分葉,密度不均,邊緣相對清楚;有乳頭溢液2例。所有病例全部進行乳腺鉬靶和彩超檢查,15例診斷為良性占位病變,5例診斷為乳腺纖維瘤,6例診斷為乳腺葉狀囊肉瘤。手術后病理診斷均為乳腺黏液腺癌。
1.2 檢測方法:用德國PHILIPS的規格型號為MammoDiag-nost乳腺鉬靶數字乳腺機,進行內外斜位和頭尾軸位攝片。用型號為PHILIPS-IU22彩超機檢查,獲得的影像資料,結合手術后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影像檢查的臨床診斷價值及意義。
X線表現:乳腺鉬靶片表現為一側乳腺增大,病變側皮膚可增厚,乳頭無凹陷,單純型乳腺黏液腺癌患側乳腺內可見圓形、卵圓形和分葉狀較大腫塊,密度較均勻,邊緣清楚,腋前未見淋巴結顯影。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患側乳腺內可見較規則相對較小的腫塊,密度一般不均勻,邊緣尚清楚,也可毛糙,未見腋前淋巴結。圖1中所見為62歲女性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左側乳腺X線鉬靶表現。病理證實為乳腺黏液腺癌。

圖1 黏液腺癌患者左側乳腺X線鉬靶表現

圖2 黏液腺癌患者彩超圖片
彩超:單純型乳腺黏液腺癌可見乳腺內低回聲團塊,內部回聲均勻,有包膜、邊界清楚、形態規則。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表現低回聲結節,內部回聲欠均勻,邊緣毛糙,邊界尚清,可有分葉狀。圖2為74歲女性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彩超圖片。病理證實為乳腺黏液腺癌。
X射線鉬靶檢查在對單純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診斷方面有很重要的價值,具有特征性,并且比較經濟。尤其對于病變分葉征和腺體分型方面,X射線鉬靶檢查更直觀、更明顯。就病變密度觀察,彩超具有一定的優勢。而病變大小、邊緣的顯示,影像學各種檢查相差不大。
乳腺黏液腺癌較為少見,特征是分泌大量的黏液。侵襲力相對較弱,擴散慢,病程長,膨脹性生長,轉移率低。Cheatle認為乳腺黏液腺癌生物學行為低度惡性。多數學者認為乳腺黏液腺癌是癌細胞變性壞死產生的黏液。組織學特點是腫瘤細胞聚集在一起,全部被黏蛋白包圍,而且被纖維分隔開,壞死少見。周圍乳腺組織內可以有低核級篩狀型DCIS[2]。乳腺黏液腺癌愈后比其他型乳腺浸潤癌好些。單純黏液腺癌呈圓形或卵圓形腫塊,密度均勻,邊界清楚,血供一般正常,淋巴轉移少見,病程長;臨床表現:發病期無疼痛,腫塊生長較緩慢,除腫塊外,無其他不適;影像學表現:X線鉬靶表現,最常見為小分葉狀,邊緣明顯的腫塊,未見鈣化,邊界清楚、形態規則,密度相對均勻,彩超,低回聲團塊,內部回聲均勻,邊緣清楚,容易被誤診為纖維腺瘤;各種影像學檢查特征相差不多,能夠互相印證。混合型黏液腺癌,以黏液為主要成分;一般為圓形或分葉狀腫塊,密度不均,邊界不清,可有小點狀鈣化,腫塊有的較小,有的較大,血供較豐富,淋巴轉移較單純型多見,病程較單純型短些。臨床表現擠壓有疼痛,少數可有乳頭凹陷、乳頭溢液,以及皮膚增厚等表現;影像學表現:X線鉬靶表現,浸潤性生長,一般腫塊邊緣比較毛糙,邊界尚清楚,與乳腺導管可有聯系,彩超表現為低回聲結節,內部回聲不均,邊緣毛糙。鑒別診斷:①乳腺纖維腺瘤,在臨床上常見于年輕婦女,腫塊生長緩慢,質硬,表面光滑清楚,活動度好,在乳腺鉬靶片上,腫塊邊緣大多清楚,可有線樣暈征,密度較均勻,周圍腺體受到腫塊推壓,腫塊內可有較特征的“爆米花樣”鈣化。②乳腺葉狀囊肉瘤,又稱為巨纖維腺瘤,影像學表現為可有大分葉的單純腫塊,邊界一般比較清晰,密度不均勻,病史較長,年齡較輕,多為良性,也可發生惡變。③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見于中年女性,特點是乳房脹痛,腫塊可呈周期性,與月經周期有關,腫塊或局部乳腺增厚,與周圍乳腺組織分界不明顯。而乳腺黏液腺癌則沒有對周邊腺體推移擠壓,未見線樣暈征。單純型乳腺黏液腺癌比混合型淋巴結轉移率明顯低,術后效果好,生存的年限長。在臨床工作中遇到這一類病例,常規先做乳腺彩超和X線鉬靶檢查,在表現為良性病變的時候,根據病史、年齡以及與周圍乳腺組織的關系,考慮是否可能是黏液腺癌。乳腺鉬靶X線表現對典型的乳腺黏液腺癌有一些特征表現,結合臨床可以診斷。對一些不典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X線表現極易被誤診為良性腫瘤,特別是易被誤診為纖維腺瘤。總之,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遇到一些表現為良性病變影像的患者,結合其年齡和臨床表現,以及其影像學特征,特別是沒有對周圍乳腺腺體擠壓的特點,首先考慮是否是乳腺黏液腺癌。因此,需要認真注意鑒別,盡最大努力爭取為患者提高比較正確的診斷。
[1] 吳祥德,董守義.乳腺疾病診治[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69-370.
[2] Gilda Carde·osa.乳腺影像診斷手冊[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