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濤,張景順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
冷竹關水電站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為大渡河一級支流瓦斯河干流梯級開發的最末一級引水式電站。電站由首部樞紐、引水建筑物和廠區樞紐三大部分組成,電站以發電為單一目標,總裝機容量18萬kW,水庫總庫容5048 m3,具日調節性能。
廠區后邊坡總體為一凹槽匯水地形。主要土層由黃草坪堆積體、地滑堆積、碎屑流堆積、崩坡積堆積組成。天然狀態下邊坡整體基本穩定。據當地老百姓反映,地滑堆積前緣存在拉裂縫,有變形跡象。電站修建時對該邊坡以清理、引排水、疏導、攔擋、種植樹木等為原則采取了相應的工程處理措施,電站建成10年來,邊坡經受住了暴雨、影響烈度為Ⅵ度以下地震的考驗,運行情況良好。
廠區后邊坡主要變形破壞形式為滑坡、崩塌、碎屑流。
(1)滑坡:廠區后邊坡土體主要為圓弧型滑坡,在土體內部沿圓弧面滑動,另外,還可沿基覆面滑動,在地滑堆積體內沿古滑面滑動,甚至在昔格達組土層中沿兩組張性裂隙面交棱線滑動。
(2)崩塌:廠區后邊坡土體中在地形陡峻處易產生崩塌破壞,如早更新世冰磧堆積含孤塊碎石土中及黃草坪沖溝后緣與兩側。
(3)碎屑流:雨季時黃草坪沖溝內的洪水沖刷溝床及溝壁,發生崩塌及滑坡,失穩物質與溝水混合形成碎屑流順溝而下,堆積于下部斜坡上。
冷竹關水電站廠區后邊坡不同地段變形破壞模式各不相同,主要受斜坡地形地貌、物質結構組成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等因素制約。根據制約因素以及斜坡變形破壞模式,將廠房后邊坡分成了5個區并分別進行論述(圖1)。

圖1 三維掃描全貌及分區示意圖
廠房后邊坡總體屬環境邊坡范疇,而目前對環境邊坡尚無定量標準。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標準《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滑坡穩定狀態應根據滑坡穩定系數按表1確定。
本次土體分析評價采用瑞典圓弧法、簡化畢肖普法、傳遞系數法等圓弧滑面分析法及Spencen、M-P(摩根斯坦)法等非圓弧滑面分析法。以上5種方法均采用極限平衡分析方法,分天然工況、地震工況、暴雨工況進行計算分析。對危石、危巖體、孤石等按穩定性評價標準以定性評價為主。下面對該后邊坡分別進行評價。

表1 滑坡穩定狀態劃分表
3.2.1 Ⅰ區(地滑堆積區)
根據計算成果,滑坡體天然狀態下的穩定系數K=1.08>1.05,處于基本穩定狀態。暴雨工況下略大于1,滑體處于臨界穩定狀態。地震工況下K=0.954>0.95,滑體處于局部失穩狀態,這時其前緣會出現裂縫及小滑塌,邊坡整體滑動可能性不大,應加強監測。以上結論與現狀一致。
3.2.2 Ⅱ區(早更新世冰磧堆積區)
該區為早更新世冰磧含孤石塊碎石土,目前整體基本穩定。天然狀況下,平均穩定系數為1.052 >1.05,邊坡處于基本穩定狀態;暴雨工況下,平均穩定系數為1.003 >1,但小于 1.05,處于臨界穩定狀態;地震工況下,平均穩定系數為0.942 <0.95,處于局部失穩狀態,這時前緣出現張裂縫,產生一定的坍塌和崩滑。
3.2.3 Ⅲ區(黃草坪沖溝及其兩壁)
溝后緣及右壁高陡,天然狀態下易產生零星崩塌,暴雨時將產生一定規模的崩滑。該區前緣局部地形較陡且多產生張性裂隙,雨季及地震時易產生崩塌及順裂隙面滑動,從而導致后緣一定范圍產生牽引式滑坡。計算成果表明該區前緣、沖溝右壁及其后緣穩定系數偏低,在暴雨、尤其在地震工況下邊坡處于失穩狀態,易產生較大或一定規模的塌滑,嚴重危及GIS樓及控制室的安全。據計算成果,推定了地震及暴雨工況下的塌滑范圍。
3.2.4 Ⅳ區(碎屑流堆積區)
據活動性分成兩個區:Ⅳ-1區,屬于變形失穩區,每年雨季都會產生一些小型滑塌堆積到公路上,常年受溝水浸泡、沖刷,土體處于飽和狀態,加之坡度較陡,目前土體仍在蠕滑變形。Ⅳ-2區未發生明顯的變形失穩,屬相對穩定區,但不排除在中強地震或暴雨工況下產生失穩的可能性。
計算成果表明:Ⅳ-1區天然狀態下K=0.992,接近于1,處于臨界穩定狀態;地震工況下K=0.877<1,將會產生失穩。Ⅳ-2區發生破壞時易沿基覆面發生滑動。其天然狀態下K=1.036,接近于1.05。綜合現狀調查后分析認為邊坡處于基本穩定狀態。暴雨工況時K=0.987,接近于1,綜合現狀調查后分析認為處于臨界穩定狀態。地震工況下K=0.912<1,坡體局部將會產生失穩。
3.2.5 Ⅴ區(早更新世冰磧堆積以上黃草坪堆積體)
該區前緣即1740~1900m高程為陡坡段,坡度35°~45°,多為耕地,黃草坪村及其后山一帶地形坡度為15°~25°,邊坡未有發生大的變形破壞的跡象,該區邊坡整體基本穩定。
根據計算成果,綜合現狀調查后分析認為:天然狀況下穩定系數 K=1.07>1.05,邊坡整體處于穩定狀態;暴雨工況下穩定系數K=1.025>1,處于基本穩定狀態;地震工況下K=0.95,處于臨界穩定狀態。
通過此次現場調查和室內穩定分析,把該邊坡按環境邊坡的穩定性評價標準進行了分區,針對每個區可能出現的邊坡失穩情況,建議業主采取相宜的工程處理措施進行處理,以免對工程運行產生破壞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