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世娟 王金霞 杜連平 羅明英 陳海蓮
(青海阿如拉藏醫藥研究開發有限公司,青海 西寧 810003)
公元18世紀,著名藏醫學家鄔堅太曲以自已多年的行醫臨床和實踐經驗,根據藏藥六味、八性、十七效理論,源自于《四部醫典》中的“十味訶子散”和“二十五味冰片散”合制而成,命名為“風濕止痛丸”,專門用于治療風濕及類風濕等疑難疾病,取得實效,載入個人專著《藏醫臨床札杞》,有近300年的歷史。后來,在“風濕止痛丸”基礎上增加高原特有動物藥,對治療風濕性疾病有特殊療效的國家一類新藥材塞隆骨,制成風濕塞隆膠囊。風濕塞隆膠囊由塞隆骨、訶子、紅花、沉香、白檀香、紫檀香、白豆蔻、冰片、印度獐牙菜、木香、馬兜鈴、肉桂、巖精膏等32味藥材制成,其中有多味藥材為藏藥。具有祛風,散寒,除濕之功效。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四肢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肌膚麻木,腰膝酸軟。經過多年臨床觀察,療效確切,是治療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良方之一。
為完善本品質量標準,建立快速、穩定,準確的含量測定方法,滿足本品質量標準高要求的需要,在放棄肉桂醛含量測定控制指標的同時,經分析和預試驗,選擇了風濕塞隆膠囊處方所含草豆蔻的主要成分小豆蔻明作為含量測定指標成分并進行了方法學研究,結果該方法精密度高,重現性良好,加樣回收試驗符合要求。
Waters2487型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C18色譜柱;Millennium32色譜工作站。小豆蔻明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批號:111763-200302)甲醇為色譜純,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雙蒸水。
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WatersC18色譜柱(150mm×3.9mm);甲醇-水(65:3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46nm;柱溫為室溫;靈敏度0.1AU。結果表明小豆蔻明和樣品中其它組分可基線分離,小豆蔻明與其它色譜峰的分離度大于1.5,按小豆蔻明峰計算,理論板數約為2000。
2.2 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小豆蔻明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即得。
2.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內容物4.0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乙醇50mL,回流提取90min,放冷,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5mL,揮干溶劑,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45μm)濾過,即得。
2.3 方法學考察
2.3.1 提取方法考察:對樣品分別進行超聲處理、回流提取,結果以回流提取效果最好,可消除對所有待測組分的干擾并且含量(以小豆蔻明計)較高。結果見表1。

表1 方法學考察試驗結果(n=2)
2.3.2 測定波長的選擇: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在190nm~400nm的波長內測吸光度,結果在346nm處有最大吸收,故選此波長為測定波長。
2.3.3 線性關系的考察:精密稱取小豆蔻明對照品6.38mg,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精密吸取以上儲備液1mL,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制成含小豆蔻明對照品25.5mg·mL-1的溶液。精密吸取.3、6、9、12、15μL此對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試驗結果見表2。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樣量為橫坐標(X),繪制坐標曲線。即得。小豆蔻明在:76.5 ~382.5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形關系。回歸方程為:Y=136829X-17207,r=0.9999(n=5)。

表2 線性關系實驗結果(小豆蔻明)
2.3.4 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小豆蔻明對照品溶液10μL,重復進樣6次,測得小豆蔻明峰面積RSD為0.4%。表明儀器進樣精密度良好。
結果見表3。

表3 精密度試驗結果
2.3.5 穩定性試驗:精密吸取樣品(批號20060801)溶液10μL,分別于2,6,8,10,12h 進樣,測定小豆蔻明的含量,結果RSD為2.0%,即樣品溶液在12h內穩定。結果見表4

表4 穩定性試驗結果
2.3.6 重現性試驗:取同批樣品(批號20060801)5份,按【樣品測定】項下色譜條件測定,測定含量RSD為2.1%,表明該方法的重現性良好。結果見表5。
2.3.7 回收率試驗:取已知含量的樣品5份(含量為0.2mg·g-1),精密加入小豆蔻明對照品溶液(濃度為0.17mg·m L-1)3m L,按樣品制備方法和測試條件進行測定,計算得平均回收率為100.2%,RSD為1.8%。實驗結果見表6。

表5 重現性試驗結果

表6 加樣回收實驗結果
2.3.8 陰性干擾實驗:按照處方比例,取除去草豆蔻的陰性樣品,按樣品制備方法和測試條件進行測定,結果陰性樣品在與對照品色譜峰相應的位置上無吸收峰。說明處方中其它成分對測定結果無影響(見圖1),專屬性好。

圖1 風濕塞隆膠囊HPLC色譜圖
2.4 樣品測定:精密稱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內容4.0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乙醇50mL,水浴回流提取90min,放冷,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5mL,揮干溶劑,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45μm)濾過,即得。
吸取10μL進樣,測定,結果5批樣品中小豆蔻明平均含量為.6μg/粒,RSD=1.2%。結果見表。

表7 樣品中小豆蔻明的含量
3.1 在提取風濕塞隆膠囊中小豆蔻明時,分別進行超聲處理、回流提取,結果表明,以回流提取效果最好,可消除對所有待測組分的干擾并且含量(以小豆蔻明計)較高;
3.2 在測定草豆蔻中小豆蔻明的含量時,選擇HPLC法,結果表明,該方法精密度高,重現性良好,加樣回收試驗回收率較好。
[1]金宏,趙文英,公衍玲.草豆蔻的質量標準研究[J].醫藥導報.2009(3).
[2]劉忠貴,張旭東,張書青,等.“塞隆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28 例報告[J].武警醫學.1999,(1).
[3]譚潔珍,李杰明.HPLC法測定草豆蔻中小豆蔻明[J].中草藥.2006,(1).
[4]王麗娟,海平.塞隆骨活血化瘀作用研究[J].青海醫學院學報.2005,(1).
[5]饒偉文,林泳德.HPLC測定草豆蔻中山姜素、小豆蔻明的含量[J].中國藥學雜志.1998,(12).
[6]趙曉輝,蔣福泉,岳會蘭.塞隆骨提取物對實驗性類風濕關節炎的藥效學研究[J].醫藥衛生科技·中藥學,2007,(8):134 -136.
[7]海平.塞隆骨對大鼠骨質疏松癥治療作用的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02,(4).
[8]梁嘉敏,何敬愉,彭維,等.HPLC法測定草豆蔻中山姜素、小豆蔻明的含量[J].中藥材.2007,(3).
[9]丁杏苞,仲英,王曉靜,等.草豆蔻化學成分的研究(Ⅰ)[J].中草藥.1997,(6).
[10]李元圓,侴桂新,楊莉,等.草豆蔻藥材質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