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金虎 盛晉華 張雄杰
(1.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2.內蒙古天際綠洲特色生物資源研發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ola Y.C.Ma)是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代表的西北地區獨具特色的優勢藥材,為列當科肉蓯蓉屬多年生的專性根寄生植物[1],同時也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并被《國際野生植物保護名錄》收入[2]。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肉蓯蓉在增強免疫力、補腎壯陽、益精血、潤腸通便、調節內分泌及抗氧化、衰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5]。它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補腎中藥,有“沙漠人參”之美譽[6]。
本文以內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人工栽培的肉蓯蓉為研究對象,對不同生長年限和采收季節肉蓯蓉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進行了測定,以期探索肉蓯蓉最佳采收年限與采收季節,保證肉蓯蓉有效成分的穩定性。
美國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二極管陣列檢測器,Empower色譜工作站;ME5型電子分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中草藥粉碎機(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KQ-500DE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DHG-9145A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甲醇為色譜純(Promptar Company Ltd.),甲酸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水為超純水。對照品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分別為:MUST-11052403和MUST-10012401。
實驗中所用肉蓯蓉藥材采于內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肉蓯蓉種植基地,經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盛晉華教授鑒定。

圖1 對照品與供試品HPLC圖
2.1.1 色譜條件:色譜柱為 Apollo C18(4.6mm ×250mm,5μm);流動相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脫,按甲醇~0.1%甲酸(26.5∶73.5),保持 min,3 min 內,換成.5∶70.5,保持 min,流速.8 mL·min-1;檢測波長nm;柱溫31℃;理論塔板數按松果菊苷峰計不低于12000。見圖1。
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對照品1.405mg,1.009 mg,置5mL 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制成含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0.281mg·mL-1,0.2018mg·mL-1的對照品溶液。
2.1.3 供試液的制備:取肉蓯蓉藥材粉末(過五號篩)1.0g,置100 mL燒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 mL,密塞,搖勻,稱定重量,浸泡30 min,超聲(250 W,35 kHz)處理40 min,取出,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重量,搖勻,靜置,取上清液用0.45μm微孔濾膜濾過,濾液置液相進樣瓶中。
2.1.4 標準曲線制作: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2、0.5、1.0、2.0、5.0、10.0、20.0、30.0、40.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值為縱坐標(Y)、進樣量(μg)為橫坐標(X),得回歸方程。松果菊苷:Y=1.157X+218.553(r=0.9999,n=9),線性范圍0.06~11.24 μg;毛蕊花糖苷:Y=1.767X -50.611(r=0.9999,n=9),線性范圍.04 ~8.07 μg。
2.1.5 精密度試驗:取供試品溶液,連續進樣6次測定峰面積,松果菊苷峰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30%和2.56%,毛蕊花糖苷峰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22%和1.31%,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1.6 穩定性試驗: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在0、8、16、24、48h測定峰面積,松果菊苷峰和毛蕊花糖苷峰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 RSD 分別為.31%,0.32% 和.27%,0.83%,表明供試品溶液在48 h內穩定。
2.1.7 重現性試驗:稱取同批樣品6份,按上述方法測定,松果菊苷峰和毛蕊花糖苷峰保留時間和峰面積的RSD分別為.43%,0.53%和.38%,0.44%,表明重現性良好。
2.1.8 回收率試驗:取已測定量的肉蓯蓉樣品1.0 g共6份分兩組,精密加入松果菊苷對照品溶液(0.2218mg·mL-1)和毛蕊花糖苷對照品溶液(0.2357mg·mL-1)2、4、6 m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計算回收率。松果菊苷的平均回收率為99.37%,RSD為1.56%;毛蕊花糖苷的平均回收率為.13%,RSD 為1.15%。
以采集的不同生長年限肉蓯蓉為樣品(個體長度皆大于25cm),經切制(切片厚度為0.5~1cm)和80℃烘干至恒重后,粉碎,過五號篩以待用。按2.1.1色譜條件和2.1.3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進樣,測定峰面積,按外標二點法計算含量。測定樣品中每根個體肉蓯蓉中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取平均值,即得樣品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由表1可見,經方差分析,不同生長年限下肉蓯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達極顯著水平,F值分別為14.8和18.2。3年生及多年生肉蓯蓉中兩種有效成分含量最高。SSR多重比較結果:3年生肉蓯蓉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別為12.08mg·g-1和19.24mg·g-1,與多年生的2種有效成分含量分別為12.46mg·g-1和.32mg·g-1無顯著差異,都極顯著高于 年生、1年生和半年生的2種有效成分含量。

表1 不同生長年限肉蓯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mg·g-1)
以春季和秋季采收的肉蓯蓉為樣品(個體長度均大于25cm),按照上述方法測得樣品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經方差分析后得,不同采收季節肉蓯蓉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達極顯著水平,表2可見,F值分別為6.7和7.3。秋季采收肉蓯蓉的2種有效成分高于春季采收。SSR多重比較結果:秋季采收肉蓯蓉中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分別為6.35mg·g-1和5.47mg·g-1,極顯著高于春季采收肉蓯蓉的2種有效成分分別為3.12mg·g-1和.41mg·g-1。

表2 不同采收季節肉蓯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mg·g-1)
本實驗中多次探索流動相,最終選定流動相甲醇-0.1%甲酸溶液(29.5∶70.5)的保持時間為27min,可確保松果菊苷與毛蕊花糖苷這兩種成分的峰形較好、基線平穩,雜質峰出現的較少。
本研究得出:秋季采收的肉蓯蓉有效成分明顯比春季采收的高。對不同生長年限肉蓯蓉的有效成分含量分析結果表明,肉蓯蓉有效成分隨著生長年限增加而增多,生長年限達3年及以上的肉蓯蓉的有效成分含量較高。因此,建議肉蓯蓉的適宜采收時間應在3年以上,秋季采收。
[1]馬毓泉.內蒙古肉蓯蓉屬訂正[J].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7,1:69 -75.
[2]傅立國.中國珍稀瀕危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50.
[3]李 媛,宋媛媛,張洪泉.肉蓯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0,29(1):7-11.
[4]鄔利婭·伊明,王曉雯,阿斯亞·拜山伯,等.肉蓯蓉總苷對60Co照射損傷小鼠T淋巴細胞功能的影響[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3,26(6):558-560.
[5]木合布力·阿布力孜,毛新民,熱娜·卡斯本,等.肉蓯蓉總苷在HL-60細胞中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8,24(3):362-364.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