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娜 胡 月 孫 靜 艾力·孜瓦 艾尼瓦爾·阿巴拜克熱 黨永輝,2*
(1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新疆 和田 848000;2.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法醫系,陜西 西安 710061)
學術論文是在科學研究和發展進程中形成的產物,是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的具體體現,是促成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手段[1],可以衡量一個機構的學術水平、科研實力和工作業績[2]。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以繼承、挖掘、整理、提高和弘揚維吾爾醫學,培養維吾爾醫學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辦學目標的全日制普通專科學校,于1987年建校,近年來轉入內涵建設期,自此開始注重科學研究,深信科學研究是醫學院校永恒的生命線。因此,我們對1987年7月至2012年8月國內中文期刊收錄的我校科技論文進行統計分析,旨在為我校的科研工作提供量化的評價依據,也為學校領導層制定相關政策提供量化的參考[3][6]。
1.1 資料來源:選用《中國知網(CNKI)》、《萬方(Wan-Fangdata)》、《維普》數據庫(網絡檢索)為檢索工具,以被收錄的中文論文及其被其他論文引用的情況為研究對象。
1.2 檢索方法:用限定字段檢索方法,時間范圍設定為1987年7月~2012年8月,字段限定為地址字段(AD),對“作者單位”輸入“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進行“模糊”檢索,剔除會議論文15篇,統計分析出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作者各年度的論文發表及其被引用情況,運用文獻計量學及統計學方法分別對其發文數量、作者、期刊、年份、核心期刊率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對個人和機構的統計僅以第一作者及其所在單位為準,包括跨專業、跨單位、跨地區的合作與協作完成的論文,但不包括用維吾爾語發表的論文。核心期刊的確定通過中外文核心期刊查詢系統(ExLibis)[4]。
2.1 論文年度分布: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作者從1987年7月至2012年8月在國內中文期刊已發表論文總數為101篇,包括附設衛校5人發表11篇,論文發表的最早年份是1997年,除去會議論文,近年來(2005~2012)為87篇,占86.1% ,2011年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為15篇,占14.9%。論文數量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最近幾年增長幅度明顯加大,但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雖然也逐年增多,但總體上偏少(見表1)。

表1 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1997~2011年在各年度及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分布
2.2 論文期刊分布:1987~2012年CNKI、萬方、維普中文數據庫收錄我校作者發表的101篇論文分布在14種學術期刊上,發表5篇以上的期刊共3種,其中《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發表量最多,為60篇,占總發文數的59.4% ,其次分別為《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發表19篇,《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刊載8篇,以上3種期刊發文量占總發文數的86.1% 。自建校以來,我校共有7篇論文發表在6種核心期刊上,核心期刊發文數占總發文數的6.9%(見表2)。

表2 新疆維吾醫學專科學校1997~2012年發表論文的期刊分布
2.3 論文作者分布:1987年7月至2012年8月我校共有46人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發文5篇以上的作者7人,共計46篇,占總發文數的45.5%;發文8篇(第一作者)的有2人,分別為居來提·托合提,阿布都卡地爾·阿布都瓦依提。本研究對作者和機構的統計僅以第一作者及其所在單位為準(見表3)。

表3 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1997~2011年發表論文最多的前10位作者
2.4 論文被引情況分布:自建校以來,我校共發表的101篇論文中有24篇被引用,被引率為24%,被引頻率最高為19次,其中引用5次以上的論文5篇,所有論文被引用總次數為76次,篇均被引頻次為0.75次,以下是單篇論文被引用排名前3位的論文。見表4。

表4 被引頻次最多的前3篇論文
2.5 論文資助項目基金分布:101篇論文中19篇受國家或省級基金或項目資助,其中資助論文篇數最多的是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為12篇,其余均為1篇(見表5)。

表5 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1987~2012年發表論文的資助項目或基金分布
2.6 名稱不一分布:我們在文獻檢索時發現我校名稱在各類數據庫中有多種名稱出現,如中國知網(CNKI)中有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和新疆維吾爾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統計發現,我校單位名稱以13種形式出現(見表6);同時我校作者同一個人名字也是以幾種形式出現,如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地爾、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德爾、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得等。這提醒學校和作者應該重視類似問題,對署名進行嚴格規范。

表6 數據庫中檢索出我校的不同名稱
3.1 論文數量分析:根據研究學術論文的數量及年度分布,可了解我校學術研究領域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同時,論文數量和質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校科研水平和科研實力[1]。我校自1987年開始招生以來,建校初期的10年未檢索到發表論文,自1997年開始學術論文整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這與本校在渡過最初的創建期后,逐漸意識到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不斷加大科研投入與管理力度密不可分。統計我校自1997年以來科技論文產出表明,學校科研論文產量逐年增加,學術研究體量穩步加大,科研實力和水平都有了較大提高和進步。
3.2 論文質量分析:全校年均發文總量呈逐年遞增趨勢,但整體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101篇論文中只有7篇文章發表在6種核心期刊上,核心期刊率僅為6.9% ,明顯偏低,表明我校論文的整體質量還不夠高。載文前3位的期刊僅3種,其中刊載篇數較多的是《中國民族醫藥雜志》(60篇),《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19篇),反映了這兩種期刊是本校教職工中文論文主要的投稿對象,說明本校科研人員投稿的對象過于集中,這不利于學術交流及擴大學校影響力,應引起學校的足夠重視。我們建議學校加大激勵機制,制定相關制度,積極引導和鼓勵學校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學術研究,提高研究質量,多向國家級核心期刊和國家統計源期刊投稿,增強學校的科技競爭力和影響力[5]。
3.3 論文內容分析:分析我校在國內中文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內容,可以發現存在如下問題:經驗總結多,理論概述多,數據說話少;教學體會總結多,自然科學研究少;普及介紹維醫藥多,原創性挖掘提升維醫藥少;自由選題多,基金資助少;單打獨斗多,團隊研究少;會議、期刊雙投多;臨床研究回顧性研究多,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少。據此,我們建議學校積極改善學術環境,搭建學術平臺,抓住學校專業特色、積極申報各級科研項目等關鍵性科研環節,為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找準“切入點”,推動高質量學術研究的產出。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們的統計分析中,雖然絕大部分檢索結果均來源于中國知網,但也在萬方、維普數據庫中檢索到了中國知網未曾收錄的科技論文,這說明CNKI雖然收錄了國內800余種生物醫學期刊,但仍存在收錄不全的情況,特別是其收錄交叉學科的期刊有限。此外,因為我們未統計用維文發表的科技論文(在維普數據庫有收錄),因此,上述統計結果可能與實際情況統計結果有出入。但總體來講,本文客觀的評估了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自建校以來的教學與科學研究情況,可為有關管理部門、讀者提供相關的參考信息。
[1]尹香翠,程琮,徐昌青,等.某三級甲等醫院1993—2005年發表論文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04,8(o4):232—233.
[2]熱甫哈提·賽買提,伊力卡爾·拜克提亞.國內中文期刊收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論文分析[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1,9(9):92—95.
[3]王永紅.醫院十年醫學論文統計分析[J].現代醫院,2005,5(12):158—159.
[4]http://www.cceu.org.cn/demo/findcoreej.htm
[5]趙靜,溫浩,阿迪拉·艾山,等.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99—2003年發表論文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5,28(7):697—698.
[6]戴龍基,蔡蓉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