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本仁 徐曉梅 羅 君 郭基燕 許衛關
1.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粵北人民醫院,廣東韶關 512026;2.廣東省韶關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廣東韶關 51202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會導致急慢性乙型肝炎的發生,是引起肝硬化、肝細胞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約有50 萬人死于由HBV 感染引起的急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疾病[1-2],目前臨床尚無治療乙肝的特效藥物。復方葉下珠滴丸是由葉下珠、半邊蓮、半枝蓮、雞骨草、茵陳、丹參、柴胡等十六味草藥經科學提取工藝精制而成的滴丸,具有疏肝解郁,益氣健脾,抗乙肝病毒,改善肝功能、調節免疫機能等功效,能防治急慢性肝炎、重癥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本實驗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檢測(ELISA)技術和熒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復方葉下珠滴丸對HepG2.2.15 細胞培養液及HBsAg 陽性人血清培養液中HBsAg、HBeAg 及HBV DNA 含量的影響, 觀察復方葉下珠滴丸體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試藥:采用復方葉下珠滴丸處方中十六味草藥以水提醇沉法(加水十倍,煎煮1 h,醇沉濃度為60%)制成的流浸膏(每1 mL 含原生藥材1 g)為試藥。
試劑:HBsAg、HBeAg 診斷試劑盒 (新波生物技術公司), 靶細胞選擇HepG2.2.15 細胞 (HBV 全基因傳染的HepG2 細胞),HBV DNA 熒光定量PCR 試劑盒(上海復興生物技術公司)。
EFFICUTA2710 免疫分析儀和全自動樣本前處理系統,Roche Light Cycler480Ⅱ實時熒光定量PCR 系統,37℃5%CO2培養箱(Phermo)。
采用SPSS v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HepG2.2.15 細胞按1 ×105/mL 濃度加入2個24 孔培養板中,放入37℃5%CO2培養箱培養4 d 后換液,將試藥稀釋,分八組不同濃度藥液各滴入4個孔,空白對照組以生理鹽水滴入,亦4個孔,加藥培養于72 h 后各收取1孔細胞上清液,用 ELISA 測定 HBsAg、HBeAg 和PCR 檢測其HBV DNA 含量,并將每組數據與空白對照組進行配對T 檢驗,結果見表1。
根據以上實驗,確定復方葉下珠滴丸試藥最佳抑制效果濃度為120mg/mL。為考察其最佳抑制時間,再以120mg/mL濃度的復方葉下珠滴丸試藥,按以上方法培養,加藥培養后于 24、48、72、96 h 后收取 1 孔細胞上清液再檢測其HBsAg、HBeAg 和 HBV-DNA,48、72、96 h 組間數據分別與24 h 組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見表2。
表1 不同濃度的復方葉下珠滴丸體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結果比較(±s)

表1 不同濃度的復方葉下珠滴丸體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結果比較(±s)
注:與空白對照比較,*P<0.01
復方葉下珠滴丸濃度(mg/mL)HBsAg 含量(ng/mL)HBeAg 含量(PEIU/mL)HBV-DNA 含量(IU/mL)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空白對照1.851±0.047*1.740±0.110*0.956±0.017*0.742±0.014*0.562±0.012*0.543±0.005*0.521±0.015*0.552±0.014*2.657±0.257 5.245±0.155*5.234±0.139*5.190±0.138*5.123±0.129*5.101±0.135*4.722±0.144*4.025±0.167*5.081±0.138*6.359±0.106 549 500±17 517 502 300±17 658*464 500±15525*412 700±15697*293 200±21 740*98 700±2 804*121 000±12 152*109 000±13 321*554 300±19 794
表2 不同時間的復方葉下珠滴丸體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結果比較(±s)

表2 不同時間的復方葉下珠滴丸體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結果比較(±s)
注:與24 h 組比較,*P<0.01
項目 24 h 48 h 72 h 96 h HBsAg 含量(ng/mL)HBeAg 含量(PEIU/mL)HBV-DNA 含量(IU/mL)1.812±0.0800.641±0.012*0.533±0.022*0.535±0.024*5.321±0.2185.065±0.1444.101±0.135*4.067±0.140*546300±18621312 500±16 800*75700±987*43 500±1 848*
將復方葉下珠滴丸試藥稀釋為120 mg/mL 溶液分5 組加入HBsAg 陽性人血清(HBsAg 為2.634 ng/mL,HBeAg 為4.799 PEIU/mL,HBV-DNA 為 650 300 IU/mL), 對照組則加入生理鹽水,于37℃孵育72 h,取上清液分別用ELISA測定各組HBsAg、HBeAg 和 PCR 測定各組HBV-DNA,并作統計學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復方葉下珠滴丸對抗人體血清結果比較(±s)

表3 復方葉下珠滴丸對抗人體血清結果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HBsAg 含量(ng/mL)HBeAg 含量(PEIU/mL)HBV-DNA 含量(IU/mL)試藥組(120 mg/mL,n=5)對照組(n=5)0.992±0.066*2.253±0.151 3.561±0.163*4.885±0.106 102 500±7 069*651 200±21 998
復方葉下珠滴丸是以葉下珠為主藥經科學提取工藝精制而成的滴丸,葉下珠為大戟科植物,有清熱利尿、平肝明目、消積解毒、止瀉之功效,含鞣質類、黃酮類、香豆素類等多種活性成分[3],對肝損害具有保護作用,能預防原發性肝癌發生[4],具有抗肝纖維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5],并對肝癌、胃癌多種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6-7]。輔藥中半邊蓮對肝癌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8],半枝蓮則可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對肝損傷有保護作用[9],雞骨草也有顯著的抗乙肝病毒作用[10]。
在HepG2.2.15 細胞培養實驗中,隨著復方葉下珠滴丸試藥濃度的增加,對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呈現一定的劑量依賴性,但其試液濃度為140 mg/mL 時對HB-sAg、HBeAg 抑制作用最強,而其對HBV DNA的抑制作用最強濃度則為120 mg/mL;而其最佳抑制時間的培養試驗中,72 h 組與96 h 組中的HBsAg、HBeAg 濃度降低并無差異,HBV DNA 抑制作用卻與時間呈一定的依賴性;在血清學培養實驗結果顯示,復方葉下珠滴丸能顯著降低HBsAg濃度,具有明顯抗HBV的作用。實驗結果表明,復方葉下珠滴丸具有明顯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今后筆者將做進一步的藥效學研究,為臨床使用提供實驗依據。
[1] Lim SG,Mohammed R,Yuen MF,et al.Preven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9,24:1352-1357.
[2] Cooke GS,Main J,Thursz MR.Treatment for hepatitis B [J].BMJ,2010,340:b5429.
[3] 周宇,袁福華,楊連輝,等.葉下珠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J].藥學實踐雜志,2007(4),206-209.
[4] 張建軍,黃育華,晏雪生,等.葉下珠藥物血清對人肝癌細胞株的誘導分化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2,9(5):289-291.
[5] 玉順子.葉下珠及其制劑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2010(7):87-88.
[6] 李思明,裴晶,李偉,等.葉下珠復方對H22 肝癌小鼠的體內抑瘤作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1(27):15.
[7] 黃春林.葉下珠醇提物對人胃癌細胞的抑制作用[J].中國中醫急癥,2011,(5):760-761.
[8] 邵金華,張紅.半邊蓮煎劑對小鼠H22 肝癌荷瘤細胞系C-erbB-2和 P53 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0,(6):372-375.
[9] 趙杰,孫設宗,官守濤,等.半枝蓮多糖對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2,19(1):39-40.
[10] 韋敏,陳曉白.雞骨草對HepG2.2.15 細胞HBeAg 和HBsAg的抑制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2,(4):97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