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燕 陳 寧
1.解放軍總醫院胸外科,北京 100853;2.廣東中西醫結合醫院,廣東佛山 528200
工作壓力屬于動態情境的一種,護士要面對與其期望目標相關的各種機會和限制,產生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工作壓力會對其產生一系列刺激,使其所處相應的生理、行為、心理等綜合反應模式,主要的相關因素為壓力源[1-3]。工作倦怠指的是護士在特定的工作壓力下發生的一直身心疲憊狀態,會產生對工作厭倦的感受,也是一直機體身心能量逐漸被工作耗盡的感覺,會直接影響到后續的工作[4-6]。生活質量可用于評價護士整體生活的優劣,不同于物質的生活水平,而是以生活水平為基礎,全面評價護士精神文化等更高層次的滿足程度與環境狀況,可直接反映護士的生活狀態[7-9]。為了探討胸外科護士工作壓力、生活質量與工作倦怠的關系,選取胸外科53名護士,分別行工作壓力源量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工作倦怠量表調查,現報道如下:
2009年1 月~2010年12月在解放軍總醫院胸外科工作的胸外科護士 53名,年齡 21~53歲,平均(34.7±10.8)歲,均為女性,從事護理時間為1~39年,平均從事護理時間為(13.9±4.2)年,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間為(47.3±5.1)h,其中夜班占50%。職稱劃分:副主任護師及以上2名,主管護師8名,護師24名,護士19名。崗位劃分:護士長4名,護士組長13名,護士36名。
設計一般調查表,內容包括護士的年齡、性別、職稱、崗位、從事護理工作時間、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承擔夜班情況、工作科室等,同時行工作壓力源量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工作倦怠量表調查。此次調查為定式問卷,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與調表說明,由專業的心理測量人員對其進行集中培訓,統一發放和收回,回收率達100%。
參考美國護理心理學家Anerson和Grey-Toft的護理工作壓力量表、英國護理學家Riding和Wheeler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10],自制工作壓力源量表,具體內容如下:將其分為護理專業與工作、工作量與時間分配、工作環境與資源、患者護理、管理與人際關系五個方面,每個方面包括7個條目,共計35個條目,分別采用1~4級評分法進行評定,滿分140分,自制工作壓力源量表的分數越高,被測人員的工作壓力越大。
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生活質量評定量表[10],自制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具體內容如下:將其分為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獨立性方面、社會關系方面、環境方面、精神方面六個領域,每個領域包括4個條目,共計24個條目,分別采用1~4級評分法進行評定,滿分96分,自制生活質量評定量表的分數越高,被測人員的生活質量越好。
參考Maslach工作倦怠問卷[10],自制工作倦怠量表,具體內容如下:將其分為情緒疲憊感、工作冷漠感、無工作成就感三個維度,其中情緒疲憊感包括9個條目,工作冷漠感包括5個條目,無工作成就感包括8個條目,分別采用0~6分進行評定,情緒疲憊感滿分54分,工作冷漠感滿分30分,無工作成就感滿分48分,共計132分,自制工作倦怠量表的分數越高,被測人員的工作倦怠越嚴重。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6.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相關性分析應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職稱間護士的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工作倦怠情況分析結果顯示(表1),依副主任護師及以上、主管護師、護師、護士順序,工作壓力評分、工作倦怠評分顯著升高,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下降,相互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不同職稱間護士的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工作倦怠情況分析(分,±s)

表1 不同職稱間護士的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工作倦怠情況分析(分,±s)
注:與副主任護師及以上比較,#P<0.05;與主管護師比較,*P<0.05;與護師比較,@P<0.05
副主任護師及以上主管護師護師護士2 8 2 4 19 68.5±9.3 76.4±10.1#89.7±8.6#*99.2±11.4#*@73.4±5.9 62.8±7.1#53.2±6.8#*43.1±5.7#*@63.1±10.5 71.7±12.4#82.6±13.9#*91.3±12.0#*@職稱 例數 工作壓力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 工作倦怠評分
不同崗位間護士的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工作倦怠情況分析結果顯示(表2),依護士長、護士組長、護士順序,工作壓力評分、工作倦怠評分顯著升高,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下降,相互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不同崗位間護士的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工作倦怠情況分析(分,±s)

表2 不同崗位間護士的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工作倦怠情況分析(分,±s)
注:與護士長比較,#P<0.05;與護士組長比較,*P<0.05
護士長護士組長護士4 13 36 71.8±11.2 80.6±13.4#95.1±12.7#*72.0±8.1 60.5±9.7#48.2±12.6#*65.3±11.1 73.8±13.2#87.1±14.5#*職稱 例數 工作壓力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 工作倦怠評分
胸外科護士工作壓力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矩陣分析結果顯示(表3),工作壓力各指標與生活質量各指標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均P<0.05)。
胸外科護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性矩陣分析結果顯示(表4),工作壓力各指標與工作倦怠各指標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均P<0.05)。
胸外科護士生活質量與工作倦怠相關性矩陣分析結果顯示(表5),生活質量各指標與工作倦怠各指標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均P<0.05)。

表3 胸外科護士工作壓力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矩陣分析(r值)

表4 胸外科護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性矩陣分析(r值)

表5 胸外科護士生活質量與工作倦怠相關性矩陣分析(r值)
護理人員是一組特殊的職業群體,不僅日常的工作量非常大,其工作時間也會很長,工作性質也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隨著現代護理模式和觀念的逐漸改變,社會與患者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使得醫患關系更為緊張,造成部分護理人員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工作壓力,大幅降低了護理人員的生活質量,使得護理人員容易出現工作倦怠情況,對工作非常消極[11-18]。工作倦怠是護理人員在長期的工作中出現的與個人的心理壓力相關的綜合病癥,可表現為情緒耗竭、無工作成就感、人格解體等癥狀,會直接影響到護理人員后續的工作,發生消極工作后,護理人員會失去應有的工作效率,增加醫療事故的發生率,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也會大幅降低,進而降低護理人員的生活質量,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因而正確解讀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工作倦怠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此次研究表明,依副主任護師及以上、主管護師、護師、護士順序,工作壓力評分、工作倦怠評分顯著升高,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下降,說明護士的職稱水平越高,工作壓力會適度減少,誘發產生的工作倦怠就越輕微,生活質量得以適度提高。依護士長、護士組長、護士順序,工作壓力評分、工作倦怠評分顯著升高,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下降,說明崗位不同護士的工作壓力也不同,高級別崗位護士工作壓力較小,主要從事于管理,其產生的工作倦怠就會相應減輕,生活質量也會得到顯著提升。工作壓力各指標與生活質量各指標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說明護士的工作壓力越大,生活質量越差。工作壓力各指標與工作倦怠各指標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說明護士的工作壓力越大,工作倦怠情況越嚴重,工作壓力是工作倦怠的直接誘因。生活質量各指標與工作倦怠各指標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說明護士的生活質量越差,工作倦怠情況就會越嚴重,生活質量也可作為工作倦怠的指示指標之一。
針對上述情況,醫院的管理者應該定期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工作量超負荷對護理人員工作質量的影響,進而制定相應的政策,科學合理的配置人力資源,避免工作量超負荷的發生,同時加大對護理人員的正面宣傳,讓社會更加認可護理人員的工作,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在護士同事間也要開展相互鼓勵和支持,提高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醫院的管理層與衛生部門要關注護士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其物質和財力的支持,多給護理人員提供一些培訓與晉升的機會,從精神上緩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可減少工作倦怠的發生,進而提高護理人員的生活質量。
[1]馮鶴媛,崔映娟,胡春燕,等.某三級甲等醫院低年資護士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2,9(2):81-83.
[2]劉國強,王志芳,賈潤霞.兒科護士工作壓力與工齡比較分析及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6):758-760.
[3]溫從美,周文君.精神科護士與綜合科護士工作壓力分析及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32):4209-4210.
[4]王慧,劉華平.北京市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護士工作倦怠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98-299.
[5]余華,許秀峰,宋建華.護士工作壓力、生活質量、心理健康與工作倦怠關系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7,7(8):24-27.
[6]賈夢楠,鐘真,汪芹,等.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平感與工作倦怠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5):690-692.
[7]王冬,許軍.東莞市不同護齡的護生生活質量與工作壓力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0):936-938.
[8]黃惠根,符霞,徐加加,等.廣東省三級醫院合同護士與在編護士的生活質量調查比較[J].護理學報,2011,18(11A):15-19.
[9]羅鴻超,黎燕英,孫妍,等.組織支持感與心理授權對護士工作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639-641.
[10]余華,鄔麗瓊,金婧.護士工作壓力、生活質量與工作倦怠的典型相關分析[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0,31(10):49-53.
[11]耿東麗.護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關系的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8,23(2):61-67.
[12]潘文峰.重慶市高校醫護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8,29(3):230-231.
[13]譚健烽,蔡靜怡,萬崇華,等.醫護人員工作倦怠與生活質量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12,28(6):812-814.
[14]郭秀珍,高雪華,張麗平.我院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知識及技能現狀調查與培訓對策[J].西部中醫藥,2012,25(11):67-70.
[15]徐加紅.急診科護理人員遭受暴力事件原因分析[J].西部中醫藥,2012,25(9):94-95.
[16]袁華琴,郭鵬飛.護理人員職業倦怠與護理人員工作環境的相關性調查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7):14-16,19.
[17]董虹,宋楠,孔虹.臨床護士職業暴露及防護行為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刊,2010,(8):1409-1410,1412.
[18]董虹,任爽.實習護生職業暴露與研究現狀[J].中國醫藥導刊,2010,(9):1645-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