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輝 孟曉敏
解放軍總醫院南樓外一科二病區,北京 100853
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是前列腺癌定性診斷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夠在前列腺癌早期獲得明確的病理診斷,是臨床確診前列腺癌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前列腺周圍血管叢密集,出血是前列腺穿刺活檢的主要并發癥之一,臨床報道前列腺穿刺活檢后出血的發生率超過70%[1],因此穿刺后出血的預防及觀察是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對近年來我院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分析,為減少前列腺穿刺活檢后出血及提高護理質量提供參考。
選擇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臨床資料276份,均為老年男性患者,患者年齡67~82歲,平均(72.0±8.6)歲。術后病理證實前列腺癌18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94例。患者術前曾服用阿司匹林抗凝藥物132例,服用劑量均在75~100 mg/d。未服用抗凝藥物144例,PT 時間正常159例,PT 時間延長117例,術后應用止血藥物104例(均采用止血敏3 g,止血芳酸0.4 g/d,靜脈滴注),未應用止血藥物172例,術后直腸采用坐硬板凳壓迫止血119例,采用坐壓迫墊壓迫止血157例,壓迫止血時間 2~4 h,平均(3.2±10.4)h,其中發生術后直腸出血37例,尿道出血29例,均經保守治療后治愈。
1.2.1 分析因素 記錄患者年齡、疾病性質、術前PT 時間、是否服用抗凝藥物、局部壓迫材料、壓迫時間、是否應用止血藥等資料,進行分析。
1.2.2 診斷標準 直腸出血的診斷標準參照相關文獻制訂[2],患者穿刺后出現血便,便血或糞便隱血實驗陽性,伴有或不伴有貧血或周圍循環衰竭癥狀,肛門檢查證實穿刺點出血或排除直腸病變出血。尿道出血診斷標準依據相關文獻修改制訂[3],患者穿刺后肉眼血尿,尿常規鏡檢可鏡下紅細胞,并排除上尿路病變及膀胱病變。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分析方法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獨立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76例患者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后發生直腸出血37例,尿道出血29例,活檢術后出血發生率為23.91%。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術前PT 時間、是否服用抗凝藥物,壓迫止血材料、壓迫止血時間是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出血相關因素(P<0.05),年齡、疾病性質及術后是否應用止血藥物與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出血無明顯相關性(P>0.05)。見表1。

表1 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后出血相關因素分析[n(%)]
對單因素篩選的相關因素進行賦值,術前PT 時間(正常=0,延長=1)、服用抗凝藥(是=0,否 =1)、壓迫止血方法(坐壓迫墊=0,坐硬板凳=1)、壓迫止血時間(≥3.2 h=0,<3.2 h=1)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其中PT 時間及局部壓迫止血材料是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出血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后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前列腺癌早期影像學及血清學檢查確診率較低,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是確診直腸癌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能夠為前列腺病變提供準確的病理依據,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金標準。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是侵入性操作,操作過程中及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如迷走神經反射誘發的心血管意外,出血引起的尿路梗阻及血便等,在行前列腺穿刺活檢圍術期對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穿刺后出血是前列腺穿刺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4],前列腺組織纖維組織成分較多,缺乏彈性,穿刺后穿刺針道容易發生出血,直腸黏膜的血運較為豐富,直腸周圍有密集的靜脈叢,容易發生出血,甚至可能引起直腸周圍黏膜的大出血,此外前列腺穿刺能夠因為損傷尿道前列腺部或者前列腺內出血引發尿路出血,甚至因為血凝塊阻塞尿道,引起尿道梗阻。在患者穿刺前及穿刺后的護理過程中,注意對患者出血并發癥的預防及觀察,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經直腸B 超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出血并發癥的發生率約為23.91%,低于既往的研究結果,其可能同穿刺者的操作經驗及穿刺設備有關。在對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出血并發癥的相關因素分析發現,術前PT 時間、是否服用抗凝藥物、壓迫止血方法、壓迫止血時間是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出血護理的相關因素。老年患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較高,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較為常見,部分患者的凝血功能異常,與前列腺穿刺后出血密切相關,因此在患者圍術期護理中要給予充分重視,詳細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及服藥史,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要在術前1周作用停用或減量應用抗凝藥物[5]。術前護理中注意患者凝血功能,PT 延長的患者凝血功能,對于PT 時間延長者,護理過程中要注意患者有無齒齦出血及皮膚瘀斑等出血表現,給予維生素K 等藥物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患者前列腺活檢術后出血的風險,壓迫止血方法、壓迫止血時間也是與患者前列腺穿刺后出血相關的因素,前列腺穿刺術后壓迫止血是最常用的術后止血方法[6-7]。研究中發現,不同的壓迫止血方法對患者術后出血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影響,采用坐壓迫墊止血的方法效果明顯優于坐硬板凳患者,坐硬板凳壓迫止血患者,優于板凳為質硬平面,因此多需要在患者臀縫間填塞紗布或者手紙已達到一定的壓迫壓力,但是往往受力不均勻,而且患者的不適感明顯,止血效果較差。壓迫墊的表面與患者的臀型大致吻合,患者肛周能夠均勻受力,不適感較輕,避免由于患者不適移動引起的壓迫中斷。雖然壓迫止血時間回歸分析并非是患者術后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單純延長壓迫止血時間不能改善壓迫效果,但是相關分析提示患者穿刺后出血的相關因素,對于有出血傾向的患者,仍可適當地延長壓迫止血的時間。
研究結果顯示,經直腸B 超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出血的護理相關因素較多,但是患者術前的凝血功能狀態及術后壓迫止血方法是穿刺后出血密切相關的獨立影像因素,提示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圍術期護理中要注重對患者凝血功能的觀察[8],必要時給予藥物干預,在患者穿刺活檢完成后,要給予合適的材質及足夠時間的壓迫止血,避免術后出血的發生。
[1]周秋英.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并發癥的防治與護理[J].上海護理,2005,5(4):30-31.
[2]邱冰峰,史偉.消化系統疾病查房會診-下消化道出血[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8,11(15):41-42.
[3]黃小萍,陳羽,方壯娜,等.經直腸超聲引導前列腺穿刺活檢137例術后出血的預防和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6):6413-6414.
[4]顧青,許小平,謝玉娟.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 88例[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2):83-84.
[5]王英俊,李大文,張唯力,等.持續小劑量口服阿司匹林對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出血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2,9(1):26-28.
[6]黃永紅,鄧開華.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8):765.
[7]唐雪苗,王奕敏,曾永霞,等.超聲引導下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術的護理及護理配合[J].全科護理,2010,8(11):2943-2944.
[8]韓景璐.前列腺結節合并糖尿病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術 61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