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茹 韓麗萍 周愛青 賀全勤 吳玉水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河南鄭州 450052;2.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產科,河南駐馬店 463000;3.福建省洪誠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福建莆田 351254
子癇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嚴重并發癥,以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為臨床表現,是導致孕婦和圍生兒發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患者病情往往比較嚴重,對孕婦及圍生兒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治療子癇和預防子癇發作是比較關鍵的環節[1-2]。目前,對子癇前期的臨床治療主要以降壓、解痙、增加血液灌流量為原則[3]。選擇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采用聯合用藥治療重度子癇前期和預防重度子癇前期抽搐發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妊娠期高血壓患者72例,均為單胎,年齡20~36歲,平均(26.2±5.6)歲;初產婦 34例,經產婦 38例;孕齡 31~39周。所有患者子癇前期診斷標準參照 《婦產科學》[4],符合重度子癇前期的標準,患者血壓升高為16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伴有蛋白尿(+++),轉氨酶>40 U,血肌酐>106 μmol/L,血小板<100×109/L;出現相關癥狀:視覺障礙、頭疼、腹痛、肺水腫、少尿、血小板減少、溶血、羊水過少等。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常規治療37例患者為對照組,年齡20~36歲,平均(25.9±5.6)歲;初產婦 18 例,經產婦 19 例;孕齡 31~39周。另 35 例為治療組,年齡 20~35 歲,平均(26.4±5.7)歲;初產婦16例,經產婦19例;孕齡31~39周。兩組患者年齡、妊娠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應用硫酸鎂(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1033)解痙,25%硫酸鎂20 mL加入5%葡萄糖液100 mL快速靜滴(30 min內),繼而以1~2 g/h靜脈滴注,拉貝洛爾 (江蘇天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19)100 m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點滴,滴速為1~2 mg/min降壓,適當利尿治療,同時予以地塞米松 (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353)促胎肺成熟。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聯合用藥,低分子肝素(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0)4000 U臍部皮下注射,尼莫地平(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122)靜滴10 mg(50 mL),用微量泵控制4 mL/h的速度,根據血壓情況調節尼莫地平輸液速度,最大可用至6 mL/h。丹參注射液(上海中西制藥廠生產,國藥準字Z31020345)16 mL+生理鹽水250 mL靜滴,7 d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2、24 h平均動脈壓變化情況,治療前后24 h尿量及尿蛋白以及抽搐次數比率的變化。
所有實驗數據均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重復測量的計量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治療前患者平均動脈血壓比較,兩組治療后12、24 h平均動脈血壓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平均動脈血壓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平均動脈壓變化比較(mm Hg,±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平均動脈壓變化比較(mm Hg,±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1mmHg=0.133 kPa
對照組治療組37 35 138.3±25.6 136.3±24.8 117.8±21.2a 101.9±20.9ab 108.5±23.4a 92.8±21.3ab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12 h 治療后24 h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尿量增多及尿蛋白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尿量增多及尿蛋白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抽搐次數比率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尿量和尿蛋白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尿量和尿蛋白變化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對照組治療組37 35 1156.3±325.9 1146.7±335.7 1775.8±464.2a 2311.9±563.9ab 10.6±3.2 9.9±3.4 6.5±2.4a 3.6±1.6ab組別 例數 尿量(mL)治療前 治療后24 h尿蛋白(g/d)治療前 治療后24 h

表3 兩組抽搐次數比率比較[n(%)]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孕婦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疾病的發展嚴重影響孕婦和圍生期患兒的安全。針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應該提高孕婦產前檢查及對癥處置,促使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導致的孕產婦病死率顯著下降[5-6]。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基本病理變化為患者全身小動脈痙攣,導致腦血管痙攣缺血而誘發,這可能是促使子癇抽搐的主要原因。而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質和體液滲出,表現為尿量減少和蛋白尿。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治療原則包括解痙、降壓、鎮靜、利尿、擴容。目前臨床多采用硫酸鎂治療,硫酸鎂具有中樞血管舒張作用,一方面促使血管內皮合成前列環素增高,導致解除全身小血管痙攣,促使血壓下降;另一方面抑制運動神經末梢對乙酰膽堿的分泌,阻滯肌肉和神經間的傳導,從而預防和控制子癇的發作。但硫酸鎂對降壓效果較差,需要由其他降壓藥協助[7-8]。
本研究采用聯合用藥治療重度子癇前期以及預防子癇前期發作,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12、24 h平均動脈壓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平均動脈壓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尿量增多及尿蛋白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抽搐次數比率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結果看,聯合用藥治療重度子癇前期效果明顯,尿量和尿蛋白得到了改善,患者癥狀明顯好轉,而子癇前期發作也明顯降低。
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全身小動脈痙攣,血管通透性高,促使血液濃縮。臟器灌流量下降,為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本研究應用了肝素,肝素具有抗炎、抗免疫反應、抗凝的功效,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和微循環[9]。丹參有養血安神、活血祛瘀、涼血消痢的作用,通過作用多種凝血因子而起到促纖溶和抗凝作用,同時降低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減輕微循環障礙的程度,明顯改善重度子癇前期的狀況。尼莫地平屬雙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比較容易通過血腦屏障而作用于腦血管及神經細胞,可以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痙攣癥狀,同時增加尿量和改善尿蛋白。聯合用藥后藥理作用相輔相成,使單藥的選用劑量減少,減小不良反應,更好地適應患者多變的病情[10-13]。
綜上所述,聯合用藥改善腦血流,解除腦血管痙攣對重度子癇前期治療效果明顯,可以比較好地預防和控制預防子癇發作,值得臨床推廣。
[1]喬宗旭.低分子肝素及川穹嗪治療重度子癇前期120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綜合版,2007,30(4):53-54.
[2]陸勤,朱震炎.低分子肝素+丹參治療重度子癇前期20例臨床分析[J].中成藥,2009,31(5):817-818.
[3]Marshall DL,Sandra JT,Cunningham FG.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J].J Am Soc Hypertens,2010,4(2):68-78.
[4]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61-262.
[5]楊孜,王伽略.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期待治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4):251-254.
[6]Magee LA,Helewa M,Moutquin JM,et al.Treatment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J].J Obstet Gynaecol Can,2008,30(3 Suppl 1):24-36.
[7]李雪蘭.重度子癇前期解痙及降壓藥物合理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27(12):908-910.
[8]姚秀芝.硫酸鎂與尼卡地平預防子癇發作的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6):58-59.
[9]黃春柳,湯輝,甘江,等.低分子肝素鈣輔助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09,3:3-4.
[10]楊怡柯.丹參和低分子肝素在多種產科疾病中的應用[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8,17(9):707-709.
[11]鄭欣,陳葵,鐘日英.尼卡地平聯合硫酸鎂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及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4):74-75.
[12]茹渤.低分子肝素治療重度子癇前期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4):28-30.
[13]王榮躍,謝愛蘭,呂杰強.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108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9):15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