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院老干部病房,河南周口 466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人均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為社會的重要問題,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視。老年病的特點是病程長、并發癥多、康復慢。因此,對老年患者的護理要耐心、細心。做好老年患者的護理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壽命、提高免疫力,減輕痛苦,具有重要意義。個性化護理模式是一種在整體護理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的更高境界的護理新模式,并富有內涵的護理新模式[1]。本實驗通過對老年高血壓、老年糖尿病及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個性化護理干預,探討個性化護理對老年病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1 老年高血壓患者 選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門診收治的46例高血壓患者。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齡 62~87 歲,平均(70.32±5.20)歲;所有患者病程均在3年以上。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23例)與對照組(23例),兩組資料在性別構成、年齡、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老年糖尿病 選取選取我院門診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來我院就診的38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 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病程為2年以上,年齡60~84歲,平均(68.77±6.31)歲;其中,男 20例,女 18例。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19例)與對照組(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3 老年癡呆癥患者 病例篩選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ICD-10)或DSM-IV-R的診斷標準。其中,男19例,女 17 例;患者年齡 60~88 歲,平均(71.51 ±4.32)歲;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18例)與治療組(18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方法[2-3]根據患者不同生理、心理及病理情況進行評估,制訂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方案。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生理、心理、行為、用藥、護理等針對性的指導[4]。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與收縮壓進行監測,分析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老年患者同其他患者一樣,有思維混亂的一面,也有其正常衰老的心理狀態,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是心理護理的主要內容。①老年患者入院時,因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離開親人常表現出焦慮、孤僻以及被家人拋棄等的心理狀態,有的牽掛子女、有的受病態支配不愿住院治療,整日吵鬧等,護士首先要主動、熱情地接待患者,向他們介紹自己和病室環境,使患者感到有人負責和關心自己,耐心傾聽他們的敘述,關懷體諒、愛護尊重他們,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不傷害其自尊心,使他們在心理上獲得寬慰而安心住院接受治療。②對受病態支配的患者,應根據不同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③恢復期的老年患者其心理想法多種多樣,有的擔心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成為子女的負擔,有的擔心出院后被同事和親友另眼相看,怕自己對家庭是一種負擔等,從而出現消極悲觀情緒,甚至出現輕生念頭,護士在了解病情的基礎上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患者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講解有關疾病方面的知識及預防,提高他們的抵抗能力,消除擔心病情復發的郁悶心理,指導患者處理好人際關系及自我保護的能力,對生活充滿信心,其次護士要有誠懇的態度,肯定的語氣,切莫嘲笑、哄騙患者,在患者出院前,通知其家屬或單位同事來院,向他們宣教有關精神疾病的家庭護理知識和出院的注意事項,因為只有社會、家庭和醫院三者的緊密配合,才能使患者在心理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疾病康復。
1.2.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法 醫生根據不同患者的身體情況制訂個性化的藥物治療方案,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法[3],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檢測,對比分析個體化護理干預與傳統護理方法對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影響。
1.2.3 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護理方法 治療組采取個性化的護理干預,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方式,以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和焦慮量表(HAMA)作為評估標準,對比分析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5]。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一切從老年患者的機要出發,讓護士有足夠的時間貼近患者,使護理觀察變被動為主動。例如患者輸液時不需按鈴呼叫能做到心中有數;對老年患者應腿跑勤一點、觀察細一點、關心多一點、行動不便時多幫一點。細化工作要求,根據工作情況值班人員少時酌情安排能力較強的實習生上助班,以確保單獨值班的護理質量和安全,避免各類潛在護理隱患。
研究數據通過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的檢測,治療組血糖水平干預后降低較為明顯,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變化(mmol/L,±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變化(mmol/L,±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干預前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干預后(1年)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治療組對照組19 19 10.01 ±1.21 9.94 ±2.13 14.00 ±1.56 13.87 ±2.00 7.40 ±1.10*8.29±1.72 10.00 ±1.52*12.38 ±1.68
個性化護理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對自身狀況充分了解,消除護理前憂郁、焦慮等心理障礙,對收縮壓與舒張壓變化有很大影響,治療組進行個性化護理后收縮壓與舒張壓均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對比分析老年性癡呆患者干預前、后MMSE 及HAMA分值變化,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得出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性癡呆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變化(mm Hg,±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變化(mm Hg,±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干預前收縮壓 舒張壓干預后(1年)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組對照組23 23 156.12 ±9.61 154.38±10.11 92.31 ±5.01 91.98 ±4.65 126.30±12.72*136.21±10.21 85.74 ±4.72*89.62 ±5.34
表3 老年性癡呆患者干預前、后MMSE及HAMA分值動態比較(分,±s)

表3 老年性癡呆患者干預前、后MMSE及HAMA分值動態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干預前MMSE HAMA干預后(1年)MMSE HAMA治療組對照組18 18 19.32±1.99 19.10 ±2.76 16.00±4.11 16.23±5.12 18.11±1.03*20.21 ±1.98 16.02±3.45*8.78 ±5.26
個性化護理是在整體護理的思維模式上延伸和發展而來,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把患者作為一個有病求醫、同時又具有自我性格和家庭社會特征的完整個體來看待,注重個體的特征與個性,將常規的醫療護理工作與患者自身的個性特征相結合,提供靈活、貼切的護理服務[6-7]。個體化的護理干預是針對不同患者、不同時期、不同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況而采取的護理方案,針對性強,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及治療。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多種疾病患者的治療均有良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對膀胱癌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于老年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減輕患者痛苦,延長患者壽命。
本研究通過對120例老年病患者(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3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46例,老年肺癌患者36例)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得出治療組效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個性化護理干預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對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結果表明,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且可維持血壓平衡。老年性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退行性變性疾病,以記憶減退、認知障礙、人格變性為特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情緒[9-10]。本研究以精神狀態檢查量表和焦慮量表作為考察指標,得出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和情緒障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合分析,個性化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患者對自身狀況及治療、護理的認識,對老年病患者的治療更具有針對性,在臨床治療上有明顯的優勢,值的大力推廣。
[1]趙慧霞,王欣.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構建與事實探討[J].護理研究,2005,19(4):642-643.
[2]黃雅華.個性化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3):128.
[3]李正春,熊黎,孟蓓.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對6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陜西中醫,2006,27(6):748.
[4]黃和平,王燕,武雪梅,等.院外護理干預隊48例膀胱癌術后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0,39(1):123.
[5]魏永吾,王紅.辨證治療老年癡呆 50 例[J].陜西中醫,2009,30(7):819.
[6]楊平,陳博,伍曉汀.胃癌住院患者營養風險及臨床營養支持現狀調查[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6):620-624.
[7]伍曉汀,陳博.臨床營養支持策略的變遷[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1):25-28.
[8]黎介壽.臨床營養支持的發展趨勢[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0,17(1):1-4.
[9]蔣朱明.臨床診療指南——腸外腸內營養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8-20,41-45.
[10]王新穎,李寧,羅楠.結構脂肪乳劑改善腹部手術后患者的氮平衡和蛋白質代謝[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5,12(5):27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