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延陶/插圖|宋涵
年均增長20%,價格翻5倍,這樣的表現讓我們不能否認,從2002—2011年這十年是名符其實的“黃金”十年。更有樂觀的看多者堅信,2013年金價將繼續上行,突破2300美元/盎司。
然而,就在簇擁者們仍然用各種理由堅信“金牛”仍將在2013年繼續馳騁的時候,美聯儲在新年伊始的紀要會議突然潑來了一盆冷水,QE3或將在年內終結。
眾所周知,美聯儲實施的每一次QE都像是讓“金牛”瘋狂的紅布。唱多的投資者就如同紅布后的斗牛士,總是堅信紅布的每一次抖動都能夠引發“金牛”的瘋狂。然而這一次,斗牛士似乎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QE3以及QE4已經從非常規的貨幣工具,逐漸變成了常規的刺激就業的貨幣工具。
2012年應當被冠以“量化寬松”之年。美國在2012年9月13日將“精雕細琢”的QE3推上了臺面。QE3一經推出,金價從7月開始醞釀的“曖昧”之情迅速升溫,到10月初,金價攻上了1791.75美元/盎司的高點。
但是,同為量化寬松,3個月后12月12日推出的QE4,對金價的影響卻如同“泥牛入海”,在起初泛起了一片漣漪后,迅速沒了聲息。同樣,日本方面,安倍晉三勝選后,雖然其大張旗鼓地呼吁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金價也反應平平。
市場質疑QE的聲音隨即響起。興業銀行資深黃金分析師蔣舒告訴《英才》記者,所謂QE推動黃金價格上漲,只是一種最為直觀的邏輯,但仔細想想,其實未必成立。寬松貨幣政策時,一部分貨幣會流向實體,一部分流向金融市場,這也就會導致金融市場包括股票、大宗商品等的行情出現上漲。但是,我們并不能就此得出結論,認為黃金就一定會漲,畢竟黃金只是眾多金融產品中的一個品種。
這一觀點可以得到事實的印證。盡管有“末日預言”的籠罩,但是2012年美國股市卻掃去陰霾,美股三大指數均創出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創出了近11年新高。盡管不能說量化寬松是美股走強的直接原因,但兩者之間仍是不無關系。
那么為何之前的QE卻對金價構成了實質性的刺激?蔣舒認為,之前量化寬松帶給金價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美元實現的,美元大幅下跌,金價就會隨之上漲。而如今QE失靈的原因是美元指數并沒有因量化寬松的推出而大幅下挫。
“究其原因,當QE已經見慣不怪了的時候,量化寬松的概念就發生了改變。”蔣舒表示,從美聯儲的論調來看,QE3以及QE4已經從非常規的貨幣工具,逐漸變成了常規的刺激就業的貨幣工具。從前,量化寬松的推出就表示著經濟金融狀況正趨于惡化。然而現在的量化寬松并不是來保證金融機構不倒閉的,它持續推出的前提條件是美國就業數據。
與上述看法不同的是,威爾鑫首席分析師楊易君告訴《英才》記者,1月4日的美聯儲紀要表明,美聯儲內部關于希望量化寬松達成目標的分歧在加大,紀要描述了只是這種分歧的存在,但結果依然是主張維持超寬松量化的力量占主導。
數據顯示,在2009年10月美國失業率觸頂10.2%之后處于逐步回落過程。在隨后的3年中,美聯儲經歷了兩輪貨幣釋放,但失業率僅從10%上方回落到7.8%附近。而美聯儲希望達到的最終目標是5.5%。從目前來看,還有很大差距。
“至少2013年,甚至2014年中期以前不用擔心美聯儲會收縮寬松”,楊易君說。

全球貨幣超發的大背景沒有本質上的轉變。
自2001年以來,黃金已經延續了12年的牛市行情。但是2012年的黃金需求較2011年出現了縮水,金價漲幅也在收窄。
倫敦現貨金價的走勢顯示,近十年來,黃金價格的年平均增長率將近20%。然而2012年相較于2011年的增長僅為不到7%,為2002—2012年歷年最低。
因此,各大金融機構給出的2013年金價預測值,也相較于2012年偏低。那么,今年是否會成為黃金牛市的轉折點?(見左圖)
高盛就在其發布的報告中,建議投資者賣出黃金。他們認為,隨著經濟的逐漸復蘇,超低利率的時代似乎要完結了,而實際利率正是影響金價的關鍵。高盛警告,一旦預計實際利率上升,黃金價格就會下降,同樣的事情就曾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
高盛宣稱,黃金多頭行情將在2013下半年反轉。鑒于此,高盛將12個月目標金價下調7.2%至1800美元/盎司,同時將2014年金價目標值設在1750美元/盎司。
然而摩根士丹利卻告訴投資者:“別聽高盛的,我們繼續看多黃金。”摩根士丹利表示,美元走弱、央行購入黃金、ETF需求、印度需求的回升,是黃金維持牛市的基本面支撐力量。該機構預計2013年黃金均價為1853美元/盎司。
世界上兩家金融巨頭的對立與分歧,代表了投資界普遍存在的迷茫。
蔣舒就認為,2013年黃金的走勢主要取決于美國經濟復蘇的情況,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關注失業率的變化,畢竟美聯儲已經將量化寬松與就業情況緊密的關聯在了一起。一旦失業率不斷好轉,美元就將走強,對黃金的壓制作用將會顯現。這與高盛的觀點大致相同。
經易金業副總經理柳宇寧對黃金未來的預期,與摩根士丹利較為接近。他認為,2013年黃金市場的走勢不會太紅火,將與2011年9月以后的情形相近,仍是維持調整格局,并且相較2012年1550美元/盎司—1750美元/盎司的區間會有一定的重心下移。但他也告訴《英才》記者,長遠看,黃金仍將維持牛市格局,因為全球貨幣超發的大背景沒有本質上的轉變,2013年有可能迎來的調整只是中期現象。
楊易君則指出,看待黃金市場的基本面,要盯緊全球信用貨幣泡沫的趨勢相對于實體經濟是在放大還是在縮小即可,同時還需關注黃金本身是否產生了明顯的階段性泡沫,這是投資黃金的“大道”。
“綜合近幾年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趨勢判斷,我認為3年內有望見到3000美元/盎司的金價”,楊易君對黃金的“牛途”充滿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