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慶 夏兆芳
(山東省濟南市中醫醫院,250012)
我們采用燒傷膏配合扶他林治療燒傷30例,報道如下。
我院外科燒傷(Ⅱ度)住院病人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自制燒傷膏)和對照組(濕潤燒傷膏組)各30例。治療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8~60歲,平均(28.69±5.03)歲;燒傷6例,沸水燙傷20例,油燙傷4例;燒傷面積平均為(10.54±2.60)cm2。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8~60歲,平均(29.26±4.24)歲;燒傷7例,沸水燙傷21例,油燙傷2例;燒傷面積平均為(10.28±2.70)cm2。兩組一般情況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
所有病例均進行正規清創處理,處理后治療組燒傷早期潰破創面應用毒熱清燒傷膏外涂,用無菌壓舌板將藥膏涂于創面上,藥膏厚度1~2mm,沒有潰破燒傷區域四周涂扶他林,創面再用一層碘伏紗布(0.5%碘伏溶液+10%的生理鹽水稀釋溶液浸透)覆蓋,外用無菌紗布加壓包扎,根據滲出情況進行換藥,早期一般每2~3日換藥1次。約5d后浮動表皮開始脫落,創面常有膿性物,處于感染期,應用解毒燒傷膏,一般每日換藥1~2次,創面仍用一層碘伏紗布覆蓋。創面新鮮、無膿性物則處于修復期,應用創瘍靈外涂治療,藥膏厚度1~2mm,一般每日換藥1次,或者隔日1次。
對照組創面清潔消毒后,用無菌壓舌板將濕潤燒傷膏涂于創面上,藥膏厚度1~2mm,創面再用一層碘伏紗布覆蓋,外用無菌紗布加壓包扎,根據滲出情況進行換藥處理,直到愈合。
癥狀評分標準:腫脹:輕:輕度腫脹,較對側相對應位置圍差<1cm;中:腫脹較對側相對應位置圍差1~2cm;重:明顯腫脹,較對側相對應的位置圍差>2cm。瘢痕:輕:瘢痕面積<2cm2;中:瘢痕面積2~4cm2;重:瘢痕面積>4cm2。疼痛:輕:疼痛輕能夠耐受,輕度的灼熱感,不需要口服止痛藥;中:疼痛重,不能夠耐受,明顯的灼熱感,需要口服止痛藥;重:劇烈疼痛,明顯的灼熱感,需要鎮痛藥治療。以上癥狀無計0分,輕計2分,中計4分,重計6分。
主要癥狀改善情況(疼痛、腫脹、瘢痕)見表1。

表1 癥狀積分
創面愈合率:治療組30例,治療7d創面愈合率21%,治療15d創面愈合率79%,治療20d創面愈合率94%;對照組30例,治療7d創面愈合率15%,治療15d創面愈合率66%,治療20d創面愈合率88%。
平均生肌時間:治療組平均愈合時間(20.65±1.40)d;對照組平均愈合時間(24.68±1.50)d。
燒傷有復雜的病理過程,初期傷處組織細胞受損,緩激肽、補體碎片(C3a、C5a等)、組胺、色胺等釋出;花生四烯酸由于磷脂酶等作用,變為前列腺素(PG)、血栓質(TX)和白三烯(LT);釋放各種其他因子,如血小板活性因子(PAF)、白介素(IL)、腫瘤壞死因子(TNF)等。以上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可引起燒傷的局部炎癥和全身反應,燒傷區及其鄰近組織的毛細血管可發生充血、滲出、血栓形成等變化,形成表皮真皮間的水皰和其他組織的水腫。中醫認為,本病之初熱毒侵襲,皮肉受害,經脈損傷,其氣阻滯,絡脈瘀阻。燒傷中期皮膚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機體的防御機制遭到破壞,全身的抵抗力下降,組織液外滲,細菌易于入侵形成感染。燒傷后期處于修復期,局部創面感染減輕,上皮細胞生長逐漸愈合。中醫認為燒傷后期機體氣血虧虛,余毒殘留。
根據燒傷的病因病機我們提出分期治療燒傷的方法,具體是燒傷早期毒熱清燒傷膏配合扶他林外涂,感染期解毒燒傷膏外用,修復期創瘍靈外涂治療。毒熱清燒傷膏主要成分為紫草、大黃、虎杖、冰片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痛作用,配合扶他林外用可有效減輕燒傷區及其鄰近組織的毛細血管充血、滲出、血栓形成等變化,具良好的止痛作用,臨床研究表明燒傷后通過換藥處理,患者的燒灼樣疼痛感很快減輕。解毒燒傷膏主要成分紫草、虎杖、黃連、黃柏、大黃等具有明顯的抗感染作用,本組病例應用解毒燒傷膏治療時,大部分停用抗生素,用藥7~10d后創面細菌培養陰性,局部感染得到明顯遏制,無1例發生再感染。其機制是減輕了細菌的生長繁殖速度,從而導致細菌致病性的降低,并提高了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解毒燒傷膏在創面形成保護膜,隔離了外界污染,同時形成自動液流循環,使細菌毒素及代謝產物不斷從創面組織中排出,有效地降低創面細菌濃度,避免了創面感染加重和再次感染。創瘍靈是在紫草油基礎上研制而成,其藥物組成有紫草、血竭、珍珠粉、象皮、冰片、黃芪等,具有益氣活血、涼血生肌作用。其治療燒傷創面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機理為:①改善創面的血液循環,加速創面的新陳代謝,為再生血管提供氧和營養物質,促進局部新陳代謝,利于創面愈合。②創瘍靈具有明顯的抗感染作用,可提高創面局部免疫力,與巨噬細胞的激活、加強其趨化性、抑制其移動及使其吞噬作用增強有關。③影響生長因子在創面中的表達,創瘍靈在創面修復的炎癥和增殖期可顯著提高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水平,從而促進創面膠原的合成和上皮的增生,在塑形期又降低bFGF水平,促進增生膠原降解,使其排列有序,減少瘢痕形成。提高局部組織層粘連蛋白(LN)含量,有利于創面愈合。總之,采用分期治療燒傷愈合時間短、瘢痕輕、病人痛苦少、費用低,療效確切,操作方法簡便,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