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金山街道東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梅州 514011
該文將對該院自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前來就診的58例嬰幼兒皰疹性齦口炎患兒給予臨床分析,從而探討升降散合黃連解毒湯灌腸治療皰疹性齦口炎患兒的臨床療效,現結果如下。
該文將對該院自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前來就診的58例嬰幼兒皰疹性齦口炎患兒給予臨床分析,即研究組,其中男性患兒為38例、女性患兒為20例,年齡在3個月~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0.9±0.6)歲,患兒病程在1~3 d之間,平均病程為(1.9±0.2)d;另選取皰疹性齦口炎58例患兒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兒為36例、女性患兒為22例、年齡在4個月~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1±0.5)歲,患兒病程在1~3 d之間,平均病程為(1.7±0.3)d。研究組與對照組皰疹性齦口炎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教育背景以及社會經歷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且P>0.05,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具有臨床可比性。
1.2.1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兒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皰疹性齦口炎疾病;②皰疹性齦口炎患兒臨床表現為進食困難、流延、反復高熱、齒齦紅腫、口周皰疹、口氣臭穢、舌尖邊潰瘍等;③對皰疹性齦口炎患兒進行血常規檢查可知,患兒體內白細胞在正常值范圍內。
1.2.2 治療方法 研究組皰疹性齦口炎患兒給予升降散合黃連解毒湯灌腸治療,其藥物組成為生大黃3 g、黃柏4.5 g、僵蠶6 g、姜黃9 g、梔子6 g、黃岑4.5 g、藥用蟬衣3 g、黃連6 g,以水煎至50 mL,待患兒日間或晚間入睡時分兩次對其進行保留灌腸,若患兒出現大便泄下癥狀,則應將藥方中生大黃除去;對照組皰疹性齦口炎患兒采用常規抗生素治療,每日對患兒給予青霉素治療,劑量為每千克10~30萬U,病毒唑每千克10~15 mg,每日靜脈輸液一次。兩組皰疹性齦口炎患兒若發熱均進行布洛芬退燒,口腔局部使用雙氧水進行消毒清洗,之后噴涂西瓜霜[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給予統計學分析,得出結論。
1.2.3 療效判斷標準 ①顯效。皰疹性齦口炎患兒進行治療兩日后,發熱現象消失,進食情況明顯好轉;②有效。皰疹性齦口炎患兒進行治療兩日后,發熱現象好轉,進食情況好轉;③無效。皰疹性齦口炎患兒進行治療兩日后,發熱現象無變化甚至加重,進食情況無變化甚至加重。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與對照組皰疹性齦口炎患兒經上述不同方法治療后,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分析,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皰疹性齦口炎患兒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由表1可知,研究組皰疹性齦口炎患兒經治療后,總有效率高達91.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皰疹性齦口炎患兒經治療后總有效率77.59%,且P < 0.05,兩組患兒治療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皰疹性齦口炎是臨床口腔科常見的黏膜性疾病之一[2],中醫認為小兒口瘡是由于體內火氣內發,心有客熱熏上焦所致,可見皰疹性齦口炎患兒體內素有內火[3],該文選用升降散合黃連解毒湯對嬰幼兒皰疹性齦口炎患兒進行灌腸治療,其藥方中生大黃起到定亂以致治的目的,僵蠶清化升陽、蟬蛻清虛散火、姜黃辟邪靖疫、梔子通瀉三焦、黃柏清下焦之火、黃岑與黃連清上焦之火、上述藥物共同作用可達到清心、脾、肝三焦之火的目的。綜上所述,對嬰幼兒皰疹性齦口炎患兒給予升降散合黃連解毒湯治療,可顯著提高患兒治療有效率,且免除患兒服藥之苦,患兒治療依從性較好,最終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改善患兒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蔣進,曾光明. 桂林西瓜霜治療復發性阿弗它潰瘍的隨機雙盲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9,15(4):353-354.
[2] 陳先雯. 甲氰咪呱治療嬰兒皰疹性口炎31例臨床觀察[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0,13(4):292-293.
[3] 秦立芳,任小棣,張松青.綜合療法治療小兒皰疹性齦口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1(28):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