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李曉寧,張 卓
(1.吉林大學公共計算機教學與研究中心,吉林長春 130022;2.長春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3.長春市實驗中學,吉林長春 130025)
工科專業C語言教學改進探析
李曉峰1,李曉寧2,張 卓3
(1.吉林大學公共計算機教學與研究中心,吉林長春 130022;2.長春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3.長春市實驗中學,吉林長春 130025)
本文通過分析C語言教學遇到的問題,對C語言教學內容的調整與優化、教學環節的改進做了探討與分析,并且對改進前后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成效進行比較,為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工科;C語言;教學改革
在高校工科本科學生的培養方案中,計算機程序設計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C語言以其強大的功能和廣泛的應用成為高校工科院系的首選程序設計語言。目前,國內外的高校很多專業,尤其是工科的各個專業,選取C語言作為教學語言。但由于C語言的語法細節相對繁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感到難以掌握,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本文通過分析C語言教學遇到的問題,討論C語言教學內容的調整與優化,提出教學環節的改進,并對改進前后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成效進行比較,為推動教學改革做進一步的探討。
在工科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計算機教學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主要基礎。學生對于程序設計非常感興趣,但是由于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素養參差不齊,而且在低年級教學活動過程中,課程內容紛亂繁雜、枯燥乏味,難以學習,更難以實際運用,因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致他們缺少學習動力,更談不上自主學習。
在C語言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足,其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第一,教師忽略了實際運用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沒有關注學生構建所學課程的體系結構,致使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學生在整個的學習活動中,對于語法規則和各章節涉及的概念機械地記憶,直到課堂教學結束也不能深入理解課程的精華和主要內容;第二,在傳統教學環節中,教師采用理論聯系實際,介紹抽象概念、語法規則在前,具體問題應用在后的方法。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過程主體上是被動灌輸,會產生厭煩心理,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發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是不利的。本文將對C語言教學內容的調整與優化、教學環節的改進進行探討與分析。
在C語言的教學內容中,知識要點的數量很多。如何將這些知識要點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建立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在眾多的知識要點中,指針是C語言學習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指針的內容通常居于教材的后半部分,因此學生難于在短時間內徹底理解并牢固掌握,最終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確實困難。然而指針的使用是C語言的靈魂和重點,變量地址和數組成員在內存的存儲地址與指針的使用有著密切的聯系,至于函數參數的傳址調用是指針應用的具體體現,因此可以將指針的概念和應用貫穿于授課的全過程,將重點難點問題分解細化,使學生能夠熟悉所學內容,在不斷鞏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新知識,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盡量用形象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概念,使學生容易理解這些復雜的概念。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多數以講授語法知識和語法現象為主,導致課堂內容復雜枯燥。而學生在課后的學習中遇到疑問,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在整個成績評定的環節中也存在著對學生實踐能力評價不到位的情況。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引發學生興趣,將語法教學淡化,將概念、方法、語法現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引入。教師可以在介紹具體案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環節改進的流程中強化實踐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計算機語言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上機實驗對于學習C語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針對工科專業學生遇到疑難不知如何解決問題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解決:(1)在上機調試之前,帶領學生分析實驗內容,引導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計算性思維;(2)對于程序運行時的錯誤提示,教師給學生以有針對性的解釋,逐步培養學生自己查看提示信息的能力,積累通過提示信息找到問題根源的能力;(3)教師對學生上機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大多數學生的錯誤操作進行歸納總結,激發學生的上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表1中列舉了教學環節改進前后學生對于課程的關注程度。
表1 教學環節改進前后學生對于課程關注程度比較
在實踐環節中,教師針對教學目標編寫上機測試習題。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統一處理學生存在的問題。實踐教學要實施分層次教學,教師編寫上機測試習題要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在編寫上機習題的過程中,教師提出C語言上機實踐的基本要求,這個學習目標是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同時可以為學有余力的學生編寫較高要求的題目,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在考核方式上,學生的總評成績由以往的期末成績為主,改為實踐教學在總評成績中占有較大比重。在C語言考試試題中,增加了試題評價的操作,促進試題使用的規范化,增加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
本文通過分析C語言教學遇到的問題,對C語言教學內容的調整與優化、教學環節的改進做了探討與分析,并且對改進前后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成效進行比較,為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實踐證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 考 文 獻]
[1]劉一松,畢建良.“認知-驅動-自主”教學模式與C語言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08(14):23-24.
[2]王鵬遠,蘇虹.高校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1(2):15-18.
[3]周長英,董翠英,陳穎.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方法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0(23):148-149.
[4]宋楚平,李少芹.C語言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5(2):84-84.
[5]李曉峰,李曉寧.基于螞蟻算法評價考試系統試題的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3):233,236.
On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 of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 Language
LI Xiao-feng1,LI Xiao-ning2,ZHANG Zuo3
(1.Public Computer Teachingand Research Center,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22,China;2.Information TechnologyDepartment of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32,China;3.Changchun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Changchun Jilin 130025,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C language teaching,discussed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cont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teachinglink,and compared the learning state and outcome of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ment in order tolay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teachingreform.
Key words:engineering;Cprogramminglanguage;teachingreform
G642
A
1008-178X(2013)01-0125-02
2012-11-06
李曉峰(1979-),男,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公共計算機教學與研究中心講師,從事計算機網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