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裴 佩
2011年,宜賓GDP總量超千億,連續十年領跑川南經濟,被列入未來5年實現“次級突破”的城市之一。白酒產業作為宜賓的“一號產業”,近年來對宜賓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新的開局之年,白酒產業能否繼續高位起跳?其他產業能否繼續支撐宜賓經濟的快速發展?宜賓GDP總量千億倍增的目標5年后能否實現?
宜賓自古以來就是美酒的故鄉。有人戲稱,“從宜賓的上空飛過,都能夠聞得到酒香”。
走進宜賓,濃濃的酒文化散發著醉人的氣息。“十里酒城”五糧液集團工業園區,其建筑藝術處處與酒文化結緣;品嘗一下“蜀南竹海”的竹筒飯,可以聽到“竹王造酒”、黃庭堅與箐齋液的故事口口相傳;走進“興文石海”,那里有跳僰王舞、喝僰王酒的傳說……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產業構架,宜賓與白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作為長江上游的天然生態屏障,宜賓素有“翻手五糧液,覆手長江水”之稱。如今,宜賓人的驕傲——“中國酒業大王”五糧液,已成為酒都宜賓的一張名片,享譽全球。
2012年8月16日,宜賓五糧液集團進行了五糧液工程改造技術第三次擴能開工儀式。釀酒車間、智能倉庫、陳釀酒庫……一張張展板呈現的規劃圖上,展示出了這個巨大擴能項目的概貌。“項目建成后,可增加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稅150億元。”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唐橋這樣說。2012年上半年,五糧液集團銷售收入達329.75億元,實現利稅109.98億元,同比增長46.91%,實現出口創匯1.66億美元。
2013年初,五糧液集團公司完成了16萬噸的白酒釀制,進一步凸顯了“中國白酒金三角”的排頭兵優勢。“我們也正在大力開發中低價位酒市場和收藏酒行業,力爭明年實現增長20%的目標,在‘十二五’末,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唐橋說。
參天大樹不可少,片片綠茵不可缺。
白酒產業是宜賓的 “一號產業”,在這樣一個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和宜賓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宜賓目前有大大小小的白酒企業28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5家,銷售收入上億元的酒企已超過25家,獲得白酒類“中國馳名商標”品牌的有7件。
在“十二五”規劃中,高洲、敘府、紅樓夢等16戶酒類中小企業被納入實施“億元企業”的培育計劃中。到2015年,全市品牌酒產量力爭達100萬千升,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00億元,實現利稅200億元以上。
中國美酒在四川,四川美酒在宜賓。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區的宜賓,正領舞著“金三角”走向世界。
一個企業,帶強了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動了一個產業群。五糧液的成功可以說為宜賓產業的發展塑造了一個鮮活的榜樣。
早在2007年,天原集團、絲麗雅集團、中核建中集團、五糧液集團就被列入全省重點培育的100戶大企業大集團。
宜賓市長徐進說:“到2015年,宜賓將形成1000億元產業園區、500億元產業園區、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5個,讓產業園區真正成為宜賓產業升級的引擎。”
目前,已有13個產業園區成為宜賓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園區開發面積達到64.12平方公里,已入駐企業402戶。將產業集群、集中、集約發展,“產業鏈的長短也是產業成敗的關鍵。”省社科院楊鋼副院長說。
上下延伸產業鏈成為宜賓發展“一號產業”的重要舉措。
2011年9月16日,四川聯合酒類交易所在宜賓開市營運,這是我國第一家白酒現貨交易所。標準倉單質押、應收賬款融資、擔保服務等金融服務是交易所的主要服務內容。這種交易方式的轉型,為酒業與金融業聯姻搭起了平臺。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是中國酒業發展中“歷史性的一大步”。“一號產業”的產業鏈除了向金融業延伸外,還在積極向旅游業拓展。酒文化影視城、舊州塔五谷園、酒文化博物館、江北商業步行街、流杯池酒文化主題公園和武廟、華藏寺、東樓觀光游覽區、冠英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宜賓打造的酒文化特色街區。
2007年,“酒圣節”被確定為宜賓市的法定節日后,與民間風俗結合的宜賓苗族的“攔路酒”“祭花桿”等旅游項目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游客。品種多樣、包裝精美、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旅游禮品酒在宜賓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這些年,宜賓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370億元增至2010年的871億元,年均增長14.5%,2011年又跨進了千億俱樂部,它的發展勢頭還是很快的。”楊鋼說。
除了重點打造酒類食品業基地外,長期以來,宜賓市還積極打造綜合能源、化工輕紡、機械裝備制造等“四大產業基地”,推動產業園區的發展。
“宜賓這幾年的變化大。”河北的陳先生到宜賓走親戚后,對宜賓給予了高度評價:“太美了……滿眼的綠色真是讓人滋心養肺。”這也是宜賓近年來堅持科學發展、快速發展,致力于生態環境建設的結果。
“這些年交通變化也大。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水中游的都有了,走親戚比以前更加方便了。”對宜賓的交通,陳先生贊不絕口。
作為川滇黔的交通樞紐,宜賓“鐵、公、水、空”四位一體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基本形成,加上我省目前最大的內河港口——宜賓港相配套,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讓宜賓成為一座“宜居、宜業、宜商、宜賓”的城市更加有了底氣。
“十二五”期間,宜賓預計完成交通投資1400億元,其中高速公路項目約600公里,投資700億元;鐵路項目400公里,投資500億元;國省干線、機場、港口、農村公路等項目投資200億元。
“隨著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成貴鐵路、宜賓港等一批項目的建設,宜賓發展的口子撕開了。交通樞紐帶來了各種要素的迅速匯集,宜賓要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積極融入成渝經濟區,力爭成為沿長江發展帶的老大。”宜賓市委書記楊冬生說。
未來5年能不能實現千億倍增目標?
和不同的宜賓人對話,會感到他們往往用不
同的視角來審視自己,自信心與危機感并存。自信的宜賓人說,全國80%的白酒企業都與宜賓密不可分。中國白酒出口每100瓶中,就有85瓶是五糧液。還說,這里是金沙江、岷江、長江的交匯之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這在全世界的城市中也不多見。他們相信,宜賓將成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工業城市。但危機感也會從他們的口中蹦出來——在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還不夠,高端產業鏈的發展還不夠強,“四大產業基地”對整個經濟的支撐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這就是宜賓人,既大步前行又居安思危。宜賓,揚帆起航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