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行 劉青鵬 劉柏新 周立平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遼寧 沈陽 000)
胱抑素C(Cys-C)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較低的分泌性蛋白質,與腎小球濾過率密切相關,是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一個理想指標〔1〕。近些年來對其研究發現,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組織蛋白酶等相互作用,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瘤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過程〔2〕。本文旨在觀察中老年人Cys-C和Hcy與急性心肌梗死病變的相關性。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診斷依據2004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和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組織,高潤霖等主編的《心血管病治療指南和建議》進行,男43例,女26例;年齡38~80歲,平均(60.3±12.5)歲。尿蛋白和腎功能(尿素、肌酐)檢測均正常。健康對照組:隨機選取醫院健康體檢的人員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40~78歲,平均(58.3±11.6)歲。無心、肝、腎等臟器疾病。
1.2 儀器與試劑 美國Beckman公司IMMAGE免疫化學分析儀、日立儀器有限公司7600-110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各自配套的相關試劑。
1.3 方法 全部受檢者均為清晨空腹靜脈采血,抽取靜脈血5 ml進行3 000 r/min離心10 min。用日立儀器有限公司7600-110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 Cys-C、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檢測;用美國Beckman公司IMMAGE免疫化學分析儀進行Hcy檢測。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0.0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直線相關性分析。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心肌梗死組和對照組年齡、性別構成比、體重指數(BMI)、吸煙、舒張壓、身高、體質量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心肌梗死組收縮壓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急性心肌梗死組和對照組各指標比較 心肌梗死組的Cys-C與Hcy結果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C、TG、HDL-C、LDL-C兩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Cys-C水平較恢復期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Hey、TC、TG、HDL-C、LDL-C 兩組結果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對照組和心肌梗塞組患者的一般資料(±s)
表1 對照組和心肌梗塞組患者的一般資料(±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組別 n BMI(kg/m2)吸煙(n)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心肌梗死組 69 24±2 28 135±211)74±9對照組36 24±3 9 121±12 82±13
表2 心肌梗死組與正常對照組檢測結果(±s)
表2 心肌梗死組與正常對照組檢測結果(±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恢復期比較:2)P<0.05
組別 n Cys-C(mg/L) Hcy(μmol/L)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心肌梗死組 69 0.93±0.131) 1.31±0.311)4.59±1.10 1.64±0.66 1.46±0.33 2.65±0.65急性期組 40 0.88±0.142) 1.12±0.30 4.68±1.20 1.58±0.65 1.48±0.32 2.85±0.56恢復期組 29 0.63±0.11 1.21±0.27 4.32±1.05 1.59±0.45 1.68±0.33 2.86±0.54對照組 36 0.60±0.12 0.91±0.24 4.63±0.68 1.48±0.54 1.49±0.24 2.87±0.40
2.3 血清Cys-C和Hcy水平與急性心肌梗死病變程度的相關性 直線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Cys-C與收縮壓和Hcy呈正相關(P<0.05),其中與收縮壓的相關性最強(r=0.447,P=0.002);Cys-C 與年齡、舒張壓、TC、TG、LDL-C、HDL-C 無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Cys-C與其他指標間的相關情況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炎癥因子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病理生理過程,表現為細胞外基質降解與血管壁重構。Cys-C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參與半胱氨酸蛋白酶、基質金屬蛋白酶等活性調控,維護細胞外基質的產生和降解的動態平衡。當Cys-C含量減少時,基質金屬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組織蛋白酶活性相對增強,造成細胞外基質降解增加,促使血管壁病理性重構。動脈粥樣硬化病理形成過程涉及損傷,炎癥反應,滲出和血栓形成。本研究提示,心肌梗死組的Cys-C與Hcy結果高于對照組。心肌梗死組的TC、TG、HDL-C、LDL-C與對照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與國內外文獻〔3~5〕報道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發現CysC與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PRIME研究〔6〕是一項有關Cys-C與冠心病相關性的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共納入了9 758例50~59歲的非冠心病人群為研究對象,研究終點為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發生、心源性死亡,隨訪5年期間159例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154例發生心絞痛,結果發現Cys-C水平跟第一次缺血性心血管事件明顯相關,在糾正了傳統的冠心病危險因素之后這種相關性仍然存在,但是在加入了C-反應蛋白這一因素后這種相關性被弱化,Cys-C應該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癥過程。本研究結果顯示,心肌梗死患者平均血漿Cys-C水平與Hcy水平呈正相關,說明Cys-C與Hcy一樣參與了心肌梗死的發生、發展過程。本研究發還發現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ys-C水平與年齡、性別構成比、體質量、舒張壓、吸煙史等一般資料無相關性;而血清Cys-C水平和收縮壓相關。提示收縮壓增高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這與國內文獻報道一致〔7,8〕。
目前心肌梗死直接威脅著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質量,發病率高,而血漿Cys-C與Hcy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增高,且隨血管病變程度加重其水平增高,提示Cys-C和Hcy與心肌梗死相關,是反映心肌梗死及嚴重程度的兩個較好指標,可作為心肌梗死的預測因子。所以降低中老年人血漿Cys-C與Hcy水平對預防中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發病具有重要意義,故其血清濃度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參考。
1 顧圓琴,白亞玲.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的測定方法及臨床應用〔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7;30(8):952.
2 Eriksson P,Deguch H,Aamnegard A,et al.Humane evidence that zhe Cystatfin C geneis implicate in focal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rterioscle Thromb Vasc Biol,2004;24:551-7.
3 Cou E,Botey A,Alvarez L,el al.Serum Cystatin C as a new marker,for noninvasive 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as a marker for ear-ly renal impairment〔J〕.Am J Kidney Dis,2000;36(1):29.
4 李海霞,張春麗,徐圍賓.健康人群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與肌酐分布及其評價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比較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6;29(11):970.
5 杜曉英,周建華,吳萍萍,等.健康成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與性別及年齡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8;31(12):1384.
6 Luc G,Bard JM,Lesueur C,et al.Plasma cystatin-C and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PRIME Study〔J〕.Atherosclerosis,2006;85:375-80.
7 徐志強,王 俊,王鳴和.胱抑素C與冠心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8;29(1):64.
8 陳治奎,葛長江,胡申江.胱抑素與心血管疾病關系〔J〕.生理科學進展,2003;34(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