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明 惠秋平 (信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農(nóng)村留守老人由于生活照料、健康醫(yī)療及情感慰藉等方面的匱乏,這些老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空巢綜合征”,他們的健康狀況、尤其是心理健康狀況欠佳,是當今社會中生存風險較大的弱勢群體〔1〕。而人的自我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2〕,自我和諧又與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等密切相關〔3〕,關注老人的自我和諧與心理健康問題,讓他們度過一個心身健康的幸福晚年是全社會的責任。既往關于老人的研究,過多注意力集中在城市社區(qū),關注農(nóng)村老人、尤其是農(nóng)村留守老人的較少;對老人的感恩研究較多、對老人自我和諧和情緒智力幾乎沒有涉及,更缺乏把三者結合起來進行的綜合研究。為此,本研究以入戶抽樣調(diào)查為基礎,試圖對農(nóng)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諧狀況及與感恩、情緒智力等因素的關系進行綜合研究,旨在為農(nóng)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諧與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學依據(jù),為農(nóng)村留守老人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增磚添瓦。
1.1 被試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河南省信陽、南陽和新鄉(xiāng)地區(qū)選取153名子女打工在外的農(nóng)村留守老人進行問卷調(diào)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39份。在所調(diào)查的樣本中,男70人,女69人;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90人,初中36人,高中及以上僅13人(進一步分析時與初中類合并);子女與其經(jīng)常聯(lián)系的91人,很少聯(lián)系的48人;有配偶107人,無配偶(離異或喪偶)32人;身體健康的62人,患有一種慢性病的56人,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21人(顯示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整體較差,很多留守老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55.4%)。
1.2 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文版的感恩問卷、情緒智力量表和自我和諧量表。(1)個人信息調(diào)查表(PII)包括被試的性別、文化程度、子女聯(lián)系狀況、配偶、健康狀況等個人基本信息。(2)感恩問卷-6(GQ-6)是由McCullough、Emmons和Tsang(2002)所編制的一份自陳量表,共包含6個題目,李克特7點式計分,為避免被試的趨中反應在本研究中改用6點計分,問卷的得分越高感恩傾向越強烈。McCullough等〔4〕的研究指出,GQ-6擁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內(nèi)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66。(3)情緒智力量表(EIS),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5〕,是情緒智力中具有代表性的量表之一,近年來被廣泛采用,在本研究中內(nèi)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87。(4)自我和諧量表(SCCS)由王登峰〔6〕根據(jù)Rogers的自我和諧理論框架編制,共35道題目,5點式計分,包含三個分量表:自我與經(jīng)驗的不和諧、自我的靈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其同質(zhì)性信度分別為0.85,0.81,0.64。其中“自我靈活性”分量表反向計分后與其他兩個分量表相加即為總分。
1.3 施測程序 采用入戶個別施測,由研究者本人及經(jīng)過培訓的心理學研究生深入農(nóng)村留守老人家中發(fā)放問卷,由被試根據(jù)研究者要求自行填寫《個人信息調(diào)查表》、《感恩問卷》、《情緒智力量表》和《自我和諧量表》,填寫完畢后當場回收問卷。
1.4 數(shù)據(jù)處理 在對全部問卷質(zhì)量進行審核的基礎上剔除無效問卷,然后進行問卷編號,將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用SPSS16.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2.1 農(nóng)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諧的一般情況 農(nóng)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諧得分在66~132分之間,平均分(93.76±13.01)分,量表的中點值為87.50分;自我與經(jīng)驗不和諧維度得分在27~71分之間,平均分(46.01±8.42)分,量表的中點值為40.00分;自我靈活性維度得分在30~59分之間,平均分(45.27±6.34)分,量表的中點值為30.00分;自我刻板性維度得分在12~33分之間,平均分(21.02±4.24)分,量表的中點值為17.50分。
2.2 農(nóng)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諧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在對人口學變量的影響進行分析時,表中列出的均是有顯著影響的變量,沒有顯著影響的變量沒有列出。由表1可知,在自我和諧方面,只有文化程度和健康因素的主效應顯著,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在文化程度的主效應上,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諧程度要極其顯著地高于小學及以下的留守老人(P<0.01)。在健康的主效應上,身體健康老人的自我和諧程度要顯著高于患有一種慢性病的(P<0.01),也顯著高于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P<0.01),且患有一種慢性病比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老人的自我和諧要高,說明自我和諧程度與健康狀況呈正相關,隨著健康狀況下降,自我和諧隨之降低,但是患有一種慢性病和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老人之間的自我和諧差異沒有達到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水平。
交互作用上只有文化程度與婚姻、子女聯(lián)系狀況與健康狀況、婚姻與健康狀況的交互作用顯著。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在文化程度與婚姻的交互作用上,有配偶的情況下,文化程度的差異不顯著(P>0.05),無配偶的情況下,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諧程度要顯著地高于小學及以下的留守老人(P<0.01);在子女聯(lián)系狀況與健康狀況的交互作用上,雖然各種健康狀況下,子女經(jīng)常聯(lián)系與很少聯(lián)系老人的自我和諧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但是,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其差異最大(P<0.001),在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情況下,其差異居中(P<0.01),而在患有一種慢性病的情況下,其差異最小(P<0.05);在婚姻與健康狀況的交互作用上,在有配偶水平上,身體健康老人的自我和諧要顯著高于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P<0.05),其他健康狀況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無配偶水平上,身體健康老人的自我和諧要顯著高于患有一種慢性病的(P<0.01)、更顯著高于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P<0.001),患有一種慢性病的比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自我和諧程度要高但差異不明顯。
2.3 自我和諧與感恩、情緒智力之間的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表明(見表2),感恩與自我和諧呈顯著負相關,Pearson相關系數(shù)為-0.419(P<0.001),情緒智力與自我和諧的關系與感恩相似,但是相關程度稍小,Pearson相關系數(shù)為-0.361(P<0.001)。

表1 自我和諧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表2 自我和諧與感恩、情緒智力的相關
2.4 情緒智力的中介作用探討 為探討情緒智力在感恩與自我和諧關系中的作用,先將感恩、情緒智力和自我和諧各維度變量中心化,然后進行回歸分析。第一步檢驗感恩對自我和諧的預測作用,第二步檢驗感恩對作為中介變量的情緒智力的預測作用(β=0.33,P<0.001),第三步以自我和諧為因變量,將感恩和情緒智力同時放入回歸方程。結果如表3所示:情緒智力在感恩與自我和諧之間的關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加入情緒智力后,感恩的預測系數(shù)仍然顯著),中介作用的比例為19.5%,即(-0.25*0.33)/-0.42。感恩和情緒智力對自我和諧的總影響為23.2%。

表3 運用回歸分析檢驗情緒智力的中介效應
3.1 自我和諧的一般狀況 本文結果說明農(nóng)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諧程度略微偏低,自我靈活性程度程度更低〔7〕。究其原因可能是,自我靈活性則是對自我概念的刻板與僵化,農(nóng)村留守老人由于子女長期不在身邊,自身往往又年邁體衰、健康狀況欠佳,缺乏有效的社會支持,缺乏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加上農(nóng)村文化娛樂等集體活動幾乎為零,這些老人容易把自己孤立、封閉起來,導致他們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思想容易走極端,容易形成對自我、他人、社會不正確的、僵化偏執(zhí)的認知和理解。
3.2 自我和諧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本文結果說明文化程度與自我和諧呈正相關,自我和諧程度與健康狀況呈正相關,這一結果與多數(shù)研究結論一致〔8〕,也符合一般規(guī)律:生理是心理的基礎,幸福感作為一種心理現(xiàn)象與軀體健康狀況關系密切。該結果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要提高農(nóng)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諧程度,可以從普及文化娛樂活動、提升文化水準,改善醫(yī)療保健、增進健康水平入手。
在交互作用上,文化程度和健康狀況對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諧的影響要受婚姻狀況、子女聯(lián)系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具體表現(xiàn)為:(1)無配偶的情況下,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諧程度要顯著地高于小學及以下的留守老人,不同健康狀況老人之間的自我和諧差異較大;而在有配偶的情況下,文化程度帶來的差異變小了、變得不顯著了,不同健康狀況老人之間的自我和諧差異較小。原因可能是,配偶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親人,“少來夫妻老來伴”,老兩口之間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從而減弱了文化因素、健康狀況對自我和諧的影響。(2)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子女聯(lián)系效應的差異最大、即子女聯(lián)系經(jīng)常與其聯(lián)系老人的自我和諧程度要遠遠高于子女聯(lián)系較少的老人,在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情況下,子女聯(lián)系效應的差異居中,而在患有一種慢性病的情況下,其差異最小。造成這種“反常”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常有的“久病(重病)無孝子”的觀念在起作用,在這種想法支配下,老人本以為子女會因自己多病嫌棄、疏遠自己,而子女經(jīng)常與老人聯(lián)系、經(jīng)常問寒問暖會讓老人打消顧慮、樂觀積極,加上老人在疾病纏身的時候往往是最脆弱、最無助而又最渴望關愛和情感支持的時候,子女的經(jīng)常聯(lián)系給了老人極大的精神慰藉,所以才出現(xiàn)了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情況下子女聯(lián)系的效應差異反而比患有一種慢性病的老人要大的“反常”現(xiàn)象。
3.3 自我和諧與感恩、情緒智力之間的相關 三者雖屬各有其內(nèi)涵特質(zhì)的不同概念,但又有內(nèi)在的必然聯(lián)系:感恩主要是一種積極的情感特質(zhì),情緒智力是認識、控制、調(diào)節(jié)自身、他人和環(huán)境情緒情感的能力,而自我和諧是自我內(nèi)部的協(xié)調(diào)一致以及自我與經(jīng)驗的協(xié)調(diào),也就是一個人自我觀念中沒有沖突的心理現(xiàn)象〔6〕。高感恩和高情商(情緒智力商數(shù)的簡稱)的老人能夠更多地體驗到感激、幸福快樂等積極情緒,善于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自我心理、自我身心、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自我和諧得分相應較低,自我和諧程度自然較高。
3.4 情緒智力在感恩與自我和諧之間的中介效應 目前國內(nèi)外尚無把自我和諧與感恩、情緒智力三個因素結合起來的研究,當然更談不上探討情緒智力在感恩和自我和諧之間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以農(nóng)村留守老人為研究對象,在實證研究中首次剖析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情緒智力在農(nóng)村留守老人感恩與自我和諧之間的關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恩既可直接影響自我和諧,也通過情緒智力這一中介變量間接作用于自我和諧,如此就形成了“感恩→自我和諧”和“感恩→情緒智力→自我和諧”這樣兩個作用過程。引入情緒智力能夠更具體、更精細地解釋農(nóng)村留守老人的感恩狀況對其自我和諧的影響,情緒智力的作用在于感恩部分地通過情緒智力對自我和諧產(chǎn)生影響。
1 焦娜娜,張靜平,謝麗琴,等.農(nóng)村空巢老人主觀幸福感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86-8.
2 安桂花,張海鐘.區(qū)域居民自我和諧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6):676-8.
3 蘇麗惠,崔利軍,張云淑,等.精神科醫(yī)護人員總體幸福感與自我和諧關系的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0;4(5):674-5.
4 McCullough ME,Emmons RA,Tsang J.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2;82(1):112-27.
5 Joseph C,Amy YC,Bajgar CJ.Measu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adolescents〔J〕.Personal Individual Diff,2001;31:1105-19.
6 王登峰.自我和諧量表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4;2(1):19-22.
7 牛田華,孟慶躍,宋 濤,等.農(nóng)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累積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1(11):1324-6.
8 李艷蘭.大學生自我和諧、心理健康與自殺意念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26(2):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