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梅
血清酶是由活細胞制造的具有極高效能的催化劑類特殊蛋白質。肝臟為人體含酶量最豐富的臟器,肝實質性損傷或肝細胞病變時,酶可逸出或生成減少或生產增加[1]。血清酶的活性變化可間接反映肝的病理狀態,為肝功能檢查的常用指標之一[2]。總膽汁酸為肝臟合成的膽酸、鵝脫氧膽酸及代謝中產生的脫氧膽酸、膽石酸、熊脫氧膽酸的合稱。當肝細胞受損或有肝內、外阻塞時,可出現膽汁酸代謝異常,因此,總膽汁酸測定為檢測肝功能的有效指標之一。本研究選取已確診的肝膽疾病患者臨床資料128例進行總結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收治的肝病患者128例為觀察組,其中男78例,女50例;年齡10~68歲,平均(42.5±6.8)歲;膽石癥9例,膽管炎癥7例,梗阻性黃疸7例,肝硬化17例,肝癌例10,慢性肝炎50例,急性肝炎28例。選擇同期入院行健康體檢的60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12~70歲,平均年齡(43.5±7.1)歲。對照組患者肝功能檢查,血常規檢查及尿常規檢查均無異常。觀察組與對照組均采用空腹靜脈采血,血液標本于3h內送檢。
1.2 檢測方法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測定采用IFCC法,TBA檢測采用循環酶速率法液體雙試劑,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檢測采用紫外-MDH法,堿性磷酸酶(AKP)檢測采用AMP緩沖液法,谷酰轉肽酶(GGT)采用IFCC法檢測,試劑均購自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質控血清購自四川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日立70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搜集肝素抗凝的靜脈血,于日立70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設置好參數,于2h內完成檢測。并同時用質控血清監控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急性肝炎血清酶及總膽汁酸含量 急性肝炎中各種血清酶均可見增高,其中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增高最為顯著,其次為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再次為谷酰轉肽酶GGT,TBA也可見增高。ALT在急性肝炎中含量增高顯著優于其他血清酶及總膽汁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慢性肝炎血清酶及總膽汁酸含量 慢性肝炎中ALT及AST可見輕度或中度升高,AKP處于正常水平。TBA水平升高。與正常對照組相比,ALT、AST、TBA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肝梗阻性黃疸 肝梗阻性黃疸患者中ALT、GGT、ALP、TBA水平均較正常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其他肝病 均可見血清酶有程度不同的升高,以GGT、ALT、ALP升高較為明顯,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 1。
表1 肝膽疾病酶譜及總膽汁酸檢測結果(±s)

表1 肝膽疾病酶譜及總膽汁酸檢測結果(±s)
病種 ALT(U/L) AST(U/L) GGT(U/L) AKP(U/L) TBA(μmol/L)急性肝炎 349.5±180.5 206.6±130.5 43.6±21.3 91.3±40.3 66.3±37.6慢性肝炎 50.3±25.5 58.6±30.6 51.3±22.6 51.3±30.5 40.3±21.3梗阻性黃疸 45.3±26.1 26.3±15.2 120.3±78.2 129.5±38.7 37.1±20.8膽石癥 41.3±25.3 23.2±10.4 91.3±40.1 119.6±35.6 12.4±6.8其他肝病 37.6±18.3 22.1±15.3 42.3±26.5 81.3±30.3 4.7±3.5正常對照 22.6±9.3 21.3±8.6 18.6±9.4 95.3±38.2 6.6±1.6
肝炎急性期時,由于肝實質細胞損傷,干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導致ALT及AST顯著升高,較其他指標靈敏度更高。ALT及AST可敏感地反映出肝細胞的損害程度。肝炎急性期,ALT及AST顯著升高,但下降也很快,因此轉氨酶活力高低通常與病情及預后缺乏平行關系。但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時,AST升高顯著高于ALT,采用AST/ALT更利于肝病的鑒別診斷及掌握病情變化[3]。
血清GGT主要來自肝臟,與細胞膜結構結合。GGT在急性肝炎時陽性率較高,慢性肝炎時GGT升高幅度大,ALT、AST靈敏度不及GGT、AKP對慢性肝炎的診斷。梗阻性黃疸患者ALP活性增高,增高幅度較肝炎高,梗阻性黃疸中ALT為輕度或中度升高,肝細胞性黃疸時ALT升高顯著高于AKP,故可同時檢測ALT及AKP水平來鑒別黃疸類型[4]。
TBA為血清中可同時反應肝臟分泌狀態、肝細胞損傷及合成攝取三方面的血清學指標。急性肝炎時,血清TBA升高,急性重癥肝炎甚至可超過3倍以上。慢性活動性肝炎時,血清TBA水平也明顯升高。梗阻性黃疸患者由于肝內及肝外膽汁淤積,無法有效排出膽汁酸,血中TBA也可見升高。故血清TBA為檢測肝膽疾病的敏感指標之一[5]。
綜上所述,同時行血清酶檢測及總膽汁酸檢測,利于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肝病類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徐力,王會琴.血清總膽汁酸與血清酶聯合檢測在臨床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藥,2010,21(9):1641-1642.
[2]張成順.總膽汁酸與血清酶聯合檢測在肝損害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8):1376-1377.
[3]王文余,任從棉,張峰.血清總膽汁酸與血清酶聯合檢測在臨床中的應用[J].醫藥與保健,2009,17(7):81.
[4]湯建華,李龍平.肝膽疾病血清酶譜與總膽汁酸檢測的意義[J].中華今日醫學,2003,3(17):4-6.
[5]田斌.肝臟疾病診斷中血清總膽汁酸測定的意義[J].當代醫學,2011,17(1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