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步云
熱性驚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驚厥性疾病,是發生在嬰幼兒期的伴有發熱的驚厥發作,并排除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及曾有無熱驚厥病史者[1]。初次發作在1個月到5~6歲,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傳染病的初期,當體溫在38℃以上時,突然發生驚厥,排除顱內感染和其他導致驚厥的器質性或代謝性異常后,方可診斷為熱性驚厥[2]。熱性驚厥為小兒時期常見驚厥性疾患,具有顯著的遺傳傾向;國際抗癲癇聯盟的定義[3]:伴隨發熱性疾患(T>38.4℃)出現的驚厥,排除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急性電解質紊亂。發生在1個月以上兒童,既往無驚厥病史。絕大多數患兒呈良性經過,3歲后發作明顯減少,5歲后不再發作,但部分患兒在6歲后仍有發作。熱性驚厥進一步分為簡單熱性驚厥或復雜熱性驚厥。局灶性、持續時間長(一次超過10~15min),多發性(一次熱程中驚厥發生>1次,稱為復雜性熱厥);反之,單次性、短暫性、全身性驚厥稱為簡單性熱厥。盡管,神經系統異常的兒童易經歷復雜性熱厥和易于此后出現無熱驚厥,但熱厥之前的神經系統發育不作為復雜熱厥和簡單熱厥分類的依據,所以盡早診治、有效護理才能夠避免后遺癥的發生。現就100例熱性驚厥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深圳市公明醫院兒科收治的100例(男60例,女40例)驚厥兒童的臨床資料。年齡分布:5個月~3歲64例(占64.0%),3~4歲24例(占24.0%),4~6 歲 12 例(占 12.0%);驚厥時體溫:37.5℃~39.5℃44 例(占 44.0%),39.5℃~40.5℃ 50 例(占 50.0%),>40.5℃ 6例(占 6.0%);驚厥持續時間:0~10s 70 例(占 70.0%),10~40s 12例(占 12.0%),40~60s 10例(占 10.0%),>60s 8例(占8.0%);基礎疾病:幼兒急診4例(占4.0%),小兒腸炎10例(占10.0%),急性呼吸道感染72例(占72.0%),支氣管肺炎14例(占14.0%)。排除標準:(1)有中樞神經系統其他疾病伴發熱性驚厥者;(2)全身性生化代謝紊亂,如缺氧、水電解質紊亂、內分泌紊亂、低血搪、低血鈣、低血鎂、維生素B缺乏癥、中毒伴發熱性驚厥;(3)新生兒期驚厥者;(4)遺傳代謝病、出生缺陷或神經皮膚征等伴發熱、驚厥者;(5)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伴驚厥。
1.2 診斷標準
1.2.1 單純性熱性驚厥診斷標準[4](1)首次發病年齡在4個月~3歲,最后復發不超過6~7歲;(2)發熱>38℃,先發熱后驚厥,驚厥多發生于發熱24h內;(3)驚厥為全身性抽搐,伴意識喪失,持續數分鐘以內,發作后很快清醒;(4)無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及其他腦損傷;(5)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統等急性感染。
1.2.2 復雜性熱性驚厥(非典型性熱性驚厥)[5]除符合單純性熱性驚厥的診斷條件外,凡有以下某一種情況者即應考慮為復雜性熱性驚厥:(1)一次驚厥發作持續15min以上;(2)24h內反復發作≥2次;(3)局灶性發作;(4)反復頻繁的發作,累計發作總數5次以上。復雜性熱性驚厥初次發作年齡可<6個月或>6歲,體溫不太高時即出現驚厥,而且復發次數較多。
1.3 方法 記錄在我院住院患兒的驚厥持續時間、性別、驚厥發作次數、年齡、體溫等有關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對首次發生熱性驚厥的患兒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3年,每隔3個月對患兒狀況進行詳細了解,對可能引起小兒熱性驚厥的復發因素觀察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結果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臨床分析,小兒熱性驚厥復發與性別無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小兒熱性驚厥復發與家族史、持續時間、年齡等因素有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小兒熱性驚厥復發相關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表明小兒熱性驚厥復發與家族史、持續時間、年齡等因素有關,具有復發率高、驚厥發生頻繁、持續時間長等特點。小兒熱性驚厥發病急驟且癥狀重,是幼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疾病。因此臨床工作中護士必須準確、迅速地配合醫生做好各項工作,并協助醫生對患兒做腦電圖、血鈣、頭顱CT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做出正確診斷以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這樣才能避免發生危險[6]。當患兒抽搐時,要注意防止墜床或碰傷,盡量使患兒處于光線柔和、安靜的病室內。對于頻繁抽搐的患兒要設專人護理,護理時動作要敏捷輕柔,減少刺激以防止誘發驚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患兒應給予相應心里上的關心和支持,對嬰幼兒給予呵護、愛撫,使患兒能夠感到安全、親切、關心,消除其恐懼和焦慮的緊張心理;對年齡稍大的患兒應給予更多的鼓勵,讓其對戰勝疾病樹立起信心。治療小兒熱性驚厥時需要對本病有一定了解,若對病情不了解,治療措施不當,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護理不當也可能使患兒出現窒息[7]。出院后向患兒家屬交待清楚病情、誘因、做好健康指導工作,使家長能夠了解掌握相應的知識和防治方法,對促進患兒痊愈、降低驚厥復發率具有積極意義。
[1]王素琴,馬志英,王新中.小兒熱性驚厥的健康指導[J].家庭護士,2008,6(9A):2307.
[2]Capo villa G,Mast Angelo M,Romeo A,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febrile seizures” [J].Epilepsy,2009,50(Suppl.1):2-6.
[3]鄭柔,祁樂,白鳳芝,等.高熱驚厥患兒血鈉、鉀、鈣、鉛、糖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8,12(3):407-408.
[4]唐靜文,張靜,趙樹本,等.兒童癥狀性癲癇308例病因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23(3):180-183.
[5]王洪青,李春利.小兒熱性驚厥的臨床特點和防治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2):74-75.
[6]呂!,王麗麗,白晶.小兒熱性驚厥的院前急救和中醫護理[J].中國民間療法,2010,18(2):58-59.
[7]李方方,趙變歌,李秋麗.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3,19(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