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
腹股溝疝是臨床常見外科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劇,該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是目前臨床對腹股溝疝患者進行治療的常用術式,但由于充填式網塞網片的價格比較昂貴,在基層醫療機構廣泛推廣仍有較大難度[1]。筆者選取84例患有腹股溝疝患者,對應用單、雙層網片技術對其實施無張力修補術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渠縣康寧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患有腹股溝疝患者84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2例(男33例,女9例),年齡17~73歲,平均39.4歲;治療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齡19~72歲,平均39.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開放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單、雙層網片技術實施無張力修補術治療。對兩組患者腹股溝疝治療效果、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情況、術后恢復治療時間進行對比研究。
1.3 療效評價 (1)治愈:腹股溝疝癥狀完全得到修復,治療6個月癥狀沒有再次復發;(2)有效:腹股溝疝癥狀得到修復,治療后6個月癥狀再次復發;(3)無效:手術失敗,腹股溝疝癥狀沒有任何改善[2]。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進行t檢驗,組間比較結果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腹股溝疝癥狀治療效果 對照組痊愈13例,有效19例,無效10例,治療總有效率76.2%;治療組痊愈18例,有效22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95.3%。兩組患者腹股溝疝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腹股溝疝療效比較[n(%)]
2.2 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情況、術后恢復時間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分別為(60.62±4.29)min和(41.27±3.72)min,兩組手術操作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治療組術中出血量分別為(132.75±11.86)mL和(86.83±10.63)mL,兩組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治療組術后恢復治療時間分別為(7.28±1.16)d和(3.96±0.67)d,兩組術后恢復治療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情況、術后恢復時間比較
應用單、雙層網片技術對患有腹股溝疝的患者實施無張力修補術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在進行雙層網片修補術時應該對腹膜前間隙進行充分游離處理,使網片能夠平整展開對整個恥骨肌孔進行覆蓋,在對腹橫筋膜上下葉進行縫合的同時,應該對內層網片進行固定;(2)手術進行過程中需注意單層網片修補術和網片雙層網片修補術的外層網片,應對腹股溝管的整個底部進行覆蓋,網片與恥骨交疊的距離應該保持在1~2cm,在該處的腱膜組織上進行固定[3];(3)對伴發病進行積極治療,使導致腹壓增高的因素盡量減少或消除,以避免癥狀在手術后再次復發;(4)為防止陰囊在術后出現血腫或積液,術中可在陰囊處放置橡皮膜條。對網片進行裁剪的過程中應注意,精索通過的圓孔的大小應該保持適當,以防血運受阻,出現精索靜脈曲張;(5)術中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的相關規定,預防性的應用抗生素類藥物[4-5]。
[1]中華外科學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腹股溝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術治療方案(草案)[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21(14):102-103.
[2]劉棟材,袁聯文,周家鵬,等.裁剪式雙層prolene網片在老年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6(11):840-841.
[3]吳肇漢.無張力疝修補術-疝修補手術的新趨勢[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21(12):165-166.
[4]馬頌章.無張力疝修補手術的一些問題[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1(14):167-168.
[5]劉琛.不同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對比[J].當代醫學,2012,18(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