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村位于有“川西糧倉”之稱的四川郫縣,占地2.6km2,村民2300人,花卉苗木種植面積2300余畝,東距成都市25km,西距都江堰市30km,成灌(成都至都江堰市)高速公路、溫彭(溫江區至彭州市)快速通道均從村邊穿過,交通十分便捷。20世紀80年代開始,農科人在政府引導和支持下,靠種植花卉致富,創造了農業旅游新模式,誕生了“農家樂”鄉村旅游新型經濟模式,成為全國農村農民致富不離土的典型樣板。2012年農科村村接待游客190余萬人次,實現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收入12000余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52000余元,全村過半數的村民總資產超過100萬元。前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喬石、陳慕華、中國花卉協會會長江澤惠及許多部委、省市領導親臨考察,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也先后到此參觀考察,均給予高度評價。農科村被譽為:鮮花盛開的村莊,沒有圍墻的公園。先后被評為省級衛生村、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文明村鎮等。2006年3月,農科村經復核驗收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同年4月獲得“中國農家樂旅游發源地”稱號。

1982年的農科村的經濟純粹以種糧食為主,村民掙工分吃飯,干一天活只能掙兩三毛錢,人均收入180元左右。1982年底,農科村根據自身優勢開始調整產業結構,從種糧食轉為種綠化苗。1983年,農科村響應國家的政策分田到戶,村里懂園藝有頭腦的能人徐紀元,分到8畝地后開始帶頭搞園藝。南天竹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植物,徐紀元偶然發現在雅安地區遍地都是,但是在成都地區卻相當稀缺。他從雅安進來南天竹,將成品苗或半成品苗外銷給成都地區有需求的單位。1984年,徐紀元靠種植樹苗成為了郫縣的萬元戶。有了致富的典型后,整個農科村被帶動了起來,開始大規模種樹苗。1987年前,全村2300多畝耕地,60%以上農戶都已將責任田種上了綠化苗木。但隨著種植戶的增多,村里也迎來了第一個市場挑戰:銷路成為一個問題。一些沒有銷路的農戶開始砍樹,打算重新種回稻麥油菜。村委開始組織種植大戶到外地找市場跑銷路,同時引進外省新品種,豐富樹苗種類。1988年,村里的種植大戶徐紀元拿出1萬元,從南京拖回了800多棵雪松。當時雪松是個綠化新品種,需求量很大,只等樹根上的土球長大一圈,價格就能翻上一倍。此外萬年青球價格也比單株萬年青苗貴上十倍,而栽培技術相對簡單,一棵普通萬年青苗,市場賣幾分錢,但一株萬年青球長成后,可賣到10多塊。隨著銷路的打開和品種的多樣化,農科村苗木市場好轉,村里又紛紛引進花卉木本植物,整個村莊一時到處綠樹紅花,再次煥發勃勃生機。全國各地的花卉苗木采購商不斷涌來,不少人流連于農科村的美景,享受鄉村風情。因為沒有旅社,只好吃住在農家,村民最開始收點成本費,后來發現這是一種不錯的經營方式,“農家樂”開始萌芽。1990年最早辦“農家樂”的幾家人,僅招待一項年收入就已有三四十萬。1992年,郫縣舉辦望叢歌會民俗專家以及成都市旅游局帶外賓到農科村參觀,建議繼續加大發展這種鄉村民俗旅游,原四川省領導馮元蔚當場為徐家大院題寫下“農家樂”字幅,這種鄉村旅游從此正式定名。為鼓勵壯大“農家樂”,縣政府對農科村實行諸多優惠政策,比如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衛生、消防等相關證件全免費;對第一年的餐飲收入免稅;以及免費為村民舉辦衛生、餐飲、服務培訓等。1995年,農科村90%的農戶在經營“農家樂”。農家樂迅速成為當地農民新的增收渠道和市民熱衷的休閑方式。1996年9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視察了農科村,對農家樂的形式予以了肯定。1997~2000年農科村農家樂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以中華盆景園、觀景樓等為代表的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農科村農家樂總數達到了120家以上。以徐家大院為主要代表的農科村農家樂單戶年產值已達50萬元以上,成為與苗木收入并駕齊驅的第二大產業收入





農科村并沒有因游客的劇增變得嘈雜和喧囂,它已經悄悄開始轉型。為提高“農家樂”的旅游檔次和品質,村委聘請專業規劃設計單位,以體現“揚雄(西漢)文化、中國盆景之鄉、川西民俗風格”三大特色,突出“中國農家樂旅游發源地、中國盆景—蘭花藝術和鄉村休閑旅游”三大主題,規劃編制農科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圍繞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和建設“中國現代田園鄉村旅游度假示范區”的需要,預計投入15億巨資完善配套功能,使農科村在越來越激烈的農家樂經濟競爭中再度處于“領跑者”的有利位置。

2003年以來,村里投資1000多萬元對農科村主干道、東環路、斗渠路等鄉村公路進行了翻修,將它變成了鄉村“一級公路”。并成立景區管理局,直接對景區的經營進行管理。在村口興建占地數十畝的車站,開通成都到農科村之間的“旅游專線”。打造一條長達13km的自行車騎游道,將景區田園風光、民俗風情、濱河休閑和農家樂文化串為一個整體。“水道綠廊”沿線展示了川西獨特的田園風光,沿線可觀賞到原汁原味的川西田園風光,能看到眾多典型的川派盆景以及種類繁多的花卉苗木,川西農耕文化、原生態的自然風光以及各“農家樂”和諧一體。2006年,農科村被評為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打造“國際鄉村田園休閑旅游度假示范區”已成為農科村新的目標定位,新景區將拓展到3km2。投資3000萬元規劃設計并打造出友“農家樂廣場”,IT大道節點景觀、塔式廣告、健身器材、燈光監控等設施一應俱全。在完善景區功能和旅游接待方面,共投資近150萬元完成了廣場入口處的新游客中心和超四星級旅游廁所,為游客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旅游環境。

隨著提檔升級的深入推進,農科村煥發了新的生機。在國家農業部、國家旅游局和四川省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科村在2010年10月初成功舉辦了“2010中國(郫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節暨首屆中國農家樂發展大會”;同時,還迎來了“第50屆國際小姐世界大會全球總決賽”的79位佳麗們。作為聞名全國的農家樂旅游發源地、盆景之鄉和揚雄故里,郫縣農科村傳統的民風民俗正在成為現代田園城市中新的風景,而“民俗中國年”活動的啟動帶給農科村既具傳統韻味又有現代氣息的人文新景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珠聯璧合,讓“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中國盆景之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一個又一個沉甸甸的金字招牌紛至沓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