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
幾乎日日烈日當空的今夏7月,坐動車跑去烏鎮采訪當地農家菜,是對我愛家鄉愛美食有多深的考驗。幸好這一趟暴熱之下,因為心誠,尋訪到好幾家將農家菜做到超出賓館大廚菜的人家。看官們,待我擦擦汗,整理筆記,導出照片,一一道來。
這家是烏鎮西柵民宿18幢,房東是父女檔,有一個比較少有的姓:皇甫。父親叫皇甫榮祥,女兒叫皇甫曉明。曉明是個美麗少婦,甜甜的微笑一直掛在臉上,說話慢悠悠的,動作有板有眼,典型的江南賢妻良母,安安穩穩過日子的那種。
曉明告訴我,進烏鎮西柵當房東是在2007年9月,屬于比較早的一撥人。父親皇甫榮祥當兵時曾擔任過5年炊事班長,有一手烹調的手藝,復員回來種田。她的母親是村干部,在外面忙得要命,家務活就由老實巴交又會做菜的爸爸一手攬下來。雖然從羊毛衫廠辭職出來的曉明完全不會燒菜,但因為有爸爸這個靠山,18幢父女檔房東很順利與烏鎮旅游公司就簽約了。
6年過去了,烏鎮西柵越來越熱鬧,18幢住宿幾乎天天爆滿,曉明的烹調手藝從完全陌生到日益成熟,今天我將要品嘗到的菜都是她主廚,菜式是由她在傳統農家菜基礎上改造出來的新菜。
霉干菜蒸茄子
江浙一帶百姓過去都有腌咸菜、曬霉干菜的習慣,到了蔬菜量少的季節,腌鮮搭配吃,花樣繁多。烏鎮農家一般都備有霉干菜,霉干菜曬完,拿出來吃之前有一種夸張的說法——要在燒飯的灶頭上蒸個十八趟才會好吃。第一次是要澆菜油,撒白糖;之后每蒸一次,都要撒一次糖,越蒸味道越醇厚,霉干菜顏色烏黑發亮,有一種黏稠感。
好主婦以家里有一甏上好的霉干菜而自豪,無論燒肉、炒菜、放湯,都因此原料而妙手拈來,回味無窮。這盆霉干菜蒸茄子里的霉干菜是用榨菜葉子做的。我還是第一次知道,那種榨菜頭上的葉子原先是被扔掉的,現在像腌雪里蕻、大白菜、莧菜方法一樣用鹽腌成咸菜,味道與芥菜相似,咸中帶一點酸,有小的榨菜頭連在一起腌的,疙瘩頭切碎嚼起來咯吱咯吱更是好吃。
將長條的紫色茄子切成滾刀塊,墊在盤子底下,上面先撒一圈切碎的霉干菜,再放生姜絲、紅辣椒絲、蒜末,澆一些烹調油,撒點雞精,隔水蒸透,大概七八分鐘即成。
這道純素的菜,茄子軟,霉干菜韌,姜、蒜、辣椒的加入使蒸茄子有了葷菜的感覺。夏天吃,味道比較重,出過很多汗的人,補充一點鹽分也是需要的。如果你有幸坐到民宿18幢的粗木條凳,臨著市河,遠眺或想象著烏鎮龍形田里的向日葵,那些河里盛放的荷花,搖曳的大荷葉,眼前就這盤茄子下粥下飯,與神仙過日子也就差不離了。
臭豆腐干炒雞蛋
皇甫曉明坐了一會又轉進廚房,轉眼端出一盤黃澄澄的炒雞蛋。那顏色一看就知道是土雞蛋,再仔細一看,里面有白色的塊狀物。“雞蛋炒什么?”“炒臭豆腐干!”“啊!”我不禁驚叫起來,“這我沒吃過,誰發明的?”“我呀!”曉明得意地回答,俏臉蛋已經笑成了一朵玫瑰花。
趕緊試吃,香臭結合的臭豆腐干炒土雞蛋太好吃了。問下來,臭豆腐干先得在油里面略微炸一下,不能炸太老,然后將雞蛋液倒入鍋中一起翻炒。臭豆腐干有點咸味,注意少放一點點鹽,必須放一把香蔥。這盤煞是好看又中吃的菜操作簡單,客人點完單,馬上就可以上桌。炒雞蛋鍋子要燙,油要多一點是基本常識,無需我多說了。
但是,臭豆腐干的制作非得要說一說。因為在我的少年記憶里,爸爸一直有一只寶貝壇子,就是烏鎮話講的“臭鹵甏”。我小時候曾經根據爸爸的指令,做過很多次從臭氣熏天的甏中取臭毛豆、臭冬瓜、臭百葉以及臭豆腐干的事情,那捏著鼻子被迫勞動的情景到今天還記憶猶新。是因為我人小見過的世面少,實在不能領會爸爸迷戀這口臭東西的偏執,我恨啊!直到放在水龍頭下面沖干凈,放在碗里隔水蒸好上桌,我用筷頭挑一點點吃,還是不能領會此物為何能讓爸爸神魂顛倒。
印象當中,我家的臭鹵甏經常失敗,有時放進去的東西撈不出來都腐爛了,有時候久不關照爬出蛆來,種種當年的恐怖令我心懷余悸。所以這次有機會請教老鄉:“你們家是怎樣制作、保存臭鹵的?”這一問,一桌子的人都愣了一下,因為他們現在家里有臭鹵甏的幾乎沒有,臭豆腐干都是從菜場里買來而不是自家做的,包括曉明這盤臭豆腐干炒雞蛋,那小白干就是在一個相熟的老奶奶攤位上買的。要說怎樣做臭鹵,也是記憶中外婆、奶奶家的經驗,于是,姚經理、曉明媽等七嘴八舌拼湊了幾條:
原鹵是指第一次制作,首先是煮毛豆的湯、老筍頭煮的湯、香菇湯、鹽水,居然有說可以放胡椒粉,而我記得家里的臭鹵甏是要丟花椒進去的。里面的基礎材料放芥菜桿,讓它在里面發酵霉變,大肚小口的陶瓷甏要密封,上面可以蓋南瓜葉。等到臭鹵成熟之后就可以放入各種材料去鹵,夏天放入小白豆腐干只需半天就可以吃,青南瓜、老豆腐、百葉、連殼毛豆,要根據經驗來看需要鹵多久,總是氣溫高時間短,冬天相反。臭鹵甏最要當心的是生水不要帶進去,東西都要滴干,否則細菌繁殖很快,就會生蛆。我還記得爸爸指揮我把鐵火鉗燒到通紅,然后“嗤”地一下插入臭鹵來消毒。
因為以往家里臭物大多是蒸來吃的,這次吃到這么可口的臭豆腐干炒雞蛋是又驚又喜,我哪天也要在家里試試!
說話間,一個帥哥推門進來,拿起一根玉米棒就啃,原來皇甫曉明的丈夫也在烏鎮西柵景區工作,脫離了工廠每天重復單調的勞動來到景區看人來人往,盡力幫助游客,回家又有好吃好喝,他覺得日子過得開心了很多。曉明的母親現在退休也來到景區幫助家里接待客人,一家人其樂融融,在風光如詩如畫的江南小鎮和諧生活,此情此景讓我緊鎖的眉頭松開,完全忘掉尾隨我的世俗煩惱。曉明見狀問我:“孔老師,要不要來一杯酒?”我扭頭看見她柜子上并列放著兩大瓶自己泡的楊梅酒、紅棗枸杞酒,大聲說:“來一杯!”
曉明家紅棗枸杞酒是用55度烏鎮三白酒加冰糖泡的,興高采烈抿了一口,又甜又兇,絲絲縷縷流入胸腔簡直至高境界。這是烏鎮西柵民宿18幢,2010年由游客投票評為烏鎮西柵景區“微笑房東”,請大家和我一起記住。